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均輝說定位:新時代下,以定位打造品牌刻不容緩
2021/12/21 21:08:3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國制造”已享譽世界。然而,隨著同質化產品的泛濫,曾經那些以產品為發力點的商業思維:打造爆品、好產品自己會說話……早已過時。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國制造”已享譽世界。然而,隨著同質化產品的泛濫,曾經那些以產品為發力點的商業思維:打造爆品、好產品自己會說話……早已過時。如今的商戰中,如果你的目標還是把產品做到極致,那結局只能涼涼。
如何避免價格戰?如何跳出更好產品誤區?特勞特定位首席傳播者顧均輝指出,中國企業唯一的出路就是全力打造品牌。講道理只能被淘汰,講好故事才是關鍵。
顧均輝著重講了定位的重要性。定位是什么?跟當今商業競爭的聯系又在哪里?其實定位的核心就是商業思維的升級,也可以說是商業市場的進化。簡單說就是讓我們的思維從“由內而外”上升到“由外而內”。
中國從改革開放走到今天,40年以來的成果顯而易見。我們有了“中國制造”,誕生了一個奇跡:中國產品。市面上的產品越來越多,可我們今天要做的是打造品牌,而不是打磨產品。
大多數人已經在產品上做了諸多思考,也形成了一些耳熟能詳的觀點:比如制定爆品戰略、好產品自己會說話、打造極致性價比等等。爆品也好,更好也罷,這一切的發力點都在產品層面。可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今天東西越來越難賣,錢也越來越難賺。因為同質化的產品太多了,高品質也不再難以企及。大部分企業都可以把產品做到極致,但結局往往都很可悲,他們會發現,一直追求性價比的后果就是工廠進行不下去,企業賺不到錢。
2010年,中國產品數量已超過美國;2018年,已經超過了美國+德國+日本的總和;預計到2028年,中國產品數量可以超越全世界,到那時,從產品角度說,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所以我們要改變,不能再走產品路線了。
定位專家顧均輝說,靠打價格戰無法長久,我們要做中國品牌!產品和品牌最主要的不同是:產品在擺事實講道理,品牌在講故事。產品講硬,品牌講軟。大多數人只會講道理,不會講故事,可是放眼世界,很多成功品牌的關鍵是他們把故事講得很棒。
舉個例子,一個男生背著一筐土豆向一個女孩子求愛,一個勁說自己有很多很多土豆,絕對不會餓著女孩子,女生不會嫁給他。可是如果他手握一枝玫瑰,說著浪漫的話,女生八成會答應。和土豆相比,玫瑰不但不能吃,還帶著刺,卻能贏得女孩子的芳心。這就是講故事的力量。
所以,在今天這個產品泛濫的時代,做好產品是基礎,講好故事才是關鍵。而講好故事的前提就是有一個有效的定位,顧均輝提醒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