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自潤滑軸承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7/4/14 10:24: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軸承行業發展情況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由摩擦引起的磨損、潤滑、材料與能源消耗等一系列問題的普遍存在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已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視。世界摩擦學會的統計表明,摩擦損失了世界一次性能源的1/3以上,磨損每年造成的一、軸承行業發展情況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由摩擦引起的磨損、潤滑、材料與能源消耗等一系列問題的普遍存在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已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視。世界摩擦學會的統計表明,摩擦損失了世界一次性能源的1/3以上,磨損每年造成的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1%。而軸承作為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的基礎零部件,是人類節約能源、提高效率的一項偉大發明,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國際軸承產業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兼并重組,已形成八大跨國公司占主導地位的格局,其市場占有率高達80%以上。近年來,全世界軸承工業發展平穩,2014 年世界主要軸承廠商軸承業務收入(銷售額)約為600億美元。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軸承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形成較大的經濟規模。我國已成為軸承銷售額和產量居世界前三位的軸承生產大國。按2014年統計,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 1,600 多家,從業人員 30 多萬人,主營業務收入1,649 億元,軸承產量 196 億套。能夠生產小至內徑 0.6 毫米,大至外徑 11米,9 萬多個品種規格的各種類型軸承。2011-2015 年,我國軸承行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軸承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復合增長率為4.45%。根據“十三五”發展目標,至 2020 年,全國軸承產量將達到 225 億套,軸承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 1,920 億元。十三五期間,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長率保持在 5-6%。
2006-2015 年,我國軸承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情況如下:
與此同時,中國軸承出口金額亦不斷增加。2006-2014 年度,除個別年份外,年度出口金額增長率均為正數。
二、自潤滑軸承行業發展概況
(1)軸承分類
軸承是用于確定運動體與其他零件相對運動位置, 起支承或導向作用的零部件。 按軸承工作的摩擦性質不同可分為滑動軸承 (滑動摩擦軸承) 和滾動軸承 (滾動摩擦軸承)兩大類;瑒虞S承根據工作時軸套和軸頸表面間呈現的摩擦狀態不同,可分為流體潤滑(摩擦)軸承(如動壓軸承、靜壓軸承)、非完全流體潤滑(摩擦)軸承和無潤滑(干摩擦)軸承,一般后兩者屬于自潤滑軸承,如傳統含油軸承、固體潤滑軸承等。自潤滑軸承是指用自潤滑材料制作或在材料中預先加入潤滑劑,在工作時可以不加或長時期不必加潤滑劑的滑動軸承。
軸承作為重要的機械零部件,不同類型的軸承有各自不同的適用場合,各有優劣勢,但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同軸承性能比較如下:
。2)自潤滑軸承優點
一般的自潤滑軸承(部分含油軸承除外)特別適合于在低速、重載以及惡劣工況(如極端溫度、真空、高空、腐蝕性等無法加油或難加油情況)下使用。
具體優點如下:
、俳Y構簡單、質量輕、耐磨性能好、使用壽命長,不僅能簡化機械的設計和結構,降低成本,還可提高機械性能和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
②無需額外供油裝置,節省供油裝置的費用、組裝費用及耗時,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③免加油或少加油,大幅降低潤滑油的使用量與設備的維護保養費,也免除了因供油不足造成的風險;
④運行平穩、噪音低,無需廢油回收處理,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工作環境的改善;
、萦羞m量的彈塑性, 能將應力分布在較寬的接觸面上, 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
⑥靜動摩擦系數相近,能消除低速下的爬行,從而保證機械的工作精度;
、哌\轉過程中能形成固體轉移膜,保護磨軸,無咬軸現象;
