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學者集體發文:孔子學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2020/11/20 15:44:2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10名德國漢學家兼孔子學院德方院長聯合發文,表達對孔子學院的支持,強調孔子學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日前,10名德國漢學家兼孔子學院德方院長聯合發文,表達對孔子學院的支持,強調孔子學院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近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稱,將孔子學院美國中心列管為“外交使團”。在德國,目前共有19家孔子學院,數量居歐洲大陸之最,但今年來有兩所大學宣布結束和孔子學院的合作。
面對爭議,近日,托馬斯·海貝勒、廉亞明、朗宓榭等十位孔院德方院長在德中友好協會聯合會上發表集體署名文章《德國孔子學院的組織結構及其任務》,表達了對孔子學院的支持。文章強調了孔子學院在中德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詳細解釋了孔子學院的運行機制。
文章指出,孔子學院在德國建立之初就被視為中德之間科學、文化和社會交流的重要機構。其職能與德國的歌德學院一樣,教授漢語課程和傳播中國文化。長期以來,它在推動中德兩國文化交流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運行方式看,孔子學院采取的是中外合建的非營利性教育模式。德國的孔子學院由中德雙方共建,是一種平等的、對話的、合作的機制。在管理上,本著平等合作的機制,中德雙方各委任一名院長。按照德國的法律,孔子學院的日常運營和管理均合乎規范,公開透明。
從內容上看,孔子學院為漢語學習者提供豐富的語言課程,負責組織漢語水平考試(HSK),并開展了中國文化、經濟、社會的各類主題研究活動,并逐步成為了德國人學習漢語言文化、了解現代中國的重要場所。
文章最后說,孔子學院是中德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如今,中德兩國在各層面的溝通與對話至關重要,作為中德合作機構,孔子學院本身就是跨文化合作的生動例子。孔子學院始終支持兩國開展的各類文化、社會、經濟交流活動,并為中外人文交流開辟了渠道,促進了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而相互理解正是共同解決未來全球問題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