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預測及用戶結構分析
2017/4/14 10:31: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移動支付發展迅速,有效連接了互聯網電商、消費者、社交和線下場景,使得原來只能局限于線上的互聯網支付手段開始結合移動支付的普及,將服務延伸到了線下,特別是通過掃碼方式實現快捷移動支付體驗,消費形式更加便捷多樣,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已經逐近年來,移動支付發展迅速,有效連接了互聯網電商、消費者、社交和線下場景,使得原來只能局限于線上的互聯網支付手段開始結合移動支付的普及,將服務延伸到了線下,特別是通過掃碼方式實現快捷移動支付體驗,消費形式更加便捷多樣,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已經逐步成為通過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千禧一代”的主要行為消費特征。
2011-2016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
數量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2016移動支付用戶年齡比例
數量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網購、網上訂餐、網上社交,一切日常所需都可以在網上解決。一切原本需要排隊的事情,比如交水電煤、轉賬、簽證、繳罰款,甚至結婚離婚,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不用去現場排隊浪費時光,大大提高了效率;甚至習慣于“即插即用”的生活方式,類似Airbnb、Uber的共享經濟成為互聯網生存方式之一。 伴隨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第三方支付將成為金融體系重要的基礎設施,支付結算及其相關的賬戶體系將快速發展起來,隨之而來的是基于第三方支付特別是移動支付將深刻影響國民的消費模式。消費線上化將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力量。比如支付寶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在移動端發力,通過手機端的無線業務推廣,加上線下各種場景的應用開拓,將支付體驗基本上應用到了各個生活和消費場景之中,也極大地滿足了千禧一代的用戶體驗和支付需要。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聯盛指出:“生活金融化或金融場景化必將在上一代人的非議中成為下一代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 除了技術因素以外,更為重要的是支付寶這樣的移動支付工具抓住了千禧一代的個性化、移動化、高效化的支付體驗需求,并且通過掃碼、VR場景紅包、親密付、指紋識別等一系列好玩安全的方式來加強對支付方式的高黏性培育,抓住了這群代表未來消費群體內心深處的功能性服務需求,而且這種服務需求是剛性的,高頻的,也是高品牌忠誠度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