、鄬δポS的硬度要求低,未經調質處理的軸均可使用,降低了配套零件的加工難度。
(3)行業發展情況
、賴獍l展情況
自潤滑軸承“METALINE”1870 年在美國出現,它是一種未經燒結的冷壓成形的干摩擦自潤滑金屬軸承,它的一系列改造是自潤滑軸承發展的開始,F在的燒結青銅軸承是 1910 年在德國專利中提出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關注到這項專利并成功地使之產品化,并于 1916 年獲得美國專利。美國汽車工業發展期間,工業上燒結青銅-石墨軸承得到發展,最先由克萊斯勒公司制造,并把商品命名為 OILITE。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鋼-燒結銅鎳合金-巴氏合金多層金屬減摩材料得到了發展,從而將材料強度和所要求的軸承性能開始結合起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后期,英國 Glacier公司開發了一種含有PTFE的鋼-燒結青銅軸承材料,商品被命名為DU,這種軸承材料得到廣泛的應用。五十年代中期,西德開發了一種由金屬與石墨組成的干摩擦軸承材料。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期,美國成功研制了燒結鋁基軸承材料,隨后研制出了耐腐蝕性良好的燒結鐵基軸承材料。
隨著現代合成技術不斷發展,樹脂、高分子材料等減摩耐磨復合材料作為金屬材料的替代產品或換代產品在自潤滑軸承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由于聚合物復合材料具有減摩自潤滑、耐磨、耐腐蝕、相對密度小、比強度高和加工簡便等優良特性,能解決金屬材料難以克服的一些技術問題,能提高機器設備的可靠性、改善機器結構、節約金屬材料、減輕機器設備的重量、降低總體制造成本。但其在剛性、蠕變性、導熱性和耐熱性能方面的缺陷,直接影響到其摩擦磨損特性和綜合使用性能。
從目前國外技術發展情況來看,在能滿足自潤滑軸承承載、減摩、耐磨等基本工作性能的條件下,環保、輕量化設計是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在現有材料或新基礎材料中,通過材料復合技術成功開發新的自潤滑軸承材料,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體現。
②國內發展情況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吳自良等成功研制了燒結青銅石墨軸承;上海中國紡織機械廠于1953 年開始生產燒結青銅石墨軸承;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于 1957年成功研制燒結鐵石墨軸承; 北京機械研究所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研制了鋼銅鉛合金雙金屬軸承自潤滑材料;上海材料研究所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研制了添加氟塑料的鋼-燒結青銅復合材料,并組織了工業生產。
2008 年全國滑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自潤滑軸承分技術委員會落戶嘉善,2011 年浙江省科技廳同意建立嘉善高分子材料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 為該地區增強行業話語權和加速推進新型復合自潤滑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隨著國內企業技術不斷進步,在某些產品領域競爭力逐漸凸顯,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也不斷提高,產品已大量出口至國外。2014 年 1 月至2016年6月,我國“未裝有滾珠或滾子軸承的軸承座、滑動軸承”出口情況如下:
。4)行業存在的問題
、倨髽I規模普遍偏小
浙江嘉善地區是我國自潤滑軸承的產業聚集地。根據嘉善縣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 2015 年底,全縣軸承行業工業企業三百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僅 17 家。因此,行業內企業規模普遍偏小,除少數企業外,大多無力承擔自潤滑材料研發等基礎性工作。
②研發基礎較薄弱
國內企業通過加大科研投入、 引進優秀人才等方式增強技術實力,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技術和專利產品。但與國際同行相比,我國大多數自潤滑軸承企業起步較晚,在基礎共性技術研發方面仍然相對薄弱。
⑤ 用領域有待推廣
由于自潤滑軸承在某些特殊工況條件下具有明顯的優勢, 其應用領域和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部分國外同行已開始深入研究在部分細分應用領域用自潤滑軸承替代其他軸承,并取得了實質性成果。但由于國內行業發展晚于國外,目前產品應用基本局限在較成熟的工程機械、汽車等傳統領域,除少數企業外,國內對新應用領域的探索和開發能力尚有不足。
。5)行業發展趨勢
、佥S承材料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發展
隨著客戶對產品使用工況、軸承耐久性和環保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滿足高精度、高轉速、耐高溫、高負載、長壽命、無污染等要求的產品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從目前材料復合技術發展來看,已有部分高分子復合材料能滿足甚至超越原軸承使用性能要求,且能有效減少原有色金屬的使用,節約總體制造成本,這也將成為自潤滑軸承材料的發展趨勢。
