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重點城市儲備土地總市值截至去年6月超7.5萬億
2014/4/15 11:00: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34重點城市儲備土地總市值截至去年6月超7.5萬億“地方政府性債務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這幾乎成為各地審計部門的共識。
但現實卻是,地方政府仍然熱衷于賣地,并且屢創新高。
國土資源部今年2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73萬公頃,同比增長5.8%,其中房地產用地20萬公頃,同比增長26.8%。與此同時,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的地價也在上漲。
國家統計局3月公布,今年1—2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40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5%,土地成交價款1000億元,增長8.9%。
對于地方政府對賣地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結,安徽財經大學教授唐敏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這是由于過去的財稅體制,事權和財權不對等,導致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收入來推動發展。
與此同時,還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巨大而唾手可得的土地收益,不少地方政府將經營土地當作主要工作方向,甚至冠以經營城市的美名,以至于有些地方除了賣地之外,已經喪失了真正經營城市、發展實體經濟的能力。“賣土地已經令有些地方政府不可自拔了。”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指出,土地財政容易造成地方政府的惰性和腐敗。在無需大的成本時,過于依賴土地收入,而不會在其他收入方面尋求突破。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高達41250億元,這創出了土地市場有史以來的新高。《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查閱財政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數據發現,2008—2013年,6年間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已經高達15.6萬億元。
而且,土地的蛋糕還在越做越大。
國家審計署2013年12月30日公布,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支出投向中,土地收儲債務16892.67億元,位列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項目的第二。土地收儲形成了大量土地儲備資產。審計抽查的34個重點城市(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25個省會城市,不含烏魯木齊、拉薩)本級,截至2013年6月底儲備土地16.02萬公頃。
根據全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的數據,2013年第四季度,重點監測城市中,地價總體水平為4735元/平方米,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的地價水平分別為8157元/平方米、7052元/平方米和889元/平方米。
而國家審計署審計抽查的34個重點城市,與全國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中的重點監測城市幾乎完全重合(后者只是多了烏魯木齊、拉薩兩地,對地價拉動作用有限)。
因此,用這34個城市的儲備土地乘以土地的平均價格,即可得出這34個城市的土地儲備總價值。
據此,34個重點城市截至2013年6月底儲備土地的總市值已經達到7.585萬億元(16.02萬公頃×4735元/平方米)。而如果考慮2013年6月之后新形成的土地儲備,以及地價仍然在不斷上漲的現實,僅34個重點城市的儲備土地總市值可能就會超過這個7.585萬億元。如果加上全國其他數千個城市,全國的數據或將更加驚人。
而僅僅34個重點城市儲備土地總市值就遠遠超過了全國土地收儲的投入(16892.67億元),二者相差近6萬億,土地買賣堪稱暴利。一位業內人士就此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反問道,這么大且唾手可得的既得利益,誰舍得呢?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