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研發新技術解新疆干旱鹽堿出苗率低難題
2014/3/18 15:08: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上海研發新技術解新疆干旱鹽堿出苗率低難題保濕去燥,海藻是佳品。但是,海藻化工自上個世紀60年代興起,半個多世紀來,生產工藝都沒有重大創新,普遍以淡干海帶為原料,其主導產品始終是低檔次的碘、膠、醇。從1994年實施上海市《從海帶制碘廢液中提取巖藻多糖》項目以來,張淑平教授堅持走在海藻化工的科研生產第一線,與海帶結緣至今已有20年。傳統工藝中,約占海帶重量2/3的廢渣被丟棄,對海帶的利用率僅為20%,張淑平根據鮮海帶化工廢渣的特點,并結合鹽堿地的特點,把傳統海帶加工中被丟棄的巖藻多糖轉變為可利用的“寶貝”,研發出一種新的干旱鹽堿地修復技術——海藻基土壤調理劑的關鍵技術,實現了對海帶幾乎100%的利用,建成了年產220噸巖藻多糖、5000噸海藻飼料、1000噸海藻肥的生產線各一條,形成了產業化示范基地。
年產巖藻多糖200噸,海藻飼料、海藻基土壤生態修復劑6000噸,實現年銷售收入1億多元,利稅2800多萬元。因科研上的重大技術突破及應用,3月7日,張淑平榮獲第八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暨“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受以色列干旱鹽堿地治理的啟發,張淑平首次從海帶化工廢棄物中提取活性物質用于鹽堿地綠色治理與開發。“海帶持水率是其自身重量的四到五倍,從海帶高持水率的海藻細胞中提取一系列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制成肥料,可以調節土壤的酸堿度、滲透壓、電導率、保濕保水性等微環境,促進植物生長。”張淑平說。
上海對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是我國優質棉基地,但由于干旱少雨,鹽堿地面積占全縣可耕地面積的七成,烈日下,常?梢姼闪训耐恋厣戏褐粚“白霜”,寸草不生。2011年,在相關部門支持下,張淑平將獲得2項國家專利的“海藻肥”技術在巴楚縣紅海鄉中度鹽堿的棉田上進行實驗。結果表明:出苗率為97%以上,比對照組高出20%,每畝棉花增產43公斤以上,農民增加收入300多元。 科技日報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
- 就業指導從校園內延伸到校園外 精細化服務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