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構建形成“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
2021/10/13 11:35:02 來源:大眾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摸底數、建平臺、強合作,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山東構建形成“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 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摸底數、建平臺、強合作,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山東構建形成“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
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云南昆明拉開帷幕。10月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進展和成效。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山東省劃定了陸域、海域生態保護紅線,建立了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488個,形成較為完善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網絡,并在全國率先更新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全省扎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山東省地處黃河下游,瀕臨渤海與黃海,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暖溫帶季風氣候特征明顯,境內水系較為發達,河川徑流量偏少,植被類型以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為主,形成了復雜多樣的自然生態系統。
今年5月,山東省更新《山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謀劃了加快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政策法規、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網絡、構建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等8個方面的戰略任務,劃定了15個陸地優先區域和15個海洋優先區域,確定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10個優先領域和16個優先行動,在全國走在了前列。
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方面,保護體系逐步健全。其中就地保護領域,我省著力構建科學完善的自然生態空間,形成了“兩屏三帶”(魯中南山地丘陵、魯東低山丘陵生態屏障,沿海、沿黃河、沿京杭運河生態帶)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劃定了陸域、海域生態保護紅線,建立了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488個,形成較為完善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網絡。遷地保護方面,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共建設動物園40處、植物園38處、大型海洋館9處;建立了不同類型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52個、林木種植資源保存庫40處、畜禽種質資源保存場所62個,成立了國內唯一的省級水產生物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平臺。
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方面,山東省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全省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3.5%,83個國家考核斷面全面消除劣Ⅴ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1.5%,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障。
自然保護地是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的核心基礎,“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成效明顯。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管言明介紹,自2017年起,山東省連續5年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現已全部整治完成。同時開展了一系列聯合執法行動,嚴格執行“一法一決定”,有力打擊和震懾了非法獵捕和交易野生動物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目前,全省涌現出黃河三角洲、昆崳山、長島、南四湖等一批保護成效明顯、具有典型代表性地區。下一步,山東省將嚴格落實國家和省有關要求,不斷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力度,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我們將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逐步摸清15個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15個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底數。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平臺,整合各相關部門生物多樣性數據,構建數據詳實、準確的全省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工作。同時加強多元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通過與全球環境基金和生物多樣性金融等合作,推動知識、信息和科技交流與成果共享。”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生態保護處處長王清說。(記者 陳曉婉)
轉自:大眾日報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廣受市場認可!貝銳向日葵IPKVM無網遠控系列設備線上銷量斷層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