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爭奪戰升溫 數據沖突只是剛剛開始
2017/12/12 12:49: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數據資源已經成為當今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也成為企業間競爭的新熱點。(圖片來源:互聯網) 數據資源成為關鍵生產要素 深入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數據資源已經成為當今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也成為企業間競爭的新熱點。
(圖片來源:互聯網)數據資源成為關鍵生產要素
深入分析并挖掘數據資源已成為人工智能時代企業提升收入的重要手段。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分析用戶數據,能夠實現高效、精準、全面的廣告投放和服務推薦,已成為增加企業收入的重要途徑。比如,電商企業根據用戶已購買的產品分析其購買偏好,再根據其偏好推送特定廣告,能獲取比普通廣告更高的點擊率,從而大幅提升企業廣告收益。
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已成為企業開展人工智能時代創新業務的必要支撐。近年來,以智慧交通、智能手機助手、語音和圖像識別等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業務迅速興起,成為當前信息通信領域的前沿熱點,而這些業務都離不開龐大數據資源的支持。例如,蘇州市智慧交通系統由滴滴出行提供支撐,依托的是從滴滴出行平臺上每天超過70TB的原始數據中分析出的最優化交通調度方案。
數據爭奪戰升溫
在數據資源重要性日益凸顯的大背景下,企業紛紛提前布局,加速積累數據資源,使得企業間圍繞數據開展的競爭愈發激烈,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間的競爭已開始由爭奪用戶轉變為爭奪數據資源。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耗盡,我國網民總量增速不斷下降,由用戶數量增長驅動的盈利模式難以支撐企業的長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發展重點轉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業務,而數據資源作為這些業務的生產原料,勢必引起多方爭奪。例如,阿里巴巴依托菜鳥物流整合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企業的數據,形成自有體系,與其他電商和物流平臺進行競爭。
二是上下游企業之間競爭不斷加劇。當前,信息通信領域大部分企業都致力于延展自身業務范圍和產業鏈。手機廠商如華為、小米等,已經涉足應用分發、云服務、手機智慧助手等信息服務業務并不斷擴張;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如騰訊、阿里等,也加快在云計算、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服務等領域的布局,雙方業務范圍出現越來越多的交疊。同時,隨著雙方不斷尋求擴大數據掌控范圍,二者對數據資源的權利主張出現沖突,導致糾紛難以避免。
三是各大企業力圖構建業務生態系統。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網絡效應導致用戶和資源不斷趨于集中,而擁有大量數據資源的企業又能夠依托數據資源進一步提升自身技術能力和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特別是大型互聯網企業,通過構建生態系統的方式確保數據在自身掌控范圍內流動,進一步維持數據資源優勢,從而長期保持其領先地位。
建議規范行業管理
今年以來,發生了騰訊華為之爭、阿里順豐之爭、新浪今日頭條之爭等多起與數據資源有關的企業糾紛,反映出在數據競爭加劇態勢下,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秩序維護等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亟須政府部門加強引導和協調,確保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注重保護消費者權益。在糾紛中,企業有時會采取停止服務、強迫用戶“選邊站隊”等方式將消費者作為籌碼,極易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建議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引導企業加強自律,杜絕脅迫用戶的行為。同時,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用戶權益的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其次,維護行業競爭秩序。良好的市場秩序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石,有利于驅動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對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與數據資源有關的業務,建議政府部門探索將其作為特別分類納入《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以規范市場行為。同時,進一步完善企業間糾紛協調機制,依托第三方機構等力量協調企業糾紛,避免發生重大沖突事件。
最后,鼓勵數據共享流通。企業如果不愿共享自身數據資源,將導致大量數據被封閉在企業內部生態中,形成“數據孤島”,不利于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因此,應充分鼓勵企業采用市場化的交易機制,或者通過戰略合作、數據互換等商業談判進行數據共享合作。同時,也要進一步完善數據流通的保障措施,包括共享數據需要具備的條件、特定場景下的風險預防及交易保障。(羅珞珈)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