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讀高欄港:千億高欄再出發 探尋珠海實體經濟新引擎
2021/1/30 23:27:31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23日上午,“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采風團一行來到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在高欄規劃展廳全面了解高欄港的區位、規劃與產業發展情況后,大家乘車沿高欄港大道一路前行,最后登上寶鏡灣山頂,欣賞有“廣東第一畫”之稱的寶鏡灣石刻。11月23日上午,“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采風團一行來到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在高欄規劃展廳全面了解高欄港的區位、規劃與產業發展情況后,大家乘車沿高欄港大道一路前行,最后登上寶鏡灣山頂,欣賞有“廣東第一畫”之稱的寶鏡灣石刻。
40年前,珠海高欄港經濟區還是一片四面環海的孤島,僅靠舟船通行。今天的高欄港已經成為億噸大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海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高欄港區聚焦新材料、高端打印設備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著力構建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新材料、清潔能源、現代港口物流以及電子信息、家用電器六大支柱產業體系。
按照市委、市政府賦予高欄港區的定位,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港口物流中心、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重要基地、全市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為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一個更高質量、更具活力的臨港產業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今日高欄港值得大書一筆
采風途中,各種裝載著清潔能源的槽車川流不息;遠眺貨柜碼頭,吊機繁忙工作;港口不時汽笛長鳴;港區鐵路站場,貨運列車一路轟鳴……繁忙有序景象的背后,與日益完善的高欄港交通網絡息息相關。
據港區工作人員介紹,從1988年,珠海市決定在高欄列島建設港口起,交通就成為重要發展方向。1993年,綿延46公里貫穿東西的珠海大道建成通車,珠海市區到高欄港縮至一個小時,至此也正式拉開了高欄港發展的大格局。
隨后的十數年間,高欄港陸續打通對外交通的瓶頸,2012年末,廣珠鐵路全線通車,高欄港開通貨運鐵路,港區工業能級、量級進一步提升。2017年,高欄港貨物吞吐量成功突破1億噸,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2019年,高欄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288億噸,實現連年攀升。
繼港珠澳大橋通車、深中通道開建之后,今年6月6日,起于高欄港經濟區的跨海通道工程--黃茅?绾Mǖ理椖空絼庸,將構筑起粵港澳大灣區南部沿海與粵西、廣西及大西南等地區聯系的快速通道。
至此,高欄港區努力打造“海陸空鐵”立體交通,構建“四縱五橫”交通新格局,區位優勢再度提升,真正成為通江達海、貫穿東西的交通樞紐。
黃茅海跨海通道效果圖
采風團名譽團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蔣子龍邊看邊感慨道,高欄港體現了珠海“二次創業”的發展速度,也掀起了珠海助力大灣區建設的一個小高潮,值得大書一筆。
兩大千億集群牽引六大支柱產業體系
據介紹,高欄港于2012年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珠江口西岸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數據顯示,2019年,高欄港區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2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2%。今年上半年,高欄港區重點在建、新開工項目41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14億元,增長28.6%,其中工業投資43.95億元,增長17.9%,佔珠海全市工業投資的29.3%,成為全市名副其實的制造業發展重要基地。
目前中國綠色新材料(珠海)產業園在建、籌建及擬簽約重點新材料項目35個,總投資超過200億元,預計達產后總產值約500億元,力爭2025年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采風團參觀新材料展示廳
今年8月5日,中國綠色新材料(珠海)產業園揭牌暨重點產業項目簽約活動在高欄港區舉行。15家新材料企業與珠海高欄港經濟區簽約,總投資額逾100億元。
高欄港正以新材料、高端打印設備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為牽引,著力構建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新材料、清潔能源、現代港口物流以及電子信息、家用電器六大支柱產業體系。
寶鏡灣遺存喚醒城市文化自信
與國內眾多開發區不同的是,高欄港雖是經濟開發區,除了工業外,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里有一處距今有三四千年的石刻遺存。
據介紹,高欄港寶鏡灣巖畫石刻于1989年被發現,所處年代距今約3800年,可以辨別的石刻巖畫共4處6幅,散布于海灣所在的山腰、山麓200米范圍內。
其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幅長達5米、高2.9米,反映了先民們的圖騰崇拜、生活習俗和工藝美術活動,堪稱“廣東第一畫”。2006年與寶鏡灣遺址一起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龍一看完石刻后告訴小港,石刻描述了高欄港先民“居于海上”“便于舟”,屬于海洋文化,石刻還反映了當時的宗教、祭祀、信仰,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還證明了高欄港自古就是一處風水寶地,經濟發展離不開文化支撐,千年石刻再現了高欄港人創業的精神,從一個側面喚醒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