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航空裝備產業鏈解析
2017/5/12 10:24: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航空裝備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長,帶動效應強,在促進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受到國家重點支持。航空裝備上游是航空材料、導航通訊系統,下游是通用航空的運營包括飛航空裝備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長,帶動效應強,在促進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受到國家重點支持。
航空裝備上游是航空材料、導航通訊系統,下游是通用航空的運營包括飛行培訓、機場設施、氣象服務、航油,再往下延伸還有飛機維修、航材租賃等等。通用航空裝備產業的發展不但將極大地提高中國航空裝備能力,而且還將帶動新材料、電子、通訊、能源、精密制造等一系列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據國際航聯統計,航空工業1美元的投入,將拉動60多個相關聯行業8美元的產出。按照航空裝備的下游用途,主要可以分為軍用航空裝備、發展大飛機和支線飛機為主的運輸航空裝備、通用航空裝備。航空裝備下游主要是航空產業、軍用領域及農業領域等。
航空裝備產業鏈模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航空裝備產業發展的“競爭力模型”分析
一、現有企業間競爭
中國開展航空裝備的研制工作,對于波音和空客來說,意味著肥厚的中國市場不久將增加來自本土的分食者。雖然目前為止,雙方都未對此做出或采取明顯的反擊行動,但某些背后的交鋒則早已開始。例如,每次中國提出要造自己的大飛機時,波音和空客都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稀釋和轉移中國自主研制大飛機的熱情。波音和空客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將中國航空制造業鎖定在“為巨頭打工”的怪圈中,從而間接影響中國航空裝備產業進程,以達到打擊潛在競爭對手的目的。
二、潛在進入者分析
開發新航空裝備需要巨額成本,航空裝備作為高技術含量產品,需要投入大量研發費用,且一般研發周期在十年左右,存在資金壁壘和技術壁壘。巨額開發成本會導致一家公司要想保持盈虧平衡,就必須獲得較多的世界需求份額。而航空裝備需求的變化無常,增加了制定長期計劃的難度,提高了制造航空裝備的風險,且商業性航空裝備業務易受繁榮和蕭條的經濟周期影響,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極小。
三、替代品威脅分析
1)從交通運輸方式的角度來看,航空裝備產品中的飛機,其替代品有火車、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汽車雖然較為靈活且易于實現,但由于運載量有限及安全性不高等原因,在遠程、高速運輸中不能成為影響飛機的重要替代品。輪船由于速度較低,且局限于水運,更無法成為飛機的重要替代品。目前,只有火車能與飛機在性能、性價比上相抗衡。
2)就我國航空裝備產業而言,其替代品則可有波音、空中客車等生產的航空裝備以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等生產的航空裝備。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供應商之間競爭激烈,但競爭的價格和產品質量差異不明顯,對供應商的選擇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大。如空客、波音公司均通過各自政府爭取對華貿易。但是供應商的實力越大,相對于公司的要價能力越強,會導致公司的成本增加,盈利水平和靈活性降低。
五、客戶議價能力
由于行業的高技術要求,航空裝備的供應商實力非常強,客戶與行業公司議價的主要手段有三種:壓低價格、要求較高的產品質量、索取更多的服務項目。客戶的議價能力強弱主要取決于眾多市場情況的特點和產品對其的重要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