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滴灌通」柯毅:變革2023,聚焦萬家門店的生態與野望
2023/9/27 12:04:0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作為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業,「滴灌通」的發展速度無疑是令人矚目的。「滴灌通」在推動中國小微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織起了一張生態大網。「滴灌通」正在飛速前行。
2023年3月,「滴灌通」澳門金融資產交易所(以下簡稱“滴灌通澳交所”)開始試運營,并于8月進入正式營運階段;8月,「滴灌通」完成了4.58億美元C輪融資;9月,「滴灌通」成都中心正式落地,在此前三個月內,「滴灌通」北京中心、上海中心也已紛紛落地;「滴灌通」簽約門店突破1萬家……
「滴灌通」模式,即收入分成投資,又叫做聯營投資。在投資一個經營主體后,通過“每日收入分成合約”獲取其一定比例的營收。這種方式下,「滴灌通」既不存在剛性兌付的債務風險,也不會占有經營主體的股權,「滴灌通」也能將投資這件長周期的事,變得顆粒更細、每天可見。
作為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業,「滴灌通」的發展速度無疑是令人矚目的。而隨著「滴灌通」合作門店數量日益增長,「滴灌通」的模式也越來越不再單純地是個“投資者”,這種全新的投資模式背后,正在給企業帶來一種更新的服務模式。
近日,36氪邀約「滴灌通」集團合伙人、首席投資發展官柯毅,希望通過對話的形式,深度探討「滴灌通」模式與該模式下的野望。
在柯毅看來,2023年,是「滴灌通」的變革之年。這一年,從投資端角度來看,「滴灌通」澳交所的正式運營讓「滴灌通」的投資平臺開始形成;這一年,從小微企業角度來看,「滴灌通」不再是單獨用錢幫助門店,而是帶來了更多資源;這一年,從原來的小微企業服務角度來看,「滴灌通」開始與合作方開啟共創合作,從渠道合作轉為共同的生態建設。
在柯毅的介紹中,「滴灌通」的身份是多重的,是投資人,也是交易平臺;是企業服務者,也是資源整合者。「滴灌通」的愿景是將國際資本與中國小微經濟充分連通起來,而在這背后,36氪看到的,是「滴灌通」在推動中國小微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織起的一張生態大網。
以下為本次對話內容(經整理):
一、
做一根“水管”:
投資者or投資平臺?
36氪:「滴灌通」的投資模式給小微企業帶來了什么改變?
柯毅:我們將資金比作水源,把原有的股權融資及銀行貸款看作是兩根輸送水源的水管,「滴灌通」則是作為新的水管,給小微企業打開了一個新的資金水源。
去年是我們從零開始拓展的一年,在去年的疫情環境下,有些小微企業很難拿到股權融資、銀行貸款。我們卻可以在別的水管之外,用新的管道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出來。
36氪:那「滴灌通」跟其他的水管之間存在競爭嗎?
柯毅:「滴灌通」和現有的水管是不競爭的,而且「滴灌通」主動擁抱其他的水管,希望跟其他的水管互聯互通。
從股權投資的角度看來,投資人會關注有上市機會的企業。目前市場上這一類品牌并不多,例如一些區域性的品牌做得非常好,但是經營者沒有上市的野心,那么對于投資人而言,這家企業就缺乏增長故事。
但是對「滴灌通」而言,這一類區域性品牌是非常好的合作對象,因為這類品牌在一個區域長久深耕,足夠了解這里的消費者,可以把服務和產品做得更好。
當然,即使是一家股權投資人已經投資的企業,我們依然可以入場,因為我們不需要繼續稀釋企業的股權,只需要門店一定的流水比例。甚至因為我們的入場,企業可以減少自己的融資金額,投資機構可以把同樣的資金拿去投資更多的企業。
從銀行角度而言,銀行更關注企業風險,能夠授信的品牌是有限的。有的時候,企業需要的是短期的少的周轉資金,這種需求和銀行是不匹配的,「滴灌通」就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當然,假設一個人想開一間民宿,投入金額大,且擁有高價值的固定資產,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和銀行進行溝通,和銀行共同出資。
現在,「滴灌通」已經和其他水管開始合作。例如我們自己的投資人,會把他的投資項目推薦給我們合作;在企業同意的前提下,我們也可以把我們的投資數據反饋給股權投資人,對于投資人來說也是一個背書;和銀行的合作也已經在進行,過去我們和銀行的合作是銀行幫我們付錢,現在我們也開始探討投貸聯合這樣的合作模式。
36氪:所以說相當于是通過「滴灌通」這根水管,甚至企業可以拿到來自另外兩根水管的錢。
柯毅:對的。
36氪:那「滴灌通澳交所」對于「滴灌通」的水管建設及小微企業而言,又存在哪些價值?
柯毅:「滴灌通澳交所」就是「滴灌通」在水管后面建設的水廠。現在,「滴灌通」的水廠可以面向全世界,就可以確保水管中能夠持續有水。
過去市面上是沒有這種和現金流掛鉤且非常分散的資產類型的,我們開拓了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全新的模式也不應該只有「滴灌通」這一個投資人,一個可持續的市場,需要有更多的市場參與方。如今,「滴灌通」把好的投資機會,開放給全世界感興趣的專業投資人,也讓市場能夠更加多元。
同時,這些參與方也會再反過頭來去推動我們完善系統。不同的投資人有不同的投資喜好,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喜好,把系統做進一步的調整和細化,然后進行數據整合。
36氪:在「滴灌通澳交所」建立之前,「滴灌通」投資的資金來源是哪里呢?
