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想定義新“核心資產”,制造實力全球占優,智能化轉型卓現成效
2021/7/29 14:56:25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受“雙減”、“反壟斷”及“地產調控”等政策影響,資金不斷從教育、白酒、地產等板塊流出;與此同時,制造業、尤其是在全球范圍內占據優勢地位的上市公司卻備受市場青睞。受“雙減”、“反壟斷”及“地產調控”等政策影響,資金不斷從教育、白酒、地產等板塊流出;與此同時,制造業、尤其是在全球范圍內占據優勢地位的上市公司卻備受市場青睞。這不僅對現有的估值邏輯有所沖擊,也引發了關于未來核心資產如何定義的討論。盡管過去十幾年里資金更關注“新經濟”和“新賽道”,但曾被忽視的制造業正在重歸機構視野。
來自廣發基金的最新研判:,全球比較優勢制造業有望成為新的核心資產。
得益于國內完整的工業體系,產業鏈的大部分環節國內均可自主生產、不依賴于外部,不僅在疫情后率先復工復產,也有著很高的經濟獨立性和安全性,制造業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
隨著全球經濟不斷復蘇,制造業資產的盈利預計能保持較長的景氣周期;與此同時,這類制造業資產的估值擴張并沒有脫離景氣區間,相當一部分資產還具備較高的性價比,自然更受市場青睞。
對擁有制造業基因的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相當積極的信號。
“鐵三角”夯實智造實力,聯想全球供應鏈優勢明顯
作為一家有著數十年歷史的實業巨頭,聯想深諳制造業的重要意義。
其中,深圳、合肥、武漢生產基地共同構成的智能制造“鐵三角”更是將智能化應用到了生產的全流程之中,實現了效率和產能的雙重飛躍。
在去年疫情期間,聯想深圳工廠為中國制造業提供了“戰疫復工”以及“攻防轉換”的最佳樣本。
通過效率、質量、速度和產能的多重擔當,深圳不僅實現了極端條件下的穩定生產和交付,甚至完成了4天內交付給全國防疫大數據平臺1200臺服務器的壯舉。
如果說深圳給了聯想應對極端供應條件的底氣,那么武漢和合肥則在智能制造領域內大放異彩。
以聯想最大的自有工廠——武漢基地為例,通過對5G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聯想先后推出了“量子線”和“鳳凰線”,并實現了真正的智能化生產。截至今年6月底,聯想武漢基地已累計實現工業產值超2800億人民幣、出口額近310億美元。
而在合肥,聯想最大的PC研發和制造基地、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聯寶科技也有著領先行業的自動化程度,更是國家評定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工業設計中心以及綠色工廠。
憑借著AI算法、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聯寶科技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取得了全年營收破千億的亮眼成績,為聯想集團的制造實力夯實了根基。
隨著智能制造“鐵三角”和全球供應鏈不斷鋪開,聯想已有17座遍布全球的研發基地、30余座制造工廠(其中12個為全資/合資所有)、并在18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各項業務,真正做到了“全球資源、本地交付”這八個字的精髓,聯想集團不僅錘煉了自身的生產供應,也收獲了來自國內外機構的認可。
就在知名數據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2021年全球供應鏈Top25榜單上,聯想位列第16位,是唯一一家入圍的中國高科技制造企業。
蟬聯全球PC第一,智能化轉型成績亮眼
憑借著扎實的供應鏈和智造實力,聯想不僅保證了自身業務的穩健增長,更在包含PC在內的多個市場領域內取得了絕對的領先地位。
2021年7月12日,知名數據研究機構IDC發布了最新的PC市場報告:2021年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達8360萬臺,其中聯想二季度出貨量達200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14.9%、市場份額達到23.9%,又一次蟬聯全球PC銷量冠軍。
放眼未來,新的工作生活方式、企業數字轉型及數字經濟發展成為長期趨勢,對PC等智能設備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期消費需求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正是基于這個判斷,IDC也對2021年全球PC市場做出了出貨量增長18.2%至3.5億臺的積極預期。隨著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作為全球PC行業龍頭的聯想也將從中不斷受益。
而在PC市場之外,聯想集團也有著諸多亮眼的表現。
比如在被視為智能化核心基礎的高性能計算領域,聯想就憑借著自身的技術積累和成果躋身全球高性能計算TOP500榜單,并蟬聯榜單制造商份額第一。
而在服務器業務方面,聯想同傳統巨頭間的差距也正在縮小。根據IDC發布的服務器市場報告,今年一季度聯想排名已升至全球第三,營收同比增長34.9%,增長速度是前五大廠商中最快的。
經過了數年的智能化轉型,聯想已發展成為全球少有的“端-邊-云-網-智”全要素覆蓋新IT的服務廠商,這不僅幫助集團積累了躋身行業前沿的雄厚資本,也為集團提供了穩定的增長動力。
整個2020/2021財年,集團整體營業額飆升了近7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8%,創下了4116億人民幣的歷史記錄;稅前利潤120億人民幣,凈利潤近80億人民幣,年同比增長均超過70%。
隨著各行業智能化轉型速度逐漸加快,全社會對高性能計算、服務器、數據中心及智能化解決方案等需求也將不斷釋放,這也在集團的財務數據中有所體現:
整個2020/21財年,集團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部分的營業額達42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5%;而在服務和軟件業業務領域,總體營業額也達到創紀錄的330億人民幣,年同比增長39%。
從這個角度來看,聯想作為行業龍頭的領先地位不僅相當穩固,且仍有著可觀的增長空間。
政策利好不斷釋放,“核心資產”領銜制造業升級
從年初開始,全球各大評級、投資機構就紛紛調高了對聯想集團的判斷和預期。
比如在今年6月,當今世界最負盛名的評級機構穆迪就率先調高了對聯想集團的判斷;而在一個月之后,標普也隨之將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的展望從“穩定”調整為“正面”。
這不僅得益于集團穩健的財務數據、可持續的增長勢頭,也同政策端不斷釋放的利好是分不開的。
在5G覆蓋率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各細分領域內的政策也陸續出臺。從總攬全局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再到事關新基建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都給了資本市場看多聯想的底氣。
作為全球最早從事5G技術研究與積累的企業之一,聯想從2015年起就啟動了5G技術預研,現如今,集團申請的5G標準必要專利數已經超過1500項。
憑借著雄厚的技術積累,聯想不僅在各個生產基地中實現了高效的智能生產,也為包括中石化、國電、東風等近200個大型企業提供了智能化轉型服務,成功實踐了“內生、外化”的宏偉目標。
前段時間,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發展形成萬家“小巨人”企業、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
作為在行業起著標桿作用的領航企業,聯想也一直堅持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在過去的一年中,聯想在國內的“鐵三角”制造基地不僅響應號召率先復工復產,也扛起了保就業、穩信心的擔子,僅武漢基地自己就創造了一萬余就業崗位。
考慮到各制造基地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這個數字仍將繼續擴大。
比如在合肥,聯寶科技就通過整合產業資源的方式賦能地方發展。目前,聯寶科技在安徽省布局的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已達70家,為社會提供各類就業機會超過1.6萬個。
領航企業整合產業資源、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這不僅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終極捷徑,也是聯想一直以來堅持的長期戰略。
憑借著前瞻性的戰略判斷,聯想始終站在響應政策號召、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領銜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線戰場。
隨著市場風格逐漸切換、核心資產重新定義,聯想集團未來也將會收獲來自資本市場的更多回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