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事說理》之“補貼”噩夢
2021/10/19 17:44:3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建設越來越關注,對農民的收入越來越關懷,加快并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目的是讓農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在鄉村,農作物的產量基本決定農民的收入,而相關的農業補貼也是其中一種收入。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建設越來越關注,對農民的收入越來越關懷,加快并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目的是讓農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在鄉村,農作物的產量基本決定農民的收入,而相關的農業補貼也是其中一種收入。今天我們要聊的一起案件就與農業補貼有關,但是正是因為這份補貼,讓他及全家墜入噩夢,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談的是事,說的是理,歡迎收看本期《談事說理》之“補貼”噩夢。
一份大棚補貼,五人墜入深淵
做客節目現場的講述人是故事主人公的弟弟廉某,他通過案件卷宗了解了案件經過,他表示:自己的哥哥嫂子在2014年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開了一家農家樂山莊,提高自家收入的同時也解決了不少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不久后,好友曹某找到夫妻倆,表示可以幫忙咨詢申請國家大棚補貼事宜,夫妻倆表示可以試試看,于是曹某也就順理成章地以山莊項目負責人的身份開始了申請補貼事宜。廉某表示:補貼申報較為順利,2014年大棚補助了38萬,2015年補貼了15萬,兩年一共申報了53萬,并且最終全部拿到。
誰知,2019年3月,參與此事補貼申請的廉某哥嫂等五人突然涉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2020年3月12日,五人分別被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刑。身陷囹圄的五人至今不服判決,一直上訴,但遺憾的是,他們等到的卻是維持原判。目前講述人廉某已經向最高人民法院進行申訴。講述人廉某表示:他一直為哥嫂奔走上訴的原因是他認為五人并不構成詐騙罪。
如果大棚不符合申報條件,為什么能連續申報成功?
講述人廉某稱:涉案的兩名公職人員杜某和王某已經在五人被判刑之前就以“濫用職權罪”被依法查處判決。回到申報審批時,廉某從案卷資料得知,山莊申報后有關部門曾7次上門評估,最后一次更是省級的專家對項目進行了評審,結果均評審通過。至于為何如此順利?講述人廉某猜想:可能是由于山莊是當年唯一的申報項目,所以他們應該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申報任務,故而降低了驗收標準。不久后,廉某的這個猜想在杜某和王某的筆錄中得到了印證。
另外,針對山莊委托楊某負責牽頭成立的合作社在判決書中被稱為合作社這一點,講述人廉某也予以否認。他通過查找案卷一共找了12個證言證詞,且這12個證人都證明參加了楊某組織成立的合作社,他表示此證據和合法性都沒有問題,應該得到支持,并且在庭審中,楊某也承認他辦的合作社是受山莊委托成立的合作社。同時講述人廉某表示:在不知項目補貼申請是否能成功的情況下,他的哥哥嫂子就支付給了合作社三萬元用于大棚的建設。
講述人廉某還出具了一份《法學論證書》,通過吉林大學的五位法學教授的討論,他們一致給出了廉某等五人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的結論并簽字。講述人廉某表示:大哥大嫂出事后,父親因此患上了腦血栓,哥哥家的孩子結婚時也沒有家人的陪伴。同案曹某的女兒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卻因為父親涉案政審沒有通過。這個案件的結果讓五個家庭都難以承受,他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對本案進行關注。
專家深度解析案件背后的突破口
節目下半場,法律專家溫毅斌,特邀評論員馬進彪兩位老師對本案進行了分析。
法律專家溫毅斌認為:從資料中顯示,申報大棚補貼需要滿足三個前提條件:1大棚連片;2大棚的面積需超過70畝;3大棚是新建而非舊大棚。山莊的大棚不是連片,一部分分布在村頭,一部分分布在村尾,且舊大棚占大多數,這一點是憑肉眼就可見可判斷的。如果講述人的描述屬實,那么有關部門從一開始就對山莊不符合申報補助資金條件這一點是有正確認識的,但是仍然在明知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情況下,濫用職權為其申報,使山莊陷入詐騙案件,故而并非是廉某等五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由于有關部門陷入對山莊符合申報補助資金條件的錯誤認識,從而導致廉某最終取得資金補貼。得出的結論是:使廉某取得資金補貼的部分原因是有關部門濫用職權,明知山莊不符合申報條件,還要為其審核通過并向上級部門推薦導致。
特邀評論員馬進彪點評道:由于農民在很多情況下對于文字的申報不是那么清楚,講述人廉某的哥嫂也是通過朋友介紹才知道有大棚補貼,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尋找委托人把自己的利益訴求和條件情況形成書面文字等,遞交至有關部門審批,這是合規的。
另外,溫毅斌還提出:此案涉及信賴利益保護原則。所謂信賴利益保護原則,是指當個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已產生信賴利益,并且這種信賴利益因其具有正當性而得到保護時,行政機關不得撤銷這種信賴利益,而如果撤銷就必須補償其信賴利益損失。引申到本案,有關部門通過了項目申報,專家評審,向省級部門推薦等程序補貼了廉某53萬元,對于既成事實的行政許可行為就不應該收回。最后溫老師給出建議:本案由于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他認為不構成詐騙罪,建議講述人廉某向省檢察院及最高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也可以通過向人大代表反應提出建議和意見。
近年來,隨著農業補貼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補貼領域的不斷擴張,由此引發的各種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在這里提醒廣大的農民朋友,要擺正心態,符合相關補貼條件的您再去申請;然而更重要的是,相關部門的審批流程,更是需要完善,同時加大監管力度,真正讓補貼落到實處,讓國家的政策真正地惠及百姓。在我國,判斷一個案件的最終結局,有且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判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只能給以諫言,不能干預司法公正。對于案件的后續發展,我們節目也將持續關注。
本案涉及的相關法條:
【詐騙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濫用職權罪】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不按或違反法律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侵吞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財產損失等行為。
【信賴利益保護原則】指當個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已產生信賴利益,并且這種信賴利益因其具有正當性而得到保護時,行政機關不得撤銷這種信賴利益,而如果撤銷就必須補償其信賴利益損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