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保藥品“有進有出”新版目錄明年1月1日實施
2019/9/5 10:36: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大家去醫院看病、開藥,一般醫生和患者都會優先選擇被列入醫保目錄的藥品。因為只有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才可以走醫保報銷。所以哪些藥品在目錄里,哪些藥品不是目錄里的,無論是對患大家去醫院看病、開藥,一般醫生和患者都會優先選擇被列入醫保目錄的藥品。因為只有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才可以走醫保報銷。所以哪些藥品在目錄里,哪些藥品不是目錄里的,無論是對患者,還是對醫院、藥企,都至關重要。前不久,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公布了最新版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常規準入部分的藥品名單,相比于舊名單,一些藥品被列入,一些藥品被調出。那么,這次的藥品目錄大名單是怎么調整的,又會給用藥帶來什么變化呢?
此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是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后首次全面調整藥品目錄。調整后,常規準入部分的藥品共2643個,包括西藥1322個,中成藥1321個。
我國在1998年建立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障制度,2000年,第一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公布,今年的這次調整,是針對目錄的第四次全面調整。與以往“進多出少”的調整不同,此次調整,調出的力度明顯加大,調出150個品種。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除了其中71個是國家藥監局撤銷文號的一些藥品以外,另外調出了79個品種,西藥53個,中成藥26個。
把醫保目錄中的藥品調出,這樣的調整是基于什么樣的原則?都有什么樣的藥品被調出呢?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調出的主要是三類藥品,一類是國家藥監局已經注銷批準文號了。另外一類就是容易不合理使用的,比如說臨床重點監控的輔助用藥,這些藥品臨床上不合理用藥的現象比較明顯,也就相應調出了。還有一類,已經有了新的更好的替代性的藥品,就做了一個替代,主要是這三類。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醫保目錄調整調出的藥品中,包括了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中的藥品。重點監控藥品目錄中,多是一些輔助性治療的藥品。
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史錄文:適應癥比較寬泛,或者說它臨床證據不那么充分。容易在臨床上擴大使用,容易引起不合理使用這種現象
這些藥品,因適應癥寬泛,被多個科室使用,雖然用量巨大,但臨床療效并不明顯。這樣的藥品占用了大量的醫保資金。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衛健委發的重點監控的,原來在2017版國家藥品目錄中的藥品,專家建議把它們調出,那么這些藥品里邊有很多都是(銷售額)過億的品種。
大量醫保資金被用于支付一些臨床治療價值較低的藥品,這樣的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亟待解決的痛點。此次目錄調整,就看準了這個痛點。
通過調出和調入藥品,醫保目錄中的藥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樣就調整了醫保資金的使用結構。有進有出,優化結構。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調出完以后,醫保基金和老百姓支付的就會減少了。這樣就會節省一部分資金,用于那些新進的藥品的保障,或者是叫騰籠換鳥的目的。
花在不必要的藥品上的錢少了,就會有更多的錢可以花在真正療效確切的藥品上。此次調整,新增藥品覆蓋了要優先考慮的國家基本藥物、癌癥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慢性病藥品和兒童用藥,其中通過常規準入新增重大疾病治療用藥5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36個,兒童用藥38個。
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藥師姜玲:比如說像慢性病,像糖尿病、高血壓這些慢性病調入了很多近幾年生產上市的一些復方制劑,比如2型糖尿病的一些復方制劑,比如說二甲雙胍聯合用藥的一些方案,從我們的專業的角度去講,依從性更好,為慢性病的治療,依從性是非常重要的,他要長期堅持。療效就會更好,更好地維持血糖的平穩。
一方面增加劑型使得治療效果更好,同時,還有一些創新新藥被納入到此次醫保目錄的常規準入目錄中。這次藥品目錄調整常規準入部分共新增了148個品種,其中西藥47個,中成藥101個。 無論是調入還是調出,這樣的調整是基于什么原則呢?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標準第一個就是臨床必需,第二個就是藥物經濟學評價比較好的藥品,實際上就是這兩條標準。達到的目的第一個,能夠滿足參保人臨床用藥的基本需求,第二點就是醫保基金和參保人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藥品調入調出程序公平公正