根據浙江省科技廳浙科發高[2011]139號《關于同意建立嘉善高分子材料等7 家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的批復》,同意建立嘉善高分子材料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為嘉善縣各行業骨干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推進新型材料的研發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谏a、檢測裝備及工藝的高效自動化
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客戶對產品品質要求不斷提高以及人力成本高企等因素的影響,自動化、高效率、高質量生產自潤滑材料及后續軸承成型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因此, 優秀的生產企業將來需配備先進的自動化生產和檢測裝備,以實現自潤滑材料的連續性生產以及后續材料的自動刨邊、 剪斷、 成型、 整形等,以提高生產效率、穩定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③產品和服務的價值鏈不斷延伸
優秀的企業應不止是一個被動的合格產品提供者,更應深挖客戶需求,提供高附加值服務,實現全價值鏈參與,如在產品前期設計開發階段就融入客戶需求因素,量身打造最適產品,將產品價值鏈向售前擴展。同時,產品配套及售后服務(如產品后續檢測、評價等)的跟進也是大勢所趨,如 GGB公司不僅提供滑動軸承,而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這樣可減少客戶的供貨商數目,從而降低采購成本、提高效率。
、墚a品應用領域不斷推廣
因自潤滑軸承具有結構簡單、免加油或少加油、維護成本低、運行平穩、耐高溫、耐磨性能好等優點,在對無法加油、輕量化設計、環保和清潔度等要求高的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已逐步在部分領域替代了傳統滾針軸承、粉末冶金軸承。此外,隨著材料復合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分子復合材料在自潤滑軸承的應用不斷擴展,部分產品達到甚至超越原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因此其應用前景也將十分廣闊。
三、行業特有技術
自潤滑軸承的工作原理是將固體潤滑劑轉移到對偶面上形成固體潤滑膜, 使摩擦發生在潤滑劑內部,從而減少摩擦,降低磨損。潤滑膜一方面能防止對偶材料表面直接接觸,另一方面具有極低的剪切強度,能顯著降低摩擦系數。
自潤滑材料由基體材料和減摩材料復合而成,是自潤滑軸承性能優劣的關鍵。其中,不同材料的組合及工況條件都會影響自潤滑材料的摩擦性能。因此,自潤滑軸承行業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根據不同的工況條件選擇合適的材料組元,通過科學的制備方法合成自潤滑材料,并運用精加工技術精密成型。
1、自潤滑材料的選擇
復合材料是材料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 自潤滑材料一般由基體材料和減摩材料復合而成。
。1)基體材料
基體材料是形成一定的物理力學性能的組元。 自潤滑軸承基體材料主要有金屬材料(碳素鋼、銅合金、鋁合金等)和非金屬材料(塑料、橡膠、硬木等)。
理想的基體材料需具備良好的機械性能、 耐腐蝕性、 高承載能力、 低線膨脹系數、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等特性。
。2)減摩材料
減摩材料主要有金屬減摩材料、聚合物減摩材料及固體潤滑劑。金屬減摩材料主要有銅合金、鋁合金、鋅合金、巴氏合金等;聚合物減摩材料主要有PTFE、POM、PA、PI、酚醛樹脂、PEEK等高分子材料;固體潤滑劑主要有石墨、MoS2等。理想的減摩材料應具備低摩擦系數、良好的耐磨性、良好的導熱性、良好的順應性、良好的嵌入性、疲勞強度高、耐溫等級高等特點。
金屬減摩材料雖然承載能力高、疲勞強度高、耐溫等級高、導熱性能好,但其耐磨性能差、摩擦系數高,容易發生黏著磨損。聚合物減摩材料摩擦系數低,摩擦相容性、順應性和嵌入性較好,但其耐磨性差、疲勞強度低、承載能力低。
固體潤滑劑抗剪切強度和摩擦系數較低,但其耐磨性差、疲勞強度低。 綜上所述,上述減摩材料各有優缺點,無法單獨直接用于自潤滑軸承。實際生產中,企業往往要根據每種材料的特性及工況條件的具體要求,對材料進行物理或化學的改性復合,提高減摩材料的綜合性能。
以 PTFE為例,其優點是摩擦系數小,但其熱導性和耐磨性能差、承載能力低。為改善 PTFE的特性并增強其穩定性,在 PTFE中添加其他材料如纖維、石墨、MoS2、銅粉等復合而成的新材料能從根本上彌補PTFE材料的缺陷,組成一種較為理想的減摩材料。
2、自潤滑材料的制備
。1)熔煉鑄造法
熔煉鑄造法的優點是:可得到密度較高、孔隙較少的減摩材料,且基體與潤滑劑的結合強度高,不易脫落,綜合力學性能較好。該法可鑄造各種復雜形狀的零件,可以實現大規模量產。其缺點是:成份設計的自由度受到較大限制以及環境污染、材料利用率低和制造成本高等。
(2)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的優點是:在成份設計和潤滑劑添加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可制造出幾乎無偏析、組織均勻和加工性能良好的材料,特別是在改善耐磨性方面大大優于傳統鑄造材料, 因此在當前的自潤滑材料制備中應用較廣。 其缺點是:制作的材料力學性能較差,制備過程中金屬粉末易被氧化污染,基體與潤滑劑之間結合強度低,材料的整體沖擊韌性和強度較低以及制備工序繁多等。
