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本背后的「福瑞達集團」,到底有多牛
2021/6/17 10:32:17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福瑞達集團對透明質酸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1983年,福瑞達集團前身“山東省商業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1986年該研究所開始組建自己的生物藥物研究室,開始了“透明質酸的研究”。很多人都知道,大部分保濕產品中都有透明質酸(即玻尿酸)這個成分,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每1g透明質酸可以吸收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所以它被稱為“補水圣品”一點都不為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多數透明質酸產品的原料其實都師出同門——福瑞達集團。「可望不可即的特效藥——透明質酸」
福瑞達集團對透明質酸的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1983年,福瑞達集團前身“山東省商業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1986年該研究所開始組建自己的生物藥物研究室,開始了“透明質酸的研究”。
而在此之前我國并沒有透明質酸研制的主動權。
193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眼科教授Meyer等采用動物提取方法,率先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出了hyaluronic acid(透明質酸);在隨后的10年間,KarlMeyer等人先后從關節滑液、皮膚、臍帶、公雞冠等組織中發現了HA。但由于提取率極低,分離過程復雜,產量有限,致使透明質酸的價格極其昂貴,當時高純度透明質酸價格可達10萬美元/公斤,遠超黃金價格。這就注定了它只能成為普通大眾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面對昂貴的、資源有限的提取原料,低成本獲取透明質酸原料的問題亟待解決。
福瑞達集團的領頭人凌沛學博士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面,深入透明質酸科研,潛心研究透明質酸提取技術,希望中國人民用自己的科研實力來壯大自己的民族。
「破局之人——玻尿酸之父凌沛學」
1983年, 凌沛學博士率先使用微生物發酵技術提取出了透明質酸, 給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不僅大大降低了透明質酸的獲取成本,同時也打破了西方國家的行業壟斷,使透明質酸得以批量化生產,并廣泛應用于藥品和化妝品中。
如今,發酵法已成為最主要的透明質酸生產方法,中國的透明質酸原料已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86%。
凌沛學博士的透明質酸科研成果在國際上得到了極大認同,并獲得了由國務院親自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可以說,凌沛學博士是實至名歸的中國玻尿酸之父。
「后起的玻尿酸行業奠定者——福瑞達」
1988年,福瑞達醫藥集團開始進行透明質酸護膚品的研發。依托自身先進的科研技術與山東省藥學科學院研發實力,福瑞達生產的透明質酸品質逐漸趕超了國外產品,出口份額也逐漸增加到了全球透明質酸出口總額的45%。值得一提的是,福瑞達也是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集團等全球大牌化妝品公司的原料供應商。
福瑞達集團還是國內首家獲得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藥用輔料(國藥準字F20040001)資質的生產廠家,也是國內具有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原料藥(國藥準字H20113379)批準文號并通過GMP認證的生產廠家。注射級透明質酸(API)按照ICH Q7的要求生產,質量達到了歐洲藥典和日本藥典標準,獲得了歐盟CEP*證書和美國DMF*登記號,并且順利通過美國FDA*的現場審核。
福瑞達依托自身國際領先的透明質酸研究開發水平,以及透明質酸多領域的應用,成就了其行業奠定者地位。
*CEP:歐洲藥典適應性證書
*DMF:根據美國的聯邦管理法規定,藥品進入美國須向美國FDA申請注冊并遞交有關文件,化學原料藥按要求提交一份藥物管理檔案(DMF)
*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與藥物管理機構之一
「泊本與福瑞達」
泊本秉承著“專注受損肌膚補水修護”的品牌初心,以及簡單、高效、安全的配方原則, 依托3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山東藥科院和擁有38年玻尿酸技術沉淀的福瑞達集團,研發出一系列對肌膚進行屏障修護和層層補水保濕的產品線,實現對受損肌膚的補水保濕和系統性的屏障修復,深入肌膚問題的源頭,真正解決肌膚問題。
產品以6D玻尿酸、2D聚谷氨酸以及修復成分作為核心成分組合,遵循皮膚作用原理,內修護外保濕,改善肌膚受損狀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