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鋼結構建筑行業宏觀經濟基礎分析
2017/7/19 11:38: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通過簡要對比美國與日本裝配式建筑高速發展期的宏觀經濟狀況,認為在我國工業化水平穩步推進、人口紅利消退,以及城鎮化率快速提升等因素的背景下,以鋼結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的宏觀經濟發展基礎已初步形成。從 2010 年開始我國鋼結構建筑用鋼產量占粗鋼通過簡要對比美國與日本裝配式建筑高速發展期的宏觀經濟狀況,認為在我國工業化水平穩步推進、人口紅利消退,以及城鎮化率快速提升等因素的背景下,以鋼結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的宏觀經濟發展基礎已初步形成。從 2010 年開始我國鋼結構建筑用鋼產量占粗鋼產量的比值逐步提升,但整體水平仍低于部分發達國家。
我國鋼結構總產值占比較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我國工業化水平逐步提升,鑄成裝配式住宅發展的基礎工業條件
裝配式建筑部件的制造和加工可以提前在工廠中完成,這是其與混凝土建筑相區別的重要特點, 故一國工業化程度對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至關重要,只有形成了成規模的生產,才能提升各建筑構建的生產效率與效益。由于中國缺乏工業化程度衡量的指標,以第一產業占GDP 的比重來反向衡量一國的工業化程度。
美國的工業化水平自上世紀 50 年代以來高速發展,在 70 年代遭遇一段瓶頸期后繼續增長。從 90 年代開始,工業化水平就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程度,20 多年的變化幅度不超過 1%。而通過回顧歷史可以發現,1950 年到1973 年正是美國裝配式建筑高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故工業化水平的快速提升的確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有著重要支持作用。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建國初期第一產業占 GDP 的比值超過 50%,但除去 60 年代因大躍進時期而出現的非正常數據外,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基本處于穩步推進態勢。從本世紀開始,工業化的步伐開始放緩,10 年來數據下降不超過 2%, 中國工業化水平的提升鑄成我國裝配式住宅發展的工業條件。
美國農業、林漁業和狩獵業增加值占 GDP比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農林牧漁業占 GDP的比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裝配式建筑迎來又一利好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口紅利和勞動密集型經濟的發展使混凝土結構較鋼結構建筑具有顯著成本優勢,這是我國裝配式建筑難以推動的原因之一。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未來人力成本或將加速上升,裝配式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美國非農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從上個世紀 60 年代起進入加速上漲階段,并在 80 年代出現放緩拐點。同樣的時期內,美國也迎來了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高速增長時期,因此成本因素是促進產能升級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中國城鎮就業人員的工資也在快速地上漲,10 年內工資翻了三倍,并且仍然還沒有出現拐點。在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條件下,未來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上增速的放緩,但從長期趨勢上看,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整體中樞有所上移,產能升級逐漸迫切。然而人力成本上移將進一步縮小裝配式建筑與傳統現澆建筑的整體差額,從而對裝配式建筑的市場化推進形成利好。
美國部門生產力和成本指數: 非農企業單位勞工成本(定基:2009 年=100)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城鎮就業人員工資總額(定基:2009=100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城鎮化水平提高為裝配式建筑提供廣闊市場
美國的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是基于成熟化的城市建設水平上的,對我國的參考意義不大。早在上世紀 50 年代,美國的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就超過了 60%。相對的,日本在二戰之后的城市化起點比較低,可以作為我國發展的參考指標。
日本的裝配式建筑在 1958 年至 1973 年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的時期,戰后日本城鎮化水平也在快速地提高,并在 1975 年達到拐點,隨后進入平穩期。就日本而言,城市建設地擴張為裝配式建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在日本,鋼結構建筑地比例已超過 70%。
目前我國也處于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2009 年,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 50%。相對應地日本是在 1955 年達到這一水平,隨后幾年便開啟了裝配式建筑的增長,因此,中國目前城鎮化率的穩定提升,有利于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推動,裝配式建筑將從城鎮化率的擴大中獲利。
日本的城鎮化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日本出路:建立標準化、施行經濟補助、完善住宅性能認定
日本是一個資源稀缺國,因此從一開始就對環保節能的裝配式建筑給予很高的重視。1968年,日本專家首次提出“住宅產業化”,從此便開始了裝配式建筑的高速發展。
在 20 多年的發展過程中, 日本通過標準化的建立、經濟補助的開展、住宅性能認定的完備來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筑體系的建立。目前日本裝配式建筑占總建筑比例超過 70%,鋼結構建筑占新建房屋比例超過 20%,已經形成了非常發達的工業化建筑生產體系。
日本“住宅產業化”重要政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標準化、經濟救助、住宅性能認定是日本的“三大法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