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豬肉價格走勢、豬肉消費量與產量及冷鏈運輸發(fā)展趨勢分析
2017/12/11 13:03:14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豬周期平穩(wěn)運行,豬價波動率下降,利好下游利潤空間從供給端來看,近幾年我國生豬存欄量與能繁母豬存欄量均呈現下滑趨勢。2017年9月我國的生豬存欄量為 34991萬頭,同比下降 6.1%,環(huán)比下降 0.2%;能繁母豬存欄量為 3497 萬頭1、豬周期平穩(wěn)運行,豬價波動率下降,利好下游利潤空間
從供給端來看,近幾年我國生豬存欄量與能繁母豬存欄量均呈現下滑趨勢。2017年9月我國的生豬存欄量為 34991萬頭,同比下降 6.1%,環(huán)比下降 0.2%;能繁母豬存欄量為 3497 萬頭,同比下降5%,環(huán)比下降0.7%。同期豬肉消費量處于下降趨勢,2017年國內豬肉消費量為 54935千噸,同比下滑 0.08%。
生豬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豬肉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豬價下行趨勢下,散戶的養(yǎng)殖利潤空間受到很大擠壓,退出速度加快,經過幾輪豬周期的淘汰篩選,未來因豬價上漲而產生的非理性補庫存現象將會大幅減少,養(yǎng)殖規(guī)模也將趨于理性化和規(guī)范化,未來豬周期將會更加平穩(wěn)。明年豬價將處于一個企穩(wěn)的態(tài)勢,在滿足國民消費量情況下豬價持續(xù)走高的可能性較小,同時下滑的幅度不會太大。
生豬存欄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能繁母豬存欄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豬肉消費量與豬肉產量(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冷鏈運輸的發(fā)展為低溫肉制品提供保障
低溫肉制品能夠成為未來消費主流離不開以下三點的貢獻:首先是居民消費健康意識的提高,其次是國內中產階級,尤其是中上層階級的比例提高,成為未來消費的主力,第三則是冷鏈技術的提高和普及應用為低溫肉制品的運輸保駕護航。根據統計,我國的冷鏈市場規(guī)模2012年為7667萬噸,而2014年已經達到11200萬噸。2015 年肉類的冷鏈流通率達到34%,肉類的冷藏通過率達到57%。
2011—2015年我國肉類及肉制品的冷鏈潛在物流總額 (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高溫肉制品和低溫肉制品的差異
種類處理方式保質期高溫肉制品加熱介質溫度大于100℃常溫下可長期保存,一般25℃可達6個月低溫肉制品采用較低的殺菌溫度進行巴氏殺菌需冷藏存放和冷鏈銷售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健康品質追求成為新的盈利點
在我國的肉制品消費結構中,低溫肉制品僅占約3成,而在日本肉制品消費結構中,以培根、火腿、香腸為主的低溫肉制品占比高達90%。鑒于我國和日本之間的人均收入和 GDP 水平差距,可以對標日本的肉制品消費結構為中國未來發(fā)展趨勢的重要參考,未來中國低溫肉制品的消費會有較大程度的提高。
中國(外環(huán))和日本(內環(huán))的肉制品消費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在冷鏈運輸市場規(guī)模擴大的前提下,居民對于低溫肉制品的接受程度會較高,低溫肉制品的普及率將得到提升,率先布局該市場的雙匯發(fā)展會最先受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國游”升溫:自然山水+文化體驗 暑期入境游客數量持續(xù)攀升
- 從四組最新數據感知經濟活力潛力
- 各地夏日文旅消費“熱浪”奔涌 “暑期經濟”乘“熱”而上
- 差異化體驗、數字賦能燃動文旅消費熱力 需求升級激活“夏日經濟”新發(fā)展
- “無縫切換”“交通分流”“虛擬電廠” 各地多措并舉保障迎峰度夏電力穩(wěn)定供應
- 教育部實施教師數字素養(yǎng)提升行動
- 花樣“暑期帶娃”“托”穩(wěn)上班族的心 孩子樂享安全、快樂、有意義暑期生活
- 中國新能源汽車跑出“加速度” 汽車產業(yè)活力持續(xù)釋放
- “市場+利好+供給” 多輪驅動燃動汽車消費“熱”力
- 我國企業(yè)數字化采購滲透率乘“數”而上、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