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互聯網反壟斷曝光量達449萬條罰款超200億
2021/12/22 14:43:25 來源:搜狐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0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圍繞這一政策基調,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監管2020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圍繞這一政策基調,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監管和規范政策,相關的反壟斷處罰案件和處罰規模也呈現大幅上升的趨勢。而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要求“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
這一年來的反壟斷主要呈現出哪些特點,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公眾的關注度又是怎樣?在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2年的工作重心是穩增長之后,相關的監管是否將會呈現出新的變化,對相關行業又會有怎樣的影響?
全年反壟斷關注度不斷提升
中科智庫研究院提供的輿情大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截至12月15日,有關反壟斷的曝光量達到449萬條。整體上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下半年的聲量明顯高于上半年,并于11月達到最高峰。
從地域角度分析,在最近一個月時間范圍內(11月16日-12月15日),涉及反壟斷的相關新聞中,提及地域以北京、廣東數量最高,其后的香港、上海、湖北及海南等地數量較為接近,均超過10萬條數據。
在輿情中,國內外企業涉及反壟斷或被處罰的關注度最高,涉及阿里巴巴、谷歌、騰訊等企業;而在第四季度中,國家反壟斷局的成立成為最受關注的事件。反壟斷局的成立是2021年我國進行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的一個代表性事件。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類型處罰金額最高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的年度執法報告《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8年結案數量為49件,2019年為46件,2020年則上升至109件,較上年增加1.37倍。其中,以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增加最為明顯。
從罰沒金額來看,2018年為2.56億元、2019年為3.18億元、2020年為4.51億元,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2020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是受處罰金額最多的領域。
而根據反壟斷局官網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11月20日,涉及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經營者集中等相關的行政處罰案件為118件,較上年有非常明顯的上升。2020年相關處罰案件僅為30件。在罰款金額(不包括沒收金額)上,上述相關行政處罰金額,2020年約為5000萬元,而2021年則已經超過220億元。
罰款金額大幅度上升與阿里巴巴及美團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有關。兩家企業因此分別被處罰182.3億元和34.4億元。整體上,2021年互聯網領域的罰款金額占比超過96%。
在處罰類型上,除上述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外,“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是另一處罰案件數量較大的類型,占比接近80%。不過,由于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頂格處罰金額為50萬元,因此,其罰沒總金額相對較低,占比不到1%。
從受處罰的行業類型上看,互聯網是今年受處罰最多的領域。在目前的118件案件中,互聯網相關案例占比超過75%。自2020年第一起反壟斷案以來,2021年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他如交通運輸、教育、醫藥衛生、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等行業均有所涉及。
從全球范圍來看,互聯網領域是近年來受到政府反壟斷處罰較多的企業,包括谷歌、亞馬遜等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反壟斷處罰。
鑒于2022年的經濟重心在于穩增長,相關領域的反壟斷在經歷一系列的規范化之后,預計2022年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在對平臺經濟已經形成系統化、常態化的反壟斷監管,為平臺企業明確相關規則與底線之后,未來將進入規范與發展并重,以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利益之間保持一個更好的平衡,確保2022年經濟實現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