(2) 表面復合法
表面復合法包括表面燒結、表面噴涂、濺射沉積等工序。其優點是可使基體與表面材料層各自的優點得以充分發揮,滿足特殊工況條件要求。其技術難點是解決涂層與基體間的結合強度以及涂層材料自身的摩擦性能問題。
3、自潤滑軸承加工
從成型加工角度來看, 自潤滑軸承加工可分為卷制精密加工和非卷制精密加工兩種。 卷制自精密加工的關鍵技術在于自潤滑材料的自動化生產和后期自動化成型加工(如落料、成型、整形、車加工等)。非卷制精密加工的關鍵技術在于材料的鑄造工藝和精密加工。同時自動化、高效率、高質量的成型技術及相配套的自動檢測技術成為行業加工技術的發展方向。
四、行業特有的經營模式
1、定制化的產品生產
從產品設計來看, 相較于自潤滑軸承, 滾動軸承的摩擦副均由企業自主設計、生產,而自潤滑軸承除軸承主體外的對磨件及其他附屬部件一般均由客戶設計、生產。因此,自潤滑軸承從設計、選材到生產,各方面都很難脫離下游客戶需求而實現標準化。自潤滑軸承應用領域廣泛,使用工況復雜多樣,一般需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定制生產,產品序列和規格多元化。
2、專業化的產品銷售服務
自潤滑軸承產品非標準化的特性決定了產品的開發、 設計階段初期就要介入合作,在售前定制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軸承產品,在售中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支持,在售后提供產品檢測、評價和改進等綜合性服務。
3、嚴格的產品認證過程
自潤滑軸承作為機械的重要零部件, 對機械設備的性能和正常運轉起著關鍵性作用。各主機廠商對自潤滑軸承生產供應商設有較高準入門檻,如具備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較強的產品研發、檢測和試驗能力,獲得特定國際組織或行業協會的第三方認證以及主機廠商的第二方認證,包括樣品檢測、材料測試、臺架試驗等復雜流程。
五、自潤滑軸承行業與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關聯性
本行業的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1、自潤滑軸承行業與上游行業的相關性
自潤滑軸承的上游行業主要為銅材(銅卷(板)、銅粉、銅坯料)、鋼材(鋼板、鋼卷)及高分子材料(PTFE、POM、PA、PI、酚醛樹脂、PEEK等)行業,上游行業發展成熟,目前基本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價格體系較透明,產品供應量充足。
2015年,我國銅材產量為1914 萬噸,較上年增長 7.1%,銅材供應充足。2011-2016 年 6 月,我國電解銅平均價格走勢如下:
我國是產鋼大國,近年來鋼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鋼鐵工業為建筑、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011 年-2016 年 6月,上海冷軋普通薄板(0.5mm)月平均價格走勢如下:
2011 年-2016 年 6月,上海熱軋普通薄板(3mm)月平均價格走勢如下:
PTFE、POM、PA、PI、酚醛樹脂、PEEK等高分子材料行業已經發展較成熟,市場供應充足。以 POM 為例,近年來價格走勢如下:
。、 自潤滑軸承行業的市場前景
自潤滑軸承作為機械的基礎零部件,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主要有汽車、工程機械、港口機械、塑料機械、農業機械、液壓元件、鍛壓機械、紡織機械、辦公設備等,其市場需求主要包括主機配套需求和機械維修需求。
在汽車、工程機械、塑料機械和汽車空調壓縮機等典型下游行業常見部位中,自潤滑軸承產品主機配套需求估計如下:
。1)汽車行業
①全球汽車行業概況
2011年以來,隨著經濟形勢逐步回暖,全球汽車產業也隨之復蘇并呈現持續穩步增長的趨勢,2011-2015年,全球汽車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47%,至2015年全球汽車產量達到9,078萬輛,再次刷新歷史記錄。2006-2015年度,全球汽車產量如下: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有了一些新變化,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及地區,汽車生產和消費量均達到了一定的飽和狀態,而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由于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財富的積累已經到了消費升級的臨界點。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較快,其居民消費結構正處于升級階段, 這將會使其汽車工業在未來數年的時間里仍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改變全球汽車產業與市場的格局,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重心將繼續向發展中國家傾斜。
②國內汽車行業概況
