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對望碰撞新“美” TODTIME時間廊藝術展第一季《望》驚艷來襲!
2020/1/6 17:05:36 來源:搜狐媒體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上海"最美"智慧型公交樞紐,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正式啟用,為上海帶來了國際生活的新趨勢。其中,閔行區文旅局與TODTOWN天薈在此打造的TODTIME時間廊文化空間近日,上海"最美"智慧型公交樞紐,新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正式啟用,為上海帶來了國際生活的新趨勢。其中,閔行區文旅局與TODTOWN天薈在此打造的TODTIME時間廊文化空間,更是令大眾直呼:"震撼!驚艷!"TODTIME時間廊藝術展2020第一季主題為《望》,展期從2019年12月28日到2020年2月29日,免費向公眾開放。該展中西合璧、古今對望的創意設計,碰撞出了新的藝術之美。
提升歷史底蘊藝術呈現《閔行十大名人畫像展》
閔行歷史文化悠久,最遠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馬橋文明。直到今天,這片土地依舊人文薈萃,保存著大量的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閔行區文旅局與TODTOWN天薈在TODTIME時間廊藝術展2020第一季推出的《閔行十大名人畫像展》,便充分挖掘了閔行的本土文化,為閔行乃至上海打造了一張新的文化名片。
《閔行十大名人畫像展》是由著名畫家徐有武創作的中國畫,該藝術家以具有中國代表性的藝術手法生動繪制了徐三重、張充仁、董其昌、李林松、王圻、侯峒曾、秦錫田、施維翰、蔣性中、秦裕伯共十位閔行名人,展現了閔行區深厚的人文底蘊。為了讓大眾更深入地了解作品里的歷史人物,TODTIME時間廊藝術展不僅對"閔行十大名人畫像"進行平面展示,還特地為名人設計了展示生平事跡的"形象墻",藝術化拉近了觀者與閔行名人間的距離感。
玩轉數字藝術托比亞斯·格雷姆勒讓傳統年輕態
TODTIME時間廊藝術展2020第一季,除了以《閔行十大名人畫像展》進一步打響閔行的歷史文化知名度,還通過數字藝術賦予傳統文化"新生命"。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載體,數字技術既開闊了民眾接觸文化藝術的視野,也為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此次藝術展《望》特別展出的是由德國多媒體設計師、藝術家托比亞斯·格雷姆勒創作的三組具有"中國魂"的數字藝術作品。
《功夫運動視覺》
《京劇運動視覺》
《書法運動視覺》
該作品運用數字三維技術,把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三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功夫、京劇、書法,分別打造出全新的可視化3D動畫《功夫運動視覺》、《京劇運動視覺》和《書法運動視覺》,充分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雋永魅力。值得一提的是,當得知作品要投放在人流大、空間美的TODTIME時間廊后,托比亞斯·格雷姆勒還特地就播放媒介要求對作品做出了針對性的調整,以便為行人帶來更震撼的視覺效果。
融匯中西文化以新時代的手法"對望"中國傳統
從《閔行十大名人畫像展》到"中國風"的數字藝術作品,兩個項目都是基于中國傳統藝術做出的當代表達。當代表著中國悠久人文歷史的《閔行十大名人畫像展》,垂掛于現代化的展覽柱體上;當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德國多媒體藝術家轉譯到新時代的數字技術上,它們之間恰好展現了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力量的碰撞之美,也為公眾呈現出古與今、中與外、舊與新的互望、致敬與交融。
此外,由于展覽居于公交樞紐這一特殊介質中,因此也自然形成了一種邊走邊看的"觀望型"藝術表現形式。作為公共的文化藝術傳播平臺,莘莊南廣場公交樞紐每天面臨著較大的客流量,大家行走或等車的間隙,可在不同的角度,透過巨型的四面屏,觀望到各種狀態的藝術作品。主辦方還會定期安排街頭藝人進行精彩的快閃表演,供行人短時間的駐足觀望。如此想來,TODTIME時間廊藝術展2020第一季將名字定為《望》,確實頗有深意。
TODTIME時間廊首季展覽《望》從多元的角度展現中國藝術之美,借此發掘傳統文化的內涵,潛移默化豐富了大眾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據工作人員透露,待到三月春暖花開之際,TODTIME時間廊文化空間還將更換全新的展覽項目,值得期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