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兼職教師”進高校,課堂有了新變化
2025/7/7 10:09:17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初,教育部聯合中組部、科技部等八部門印發《普通本科高校產業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首次從國家層面為高校引入企業專家提供制度保障。對高校和企業來說,如何從政策的頂層設計中找到今年初,教育部聯合中組部、科技部等八部門印發《普通本科高校產業兼職教師管理辦法》,首次從國家層面為高校引入企業專家提供制度保障。對高校和企業來說,如何從政策的頂層設計中找到因地制宜的落地方法,讓學生、高校、企業都成為受益者?產業兼職教師又會給高校和企業帶來哪些變化?一起到中部地區高端制造、科技創新高地——湖南去看一看。
一大早,在湖南湘江新區湘江科技創新港的施工現場,湖南工程學院任課老師湯丹正和產業兼職教師一起,給學生們上項目管理實踐課。湖南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大三學生朱麗說:“現場觀摩就是更加直觀,之前上的一個專業課講了一個墻的制作,課后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如何建造出來的。實際上到了工地,導師一點我就通了,就是恍然大悟的感覺。”湖南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老師湯丹稱:“過去,我們的學習都是已經完成的項目,是一種過去式的狀態。但現在,師生是帶著問題到施工中的項目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將課堂上的教學現場搬到一線實戰場景中,湖南工程學院從2018年起就在進行這樣的嘗試,湖南建工集團的高級工程師李永軒2020年被學校聘任為智慧建造專業的產業兼職教師,每學期他都會帶著自己負責的最新工程項目脫產來學校授課。
產業兼職教師負責帶來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和案例,專業課老師則負責從旁解釋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大家優勢互補、干學相長。
任課教師加產業兼職教師雙導師制,化學反應也在不斷產生。工程管理專業學生譚猛在兩位導師的指導下專注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設計制作,經過三年多課堂和項目的學習實踐,從跟著導師做項目到帶領團隊完成項目,再到組建自己的團隊,即將畢業的譚猛已經成立了公司,開始嘗試獨立承接項目。
創新機制 廣納產業兼職教師
從2022年開始,湖南工程學院已聘請300余名行業專家擔任產業兼職教師。產業兼職教師給高校的課堂注入了產業一線的源頭活水,但另一方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湖南各高校的產業兼職教師80%都是學校的校友,更多人是本著對母校的情懷回到學校、走上講臺。如何讓產業兼職教師不只停留在校友層面,讓更多一線大咖愿意來到高校,湖南的一些高校也在探索。
記者來到湖南科技大學“海牛”團隊的試驗工廠,最新型號的“海牛Ⅲ號”深海鉆機已完成全部關鍵技術攻關和設備樣機制造,計劃明年進行海試,驗證萬米級鉆探的可靠性。在這支國內頂尖的深海鉆探裝備研發團隊中,就有著數位產業兼職教師,彭德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來學校任教不僅是給學生帶來更多的一線實踐,在跟“海牛團隊”的深度合作中,他和企業也收獲很多。
這樣的合作機制源自2022年,湖南科技大學、“海牛”團隊以及湘潭高新科技園區開發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成立了湖南海牛地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市場的方式讓擁有150多件國家專利和16件國際發明專利的“海牛團隊”走出實驗室,賦能產業鏈。
公司的成立讓高校的科研直接對接市場,也讓被高校賦能的這些公司業務伙伴更愿意來到學校任教,一方面分享經驗,另一方面也提前挑選企業未來發展需要的青年人才。如今,在湖南科技大學,企業導師依托高校平臺攻關技術、孵化團隊,高校借助企業導師實現科研落地、學生就業,已逐漸制度化。
記者了解到,湖南省近年來大力推行“企業工程師駐校計劃”,允許高校設流動崗位吸引企業人才兼職,明確產業兼職教師在高校的工作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依據。產教融合型企業可享受稅收優惠,并把企業選派導師情況納入評價指標,逐步構建產業兼職教師“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生態閉環。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全球云市場未來趨勢預測 新興市場潛力巨大
- 下一篇:7月10日 聚焦大連車聯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