自 2001 年底加入 WTO 以來,我國汽車工業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拉動內需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國宏觀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也推動汽車需求量迅速增加,市場需求的變化使我國汽車工業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汽車產量從 2001年的 233 萬輛增加到 2009 年的 1,379 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24.88%,遠超同時期世界平均增長水平。2009 年,我國汽車產量占全球產量的約 22%,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
2010年以來, 我國汽車行業進入總量較高的平穩發展階段, 汽車產量從 2010年的 1,826 萬輛逐漸攀升至 2014 年的 2,372 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76%,不斷突破全球歷史新高。2015 年,我國汽車產銷量繼續保持穩定增長,2015 年全年累計生產汽車 2,450 萬輛,同比增長 3.29%,累計銷售汽車 2,460 萬輛,并已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2006-2015 年度,中國汽車產量情況如下:
(2)工程機械行業
工程機械行業是為城鄉建設、鐵路、公路、港口碼頭、農田水利、電力、冶金、礦山等各項基本建設工程服務的機械,是裝備制造的一個重要子類,主要有挖掘機械、裝載機、推土機、起重機械、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等。
①全球工程機械行業概況
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國際工程機械行業始終處于平穩增長狀態,年平均增長幅度約為 5%左右,且行業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北美、西歐、中國和日本四大市場仍占據著 75%左右的市場份額;近年來,新興市場快速發展,如俄羅斯、印度、南美洲、中東、中亞、東南亞等,尤其是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幾大新興經濟體,由于經濟增長迅速,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對于工程機械有較大的需求,其市場潛力不可忽視。根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預測:至 2020 年國際工程機械整機產品需求量將達到 2,200 億美元。
、趪鴥裙こ虣C械行業概況
工程機械業的市場需求受固定資產投資驅動, 其發展與國民經濟的景氣循環密切相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均保持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升溫,推動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的生產及加工水平蒸蒸日上。“十一五”至今,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亦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全行業銷售收入從2006 年的 1,620 億元增長至 2014 年的 5,175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 15.62%。
2011 年以前,我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迅速,2011 年以來進入調整階段,總體保持穩定, 2011-2014 年,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分別為 5,465 億元、 5,626億元、5,663 億元和 5,175 億元。未來,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區域經濟規劃等政策的實施推進,預計我國工程機械市場仍將呈現穩定發展的態勢。從長期來看,隨著國際經濟逐步走向復蘇,一些國家正在推出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市場前景較好,潛力較大。根據《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到 2020 年,預計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6,500 億元,行業出口額達到240-250億美元。
2014 年 3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要求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2020 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45%左右。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帶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有望帶來工程機械的另一個黃金時期。
。3)塑料機械行業
塑料機械主要包括注塑機、吹塑機、擠塑機等主要品種,不僅是塑料工業的主要技術裝備,也是航空航天、國防、石化、電子、光電通訊、生物醫療、新能源、建筑材料、包裝、電器、汽車及交通、農業、輕工業等各行業不可或缺的裝備。根據塑料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十二五”期間我國塑料機械行業年均增長率將在 12%以上,國產塑機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穩定在 80%左右。
