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綱領性文件出臺
2021/1/12 11: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于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門規劃,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時期統籌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于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門規劃,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
規劃明確,到2025年,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日益健全,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司法權運行機制更加科學有效,法治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黨內法規體系更加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規劃包括九個部分、30項目標任務要求,圍繞建設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建設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建設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建設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建設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等“五大體系”作出具體部署安排。
其中,在法律規范體系的建設方面,規劃提出,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推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急需的法律法規。
規劃要求,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完善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健全軍民融合發展法律制度。加強信息技術領域立法,及時跟進研究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相關法律制度,抓緊補齊短板。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規要著力解決違法成本過低、處罰力度不足問題。統籌解決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法律法規存在的該硬不硬、該嚴不嚴、該重不重問題。
規劃還指出,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法治保障。
在法治實施體系的建設方面,規劃提出,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破除隱性準入壁壘,普遍落實“非禁即入”。全面清理、廢止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形式不合理規定,堅決糾正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實行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激勵和保護科技創新。
在法治保障體系的建設方面,規劃強調,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設“智慧法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優化整合法治領域各類信息、數據、網絡平臺,推進全國法治信息化工程建設。(梁敏)
轉自:上海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