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宗同源——第二屆粵港澳藏品交流展
2021/11/9 14:39:05 來源:深圳之窗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11月9日,“同宗同源”——第二屆粵港澳藏品交流展在寶安區圖書館負一樓開展。2021年11月9日,“同宗同源”——第二屆粵港澳藏品交流展在寶安區圖書館負一樓開展。本次展覽是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要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嶺南文化、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內涵”的具體要求而策劃的,也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提出的“鼓勵深圳與香港、澳門聯合舉辦多種形式的文化藝術活動,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不斷增強港澳同胞的認同感和凝聚力”等重要精神的一次展覽。展覽旨在通過粵港澳“三地”部分藏家和文博單位的藏品來講好粵港澳“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民俗相近、語言相通、夢想同在、文化同源”的歷史故事,為新時代粵港澳的深度融合與發展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是民族根之所系、脈之所維。粵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是共建人文灣區的重要基礎。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三地”文化交流與合作將迎來一個嶄新時期。這次展覽就是寶安區為推動粵港澳歷史文化交流與合作進行的探索與實踐。
本次展覽分三大展區,共展出藏品近200件。第一展區為歷史源遠流長,主要陳列寶安歷年考古發掘的各類古代文物,如石器、陶瓷、錢幣等,通過這些實物來見證寶安作為深港文化根脈之地的厚重與深遠。第二展區為民俗工藝薈萃,主要陳列粵港澳地區收藏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及文化藝術收藏價值的工藝精品,如廣東古代地方窯口陶瓷,雷州窯、龍川窯、水車窯、石灣窯,廣州十三行出口商品、牙雕、廣彩、扇子,還有潮州木雕、古建筑構建等,以此見證嶺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重的人文主義色彩。第三展區是僑鄉見證歷史,主要展示不同時期廣東華僑文化,如銀信(僑批)、圖片、票證、老照片等,通過這些實物,市民將領略粵港澳和海外華人華僑同根同源、同呼吸共患難、同屬嶺南文化的血脈之情。
展覽期間,承辦方還就粵港澳歷史文化交流與合作事宜舉辦了專題座談會,粵港澳三地三地近20余名藏家出席了座談會。與會藏家紛紛表示,“粵港澳三地藏品交流展意義重大,對增強港澳同胞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將起到特殊而有效的作用,建議多舉辦此類交流展”。還有藏家建議“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到粵港澳各地進行巡展,以擴大宣傳與教育效果,不斷綻放人文灣區的生機與活力”。
本次展覽以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為指導單位,深圳市寶安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與深圳市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為主辦單位,由深圳市寶安區收藏協會承辦。寶安區圖書館、廣東大名堂藝術館、臺山市臺山銀信博物館、寶安區寶弘博物館、寶安區鼎坤陶瓷博物館、寶安區玉壺居鄉土文化博物館(籌)等單位對本次展覽給予了大力支持與協助。據悉,展覽將持續到本月14日,歡迎廣大市民前去參觀。(通訊員:左汀汀、李景維、彭艷艷、李少旺、周雅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