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普及率達64.5%,店寶寶:數字背后是巨大的電商市場
2021/7/21 14:52: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兩年來,不止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世界經濟也呈增速放緩態勢。這次的報告也指出了中國經濟克服內外諸多困難挑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奮力向前。618硝煙剛散去,正在大家感慨各自網購能力更進一步的時候,近日,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對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發展特點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盤點。近兩年來,不止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世界經濟也呈增速放緩態勢。這次的報告也指出了中國經濟克服內外諸多困難挑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奮力向前。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取得長足進步,在推動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的規模品質得到了加速提升。從大數據層面來說,中國網民規模已經超過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4.5%,上到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詠鵝我心購物,下到五六歲的孩子平板玩游戲,我們周圍網民繼續增加,網癮可能也越來越重。除此之外,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10.6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上升到20.7%;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5125.65萬人。
過去一年里,電子商務結構效益也更加優化,農村電商進入規;瘜I化發展階段,跨境電商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同比增長19.1%;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975億元,同比增長27%。電商助農熱情高漲,也反哺于電商的良好發展。
人民網等權威媒體紛紛表示,今年以來,電子商務為我國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保障物資供應方面,電商平臺千方百計擴大貨源、暢通物流,有效保障了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和部分醫療物資配送;在助力復工復產方面,電商企業積極推出遠程辦公、在線會議、共享員工等新模式新工具,有效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和人員聚集風險之間的矛盾;在推動消費回補方面,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舉辦第二屆“雙品網購節”,帶動同期全國網絡零售額超4300億元,同比增長20.8%,有力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隨著全球信息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不斷深入,數字技術的廣泛與深度應用將進一步加速,電子商務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經濟提質換擋、產業轉型升級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商務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5G、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和傳統產業數字化,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此外,電子商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人工智能、大數據、小程序等技術廣泛應用,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模式深化創新,順應了時下多元化、個性化、重視體驗的消費需求。電子商務帶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餐飲企業、零售門店主動拓展線上市場空間,傳統實體經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和嘗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