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部門要求大力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2018/7/12 10:57: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從發改委網站獲悉,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大力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各地要進一步對標對表《意見》確定的改革目標和任務,按照從發改委網站獲悉,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大力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各地要進一步對標對表《意見》確定的改革目標和任務,按照《關于扎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通知》提出的“十三五”期間改革具體要求,細化落實2018年度實施計劃,精心組織,大膽創新,突出改革重點,不斷完善促進農業節水的體制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通知》指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改革涉及面廣,推進難度較大,需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當前,改革正處于點上突破、面上布局的關鍵階段,各地要深化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切實把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作為農業節水工作的“牛鼻子”來抓,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住關鍵、統籌兼顧,切實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好2018年各項改革任務,扎實有序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取得實效。
嚴格落實2018年改革計劃。根據各地2018年度改革實施計劃,今年新增改革實施面積7900萬畝以上。各地要盡快將計劃新增面積分解到具體市、縣和灌區,落實到具體地塊,不折不扣扎實推進,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見到實效。計劃新增改革實施面積的落實情況將作為2018年度改革績效評價的重要考核內容。
狠抓改革重點區域。“十三五”期間每年新增的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上年被批準認定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要全部納入年度改革實施計劃,率先開展改革,力爭打造改革樣板,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范作用。新建、改擴建農田水利工程要同步實施改革,建立促進農業節水的體制機制。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要同步推進機制建立,明確將計量設施建設、相關機制建立作為項目實施的重要內容。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區要加大工作力度,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完善的要率先完成改革任務,設施尚不完善的要加快補齊短板,盡快推進改革。
因地制宜設計改革方案。統籌考慮當地水資源條件、種植結構、耕作方式、經濟發展水平、用水習慣等因素,借鑒成熟的改革經驗,按照分類施策原則,積極探索創新,形成適合本地實際的改革模式。計量設施建設方面,要合理細化計量單元,并按照經濟適用的原則配備計量設施,可選擇量水槽、量水堰、量水標尺等設施或“以電折水”等方式,滿足基本的計量需求,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精確計量;工程管護模式方面,可因地制宜選擇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管理、水管單位專業化管理、購買社會化服務等模式,建立健全農田灌排設施管護體制機制;定額管理方面,要根據本地水資源稟賦合理制定和適時修訂農業用水定額,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區要從緊核定用水定額,引導農民科學灌溉;農業水價方面,要抓緊制定水價調整方案,合理把握調價幅度和節奏,用戶承受能力相對較強的缺水地區和地下水超采區,要將水價一步提高到運行維護成本水平,有條件的提高到完全成本水平;獎補資金籌集方面,要多渠道、多方式落實資金,特別是要加強對現有財政補貼、項目資金的整合與統籌使用,鼓勵將獎補資金支出納入財政預算;節水獎勵方式上,可選擇現金返還、水權回購、節水設施購置獎補、優先用水等形式,調動用水戶節水積極性。
協同配套推進改革實施。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以水價機制為核心,以獎補機制為保障,以工程和計量設施建設為硬件基礎,以“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為制度基礎,以工程管護機制為重要依托,統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形成促進農業節水的政策合力,避免單兵突進。要充分利用設施節水、農藝節水、管理節水等措施騰出的空間,及時推進水價改革,合理調整農業用水價格,避免產生新的歷史欠賬。在提高水價的同時,要通過推進設施節水、農藝節水和管理節水,促進省工省時和增產增收,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等方式,總體不增加農民負擔。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