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分析及發展趨勢前景預測
2017/4/12 10:28: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發展迅猛,2010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為624億美元,2015年增長至1195億美元,市場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0-2015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目前全球裝配式建筑主近年來,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發展迅猛,2010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為624億美元,2015年增長至1195億美元,市場增速保持在10%以上。
2010-2015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全球裝配式建筑主要市場集中在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主要有日本、新加坡等國,2015年美國裝配式建筑市場占全球市場的34.6%,歐洲占32.1%,亞洲占24.2%。
2015年全球裝配式建筑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日本的標準包括建筑標準法、建筑標準法實施令、國土交通省告示及通令、協會(學會)標準、企業標準等,涵蓋了設計、施工等內容,其中由日本建筑學會AIJ制定的裝配式結構相關技術標準和指南。1963年成立日本預制建筑協會在推進日本預制技術的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該協會先后建立PC工法焊接技術資格認證制度、預制裝配住宅裝潢設計師資格認證制度、PC構件質量認證制度、PC結構審查制度等,編寫了《預制建筑技術集成》叢書,包括剪力墻預制混凝土(W-PC)、剪力墻式框架預制鋼筋混凝土(WR-PC)及現澆同等型框架預制鋼筋混凝土(R-PC)等。
2010-2015年日本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期間開始實施配件化施工和機械化生產。美國城市發展部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行業標準規范,一直沿用至今,并與后來的美國建筑體系逐步融合。美國城市住宅結構基本上以工廠化、混凝土裝配式和鋼結構裝配式為主,降低了建設成本,提高了工廠通用性,增加了施工的可操作性。
總部位于美國的預制與預應力混凝土協會PCI編制的《PCI設計手冊》,其中就包括了裝配式結構相關的部分。該手冊不僅在美國,而且整個國際上也是具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力的。從1971年的第一版開始,PCI手冊已經編制到了第7版,該版手冊與IBC2006、ACI318-05、ASCE7-05等標準協調。除了PCI手冊外,PCI還編制了一系列的技術文件,包括設計方法、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控制等方面。
2010-2015年美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法國1891年就已實施了裝配式混凝土的構建,迄今已有130年的歷史。法國建筑工業化以混凝土體系為主,鋼、木結構體系為輔,多采用框架或板柱體系,并逐步向大跨度發展。近年來,法國建筑工業化呈現的特點是:
(1)焊接連接等干法作業流行;
(2)結構構件與設備、裝修工程分開,減少預埋,使得生產和施工質量提高;
(3)主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裝配率達到80%,腳手架用量減少50%,節能可達到70%。
德國的裝配式住宅主要采取疊合板、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剪力墻板、梁、柱、樓板、內隔墻板、外掛板、陽臺板等構件采用構件裝配式與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較好。眾所周知,德國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發展最快的國家,直至近幾年提出零能耗的被動式建筑。從大幅度的節能到被動式建筑,德國都采取了裝配式的住宅來實施,這就需要裝配式住宅與節能標準相互之間充分融合。
瑞典和丹麥早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已有大量企業開發了混凝土、板墻裝配的部件。目前,新建住宅之中通用部件占到了80%,既滿足多樣性的需求,又達到了50%以上的節能率,這種新建建筑比傳統建筑的能耗有大幅度的下降。丹麥是一個將模數法制化應用在裝配式住宅的國家,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模數協調標準即以丹麥的標準為藍本編制。故丹麥推行建筑工程化的途徑實際上是以產品目錄設計為標準的體系,使部件達到標準化,然后在此基礎上,實現多元化的需求,所以丹麥建筑實現了多元化與標準化的和諧統一。
2010-2015年歐洲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