-
2017年中國工業通信設備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7/3/31 10:24: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0 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
國際和國內物聯網的主要事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產業基礎完備+信息技術升級+應用場景開發,物聯網市場前景光明
2016年在全球物聯網領域的十大重要事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聯網已成為現實,不再是未來概念,不僅引領互聯網信息化與傳統領域相融合,而且能帶動數十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被各國視作為經濟增長新引擎,顯然已成為全球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企業及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的物聯網產業。
根據預測,全球物聯網收入將從 2015 年的 27.12 億美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70.65 億美元,CAGR 達到21.11%。根據預測,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的安裝基數將達到307億元,2025年,甚至達到 754 億,可以說當前時點,“物聯網”行業啟動的按鍵已經開啟。
2020年全球物聯網收入達到70.65(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的安裝基數將達到307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產業發展初具基礎,基礎設施完備。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無線射頻識別(RFID)產業市場規模超過 600 億元,其中低頻和高頻 RFID 相對成熟。根據數據顯示,2015 年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 995 億元,預計未來 5 年傳感器復合年增長率為9.5%,2020 年傳感器市場規模將突破 1800 億元。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對于 MEMS 傳感器的需求增速遠高于全球 MEMS 市場增速,約 13.9%,到 2020 年總市場規模近 60 億美元。最新報告顯示,到 2020 年,中國機器對機器(M2M)市場的連接總數將達到 10 億,其中大多數基于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市場的發展。
我國RFID產業市場規模超過600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我國MEMS傳感器市場規模近60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通過分析,認為“物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據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整個物聯網的銷售收入達到6000 億元以上。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 30%以上,充分體現了其強勁的發展勢頭。根據預測數據,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有望突破 18000億元。
物聯網整體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工業物聯網整體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物聯網通信設備細分領域眾多,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是出路
物聯網的架構可以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層。感知層通過傳感器、RFID 等獲取物體的多維數據。網絡層主要實現信息的傳遞、路由和控制,可依托公眾電信網絡,也可以依托企業專用通信網絡。應用層包括應用基礎設施、中間件和各種物聯網應用。應用基礎設施、中間件相當于物聯網的操作系統,為各種應用提供通用的計算分析能力及資源調用接口。物聯網應用則涵蓋了物品追蹤、環境感知、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車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慧醫療等領域。
物聯網的三層主要架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聯網主要相關技術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國家2萬億投資配網自動化建設,通信設備供應商值得關注
根據國家能源局《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 年)》,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和電力改革的大環境下,5 年內投入兩萬億投資的配電網改造計劃引起了各方關注。2015-2020 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 2 萬億元,其中 2015 年投資不低于 3000 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 1.7 萬億元。
對比十二五期間配網投資規模 8000 億元,“十三五”投資規模是“十二五”的 2 倍以上。從國家電網的角度來說,配網投資既是拉動經濟的基建投資,同時特別是城市配網也是具有經濟效益的,在電力改革的大背景下,允許社會民間資本進入配網投資領域,將會倒逼國家電網的投資意愿非常強烈。
國內電網基建及配網計劃投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覆蓋率的目標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