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貿試驗區構筑全面開放、協同發展新格局
2018/4/9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4月1日,中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掛牌滿一周年。一年來,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定位,緊扣制度創新核心任務,各項試點任務全面啟動,制度創新蹄疾步穩,改革紅利逐步釋放,自4月1日,中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掛牌滿一周年。一年來,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定位,緊扣制度創新核心任務,各項試點任務全面啟動,制度創新蹄疾步穩,改革紅利逐步釋放,自貿試驗區建設實現了良好開局。
(圖片來源:互聯網)放眼未來,業界普遍認為,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前沿陣地,自貿試驗區將保持改革定力和開放自信,強化使命擔當,攜手區域合作,共同書寫新時代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新篇章,共同鑄就全面開放、協同發展的新輝煌。
成果豐碩 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一年來,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一方面積極復制推廣前兩批自貿試驗區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也各有側重和創新,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積累新的經驗。
掛牌以來,河南自貿試驗區主要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方面下足了功夫。日前,河南自貿試驗區一帶一路物流綜合服務平臺上線運行,為區內企業提供了“門到門”多式聯運、一站式外貿、現代物流、跨境電商、金融、防偽溯源等七個方面的專業服務。
浙江自貿試驗區則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緊緊圍繞投資貿易便利化,既做好“規定動作”,又創新推出具有浙江特色的“自選動作”。在聚焦油品全產業鏈方面,浙江自貿試驗區啟動了國際油品交易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全力助推國際油品儲運基地建設。
作為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四川自貿試驗區依托雙流國際航空樞紐、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和川南臨港片區,形成了包括國際商品集散轉運、分撥展示、保稅物流倉儲、國際貨代、整車進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務業在內的“水、陸、空”多體系國際開放通道綜合樞紐。
記者了解到,在梳理總結成功經驗并將向更大范圍復制推廣的同時,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也已經在醞釀新一輪改革開放創新的任務清單。例如浙江自貿試驗區將探索大宗商品跨境交易賬戶,大幅降低油品行業外資準入門檻等。
協同開放 試驗區聯動性增強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自貿試驗區在總結可復制推廣經驗和創新成果的同時,更要展望未來,立足長遠發展。
4月1日,2018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辦。中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共同發布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發展倡議》。《倡議》明確,11個自貿試驗區要準確把握新時代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歷史方位;大力實施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戰略;聚焦制度創新加大聯動試驗和系統集成;突出特色優勢協同培育區域開放合作新高地;加快打造協同改革、協同開放的載體平臺;聯動提升對外互聯互通水平;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機制性安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指出,自貿試驗區的設立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沿海、內陸和沿邊地區開放的聯動互濟。數據顯示,去年外資區域布局持續優化,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56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5%,增速領跑全國,西部地區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43.2%,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激發。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貿試驗區的發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僅需要自貿試驗區所在地方的海關、工商、稅務、檢驗檢疫等機構和部門之間加強配合,各自貿試驗區之間也需要加強協同和互聯互通,注重整體性和系統性發展,形成合力,為可復制推廣經驗落地掃除區域間屏障,更好地帶動全國的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
轉自:國際商報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