目前,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機械消費國, 其消費額占全球市場的20%左右。進出口方面,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5 年我國塑料機械出口金額約 18.9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 3%,塑料機械進口金額約 15.2 億美元,同比下降23%,全年累計貿易順差約 3.7 億美元。
2011-2015 年度,中國注塑機、擠出機等主要塑料機械出口額基本保持平穩,具體情況如下: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循環經濟與新型工業化的大趨勢,塑料這種節約資源的重要材料,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應用范圍將會進一步拓展。例如,泡沫塑料在建筑物節能環保方面的新用途,生物塑料在醫療器械、人工器官等方面的新應用,新型特種工程塑料在高溫、高強度場合的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等,都令塑料機械產業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4)農業機械行業
、偃蚬こ虣C械行業概況
2012-2016 年世界農用機械需求的年增長率預計將達6.7%,2016 年銷售額將增至1,735 億美元。 該增長將主要得益于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 (尤其是中國、巴西和印度) 銷售額增長的推動。 這些發展中國家一直致力于農業領域的機械化,而其人口膨脹及強勁的經濟增長對農業領域帶來了日益增長的壓力, 也促使了農用機械銷售量不斷增長。亞太地區農用機械2012 年的需求相比其它地區高出兩倍以上。雖然其它規模較小的市場(包括泰國和印尼)在2012~2016年的農用機械需求也將迅速增長,但中國和印度將會在加速未來市場進步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得益于巴西及其他國家(包括阿根廷)在農業領域的日益推行機械化,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在 2012~2016年的農用機械銷售額也將有強勁增長。
目前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農用機械制造商, 中國農用機械制造行業預計在 2012-2016 年將迅速增長, 而美國的增長預計將較為溫和。 因此, 到2016年,中國農用機械行業出貨量預計將比美國高出70%。此外,得益于強大的本地市場支持以及迅速工業化的經濟, 巴西和印度的農用機械制造業出貨量預計也將增長迅速。
②國內農業機械行業概況
2010 年 7 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 2015年,農機總動力達到 10 億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 55%以上;到2020 年我國農機總動力要達到 12 億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 65%。要實現這個目標,十年內我國將增加農機總動力 3.8 億千瓦,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要提高3.8 個百分點,我國未來農機市場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5)港口機械行業
港口機械是港口碼頭運輸、 裝卸機械設備的統稱, 主要產品為集裝箱機械 (岸橋、場橋)和散貨機械。根據英國《World Cargo News》(《世界貨運新聞》)統計,從 2015年6月至2016年 6 月間,全球共有 271 臺集裝箱起重機訂單,其中 222 臺訂單來自振華重工,占比 82%,是該領域的絕對龍頭。 2011-2015 年度,振華重工集裝箱起重機業務收入平穩增長,具體情況如下:
我國的港口機械裝備工業經歷了從引進、消化吸收到國產化的艱辛歷程,目前已進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掌握核心技術的新階段。 中國港口機械品牌已獲得世界港口界的普遍認可,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六、自潤滑軸承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
歐美日等國家自潤滑軸承行業起步早, 在自潤滑材料機理和應用領域研究方面較深入,在技術和規模上較國內企業有一定優勢。但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國內自潤滑軸承行業已具有一定規模,并在浙江嘉善地區形成了明顯的產業集群,長盛軸承、雙飛軸承、中達軸承等企業通過加強質量管理、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生產效率等方式,在產品價格和某些技術指標上的競爭優勢逐漸凸顯,產品銷往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形成了國內外企業共同競爭的格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