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凌云教授在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系列活動榮獲金杏獎
2020/10/23 17:01:04 來源:中投投資咨詢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系列活動于2020年10月22日-24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系列活動于2020年10月22日-24日在北京舉行;顒蝇F場對“區塊鏈兩化發展”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頒發了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金杏獎,向凌云教授等榮獲區塊鏈行業領軍人物及第一屆優秀履職委員獎。
會議現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仲平,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會長王秉科,中央黨校原校務委員函院院長孫錢章,經濟學家周報主編、專委會總參事管益忻等百余位行業專家和區塊鏈從業者共話區塊鏈發展未來。
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活動呼吁以立法鑄就區塊鏈共同體
對中國區塊鏈行業而言,2019年10月24日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中表示了對區塊鏈的重視。“1024講話”后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央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為此,專委會與央鏈全球、物鏈芯工程技術研究院、全球區塊鏈聯盟Blockchain Alliance Inc等攜手聯合各界,發出《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倡議書》,并建議國家盡快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塊鏈產業促進法》的發起工作。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會長王秉科
會上,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張春賢致電預祝會議成功召開。王秉科在致辭中表示,中央“1024”講話指明了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方向,具有重大歷史意義。他建議,要以實際行動為區塊鏈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鄭新立表示,數字經濟是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標志。其中,“區塊鏈+”應用到各個領域可以極大提高產業效率,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他認為,目前區塊鏈仍在發展初期,要加快技術研發、攻破技術難關,不斷推動區塊鏈產業促進法的起草和制定。
對此,吳忠澤提出六大建議,區塊鏈技術要與新基建緊密結合、建立完善區塊鏈創新體系、加快區塊鏈標準化發展、加強區塊鏈人才建設、要守正創新建立行業安全保障體系、啟動區塊鏈立法進程,從而占據在國際競賽的制高點。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面對不確定的世界經濟復雜局面,數字經濟展現出頑強的韌性。專委會主任委員王軍表示,區塊鏈“1024講話”是疫情下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專委會將務實做好每年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活動,共識共筑共享“區塊鏈共同體”,積極開展鏈改理論研究和鏈改行動,為數字經濟發展做貢獻。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博士表示,立法規范區塊鏈產業發展已迫在眉睫,區塊鏈成為全球新一輪競賽的競爭高地。他認為,既發展大數據產業又能保護數據隱私,離不開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將是下一步最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鏈改行動啟航更多行業期待深度融合
作為工信部業務指導的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所屬機構,專委會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協會中區塊鏈行業組織。2018年以來,專委會持續推動“鏈改”行動,致力于實現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轉型。22日,活動同期也舉辦“2020年區塊鏈專家院士論壇暨鏈改峰會”,首發《鏈改—區塊鏈中國方案》圖書,并發布《鏈改行動計劃2.0版》。
王秉科表示,專委會組織發起的“區塊鏈萬里行”、“鏈改行動”和“1024區塊鏈中國日倡導”及“區塊鏈中國大會”等活動具有重大影響力。
在會議現場舉行的專委會第一屆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暨第二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當選2021年度輪值主席(主任委員)。
于佳寧表示,“鏈改”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能,實體產業與區塊鏈的緊密融合正在引發商業模式和組織方式革命,這也在為實體產業“換道超車”找到全新增長空間提供重大機遇。他表示,將盡己所能,推動“鏈改”事業,促進區塊鏈技術與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廣泛應用到制造業、金融、零售、民生、政務、基礎設施建設等社會經濟各個領域。
為表彰對“區塊鏈兩化發展”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活動現場還頒發了倡導“1024區塊鏈中國日”金杏獎。
著名旅美經濟學家、世界卓越華人、中國企業海外形象大使、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全球區塊鏈聯盟Blockchain Alliance Inc聯合主席、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終身副主任向凌云認為,通過產業立法來促進產業發展,促進優勢產業的形成和壯大,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的一條重要經驗。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中,經濟發展依然是不變的首要目標,尤其是受疫情影響下的中國經濟,迫切需要被拉回正軌。所以,急需進一步挖掘和推動經濟發展的深層動力,而創新性技術和創新模式毫無疑問將是重要動力。只有在法律框架下,才能將長期以來積累的產業經驗、創新技術、創新模式等探索上升到法制層面,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為引導產業建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法制保障,同時也是促進產業發展和壯大產業的基礎保障。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廣受市場認可!貝銳向日葵IPKVM無網遠控系列設備線上銷量斷層領先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