一個藥品的調入或調出,不僅會給患者和臨床帶來影響,同時,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銷售情況。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是如何進行的?程序又是否公平公正呢?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刪除一個品種對臨床用藥的影響很大,對企業的影響很大,對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很大,所以刪任何一個藥品都得要很仔細,除非我們是說這是藥監局說已經撤銷文號的,大家過得比較快一點以外,對于任何一個要刪除的藥品,我們就得要考慮它到底臨床必需不必需?到底是不是我新增的藥品可以替代掉它?要認真地討論。
調出一個藥品如此,而要調入的藥品,就更是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了。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根據技術要點來討論這些具體的藥品,它能進,還是不能進,它要符合那些基本的技術要點。然后我們又在下次再投票去,就按照投票率來決定它進,還是不進,所以它整個藥品的評審,它體現的不是某一個專家,就是我們既要聽專家的意見,但是不是聽個別專家的意見,是聽一個專家團體的一個意見,是聽整個專家流程,專家機制的意見,是靠這么一套流程和機制,來保證藥品遴選的公平公正。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我們又補充了幾點,確實有臨床療效,有循證證據,安全性好,價格也合理的藥,我們也提出來了,希望能夠給老百姓更多的好藥,特別是有循證證據的藥,臨床定位很明確。像這樣的藥以后是個導向,鼓勵企業都去做這種工作,去做評價,去做安全性能的研究,這樣讓大夫用得更放心。
不論是調出還是調入,都經歷了四輪的工作。
2019年5月,全國5000名不同醫學專業背景的醫學專家,進行醫保用藥摸底調查;
2019年6月、7月,全國范圍400名臨床醫學、藥學、藥物經濟學和醫保管理等領域的知名專家進行專家評審;
2019年7月,全國24個省份的3000多名醫學專家進行遴選投票;
2019年8月,最終確定常規準入目錄的藥品名單和擬談判藥品名單。
北京積水潭醫院組足踝骨科主任醫師王巖:我是骨科組的,之前已經有骨科的專家把一些基本上臨床常用的藥物進行了分類,比如保留或者刪除或者如何新增,那么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是主要表達一下同意不同意專家的意見。我們一票雖然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如果能夠給老百姓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的藥物,療效好,相對比較便宜,給國家醫保基金能夠省一點錢的話,作為我個人來講我覺得還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
常規準入目錄塵埃落定,而有一些臨床價值高但價格相對較貴的獨家產品,則進入了擬談判藥品目錄,包括128個擬談判藥品,治療領域主要涉及癌癥、罕見病等重大疾病,丙肝、乙肝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等。許多產品都是近幾年國家藥監局批準的新藥,也包括國內重大創新藥品。下一步將在確認企業的談判意向后,按相關程序組織開展談判,將談判成功的納入目錄。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這也是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的一個重大的成果,保障體系健全了,資金總盤子真正做大了,才能和這些跨國藥企,壟斷性的藥企進行談判,把價格控制下來。利用醫保基金的體量,控制藥品的價格,尤其是昂貴的專利藥的價格,把價格控制下來,那么同樣的一份錢就可以買到更多的藥。
新版目錄2020年1月1日實施
這次醫保目錄調整,藥品是“有進有出”,結構更加優化,增加了療效確切、價格合理的藥品;調出了臨床價值不高、有更好替代的藥品;既能提高治療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醫療負擔。在今后的談判過程中,將不斷有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醫保。這對于患者來說,是一大利好。同時,目錄的調整,對醫療行為的管理,醫藥產業的不斷創新,促進醫療、醫保、醫藥改革的三醫聯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新版目錄將在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 上一篇:廣州發布《促進電競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 下一篇:四川出臺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三年實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