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脫發焦慮揮之不去,植發醫療安全成為各家機構堅守的陣地
2020/12/28 13:32:58 來源:大眾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據悉,南京大學社會學相關科研人員的一項調查研究了90后的脫發焦慮,他們傾向于將年輕人的脫發定義為一種社會問題據悉,南京大學社會學相關科研人員的一項調查研究了90后的脫發焦慮,他們傾向于將年輕人的脫發定義為一種社會問題,當頭發狀態與自己認定的身體美學相違背,影響了其個人形象或者導致了個體困擾時,脫發就成了一種需要治療和改善的不安的事實。
這與網上年輕人天天所自嘲的“脫發”焦慮不謀而合,,抱著這樣的想法下,90后甚至是00后年輕人們都化悲憤為購買力,撐起了脫發市場的半邊天。從購買植發醫療服務的年齡分布情況來看,90后為電商渠道植發消費的主要群體,占比高達57.4%,遠超80后和70后。
如今脫發已經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相反地脫發群體已呈現年輕化趨勢,且隊伍逐漸壯大,植發機構出現了大規模擴張,雖然競爭激烈,但依然不斷有新入局者,因為頭部護理市場足夠大。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2.8萬家經營范圍含“養發、頭皮護理、植發、頭發養護、生發、護發”的企業。其中,廣東省養發相關企業數量近4000家,占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13.93%,以137家植發相關企業排名全國首位。
植發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除了意味著大眾的防脫愛美需求高漲,也意味著醫生技術迭代機會變多了。如今植發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各家打出各自的優勢賣點,雍禾的“好植發在于好醫生”,大麥微針植發主推自家的微針技術,新生植發則是秉持著“植養護一體化”的防脫理念,講究好技術加上好養護才能有好的植發效果。
植發發展至今已經有80年的歷史了,從最初的FUT、FUE技術到如今各家機構的王牌技術,背后是無數醫護科研人員不斷的研究與努力,醫護團隊對于技術的嫻熟度和美學度的掌握一定程度上都更好的保障了植發效果。隨著大眾對于植發需求逐漸多樣化和精細化,各家植發機構都開始爭相技術升級或品牌升級,大麥微針植發于近日在京發布了毛發移植最新技術——不剃發微針植發,而新生植發則于12月19日進行了品牌全新升級并正式啟動了百城百院計劃,都旨在為廣大脫發患者帶來福音。
植發手術在醫療行業里面屬于一項入門簡單,但極難精細的手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吳文育教授表示,中國毛發移植在最近5年內,每年都以20%-30%的年復合率持續快速增長,但國內始終缺少規范性的衡量標準,導致行業內魚龍混雜,而醫療安全依舊是大眾關注的熱點。堅持醫療本心,持續“以人為本”,技術和服務雙重保障,打造“植、養、護”防脫閉環依舊是各個植發機構所必須堅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