柯毅:「滴灌通」做了個引領基金,「滴灌通」是基金管理人,過去是我們投資了品牌后,我們的LP被動接受,「滴灌通澳交所」成立后,投資人們可以主動選擇品牌。
36氪:在「滴灌通澳交所」成立之前,「滴灌通」做的事情更像一個投資人,但是「滴灌通澳交所」成立之后,「滴灌通」更像一個平臺。
柯毅:可以這么理解,「滴灌通」過去的投資也是為了搭建平臺,我們先拿自己的錢把模式跑通,最終是為了能夠形成最終的生態。
二、
建一個生態:
從投資到整合
36氪:從成立到現在,「滴灌通」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您看來,過去這段時間,「滴灌通」經歷了哪幾個關鍵發展節點?
柯毅:第一是確定了聚焦連鎖業態。「滴灌通」剛成立時,我們和互聯網公司、養殖企業、房地產企業等類型企業都在溝通,最終確定聚焦連鎖品牌,尤其是消費類的TO C門店。因為這一類型企業永遠是中國經濟的大支柱,同時他們具有批量開店的資金需求,他們的門店也是具備了一定標準化、可復制的單店模型。
經過一段時間后,我們發現很多其他行業也可以應用收入分成模式,又回到我們最初的設想,現在我們也開始進行其他業態的接洽。
第二個就是交易所的成立,推動我們更深層次地去思考這個平臺應該怎么搭建。例如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新的指標體系來描繪這一類資產,在讓投資人更好理解小微企業的同時,也在幫助我們更好地梳理業務。
36氪:對于小微企業而言,「滴灌通」的投資者屬性非常明顯,36氪觀察到,最近「滴灌通」有在跟一些商業地產去展開合作,在小微企業面前,「滴灌通」最終想要承擔的角色是什么?
柯毅: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幫助小微企業拿到錢,本質上是幫助小微企業背后的門店主,解決他們的需求。經過兩年的探索,我們發現,企業需要的不僅是錢,而是還需要用錢去找鋪面、裝修、設計、采購設備等,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個的生產要素。我們既然要幫助門店主,就需要往前再走一步,例如可以提前識別出好的生產要素,為他們作出更好的匹配,包括商業地產、供應鏈以及系統平臺等。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產業的進一步整合和融合。
36氪:現在,「滴灌通」幫小微企業做的賦能正在越來越多,你理想形態下的「滴灌通」是什么樣的?
柯毅:我們有自己內部開玩笑說過叫一鍵開店。未來,如果有一個有加盟商或者一個想嘗試開店的人,他們來「滴灌通」,我們幫他一站式解決開店的所有問題。我們知道這個區域附近有什么品牌有擴店的計劃,希望找個加盟商或者店長,那我們就可以鏈接雙方,并幫門店匹配開店需要的各個生產要素。
我們的一站式不是替代任何現在的這些商業地產、SAAS平臺和供應鏈,而是進行資源整合。這是我們的理想形態之一。
36氪: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柯毅:首先就是產業整合。我們的合作不僅僅是單純地合在一起,而是把供應鏈、SAAS平臺等融合在一起,需要一個共創開發的過程,找到一個共贏的方式,讓合作方真切地感受到「滴灌通」是在幫助他們,而不是去搶他們的生意。
其次就是對我們的數據能力和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一理想形態下我們需要考量,在未來的多種場景下,我們如何通過高度數據驅動、自動化的模型驅動、算法驅動的方式,去對各個資金需求的場景做評估。
當然還有其他的,例如我們怎么能夠有一些好用的工具給到小微企業,輔助他們。
36氪:聽下來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對于「滴灌通」來說,在早期的篩選合作之后,還需要長期地跟進。在您看來,實現這件事情的背后,「滴灌通」最核心的能力是在哪里?
柯毅:我們干的這個事兒確實很大也很復雜。我們的規劃是用大約1000個人完成這件事情。
所以我剛才一直說我們要去鏈接,我們要去共贏。首先小微企業不是個新東西,為他們做服務的企業也很多。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這些本身就服務小微企業的參與方做得更好,從而幫助小微企業找到更好的資方、優化供應方式。
三、
選合作企業:
數字化是大前提
36氪:「滴灌通」現在的投資分類主要是包括餐飲、零售、服務和文體,背后的邏輯是?
柯毅:因為這4個行業基本上就涵蓋了整個消費業態,從吃喝玩樂到生老病死,覆蓋了消費者全生命周期的需求。當然,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不斷打磨產品,圍繞不同的具體類型品類做產品的優化和迭代,到現在我們差不多覆蓋了具體100多個品類。
36氪:「滴灌通」現有的投資標準是什么?
柯毅:我們有一些通用的標準,例如規模和上一家店的具體財務指標,當然這個指標會隨著不同的合作方式會有一些調整。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門檻——數字化水平,這是一個大前提。我們所謂的數字化不僅僅是收銀的數字化,而是從采購到門店管理再到會員管理。如果一個門店的數字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愿意去提升,我們也愿意合作。現在國內的數字化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不同的地區、行業都存在差異,我們也希望推動行業去實現數字化升級,踐行國家發展數字中國的使命。
36氪:因為數字化可以幫助「滴灌通」更好地去監管小微門店?
柯毅:最好的監管一定是賦能,管門店的前提是能幫助門店,這樣對方才能夠接受你的監管。
其次這種監管應該是無感的,例如我們通過數字化實現系統對接,每天拿走的流水比例并不高,且過程并不麻煩,所以我們的介入是潤物細無聲的。
36氪:數字化是「滴灌通」和小微企業合作的大前提,那具體說來,通過數字化「滴灌通」還可以實現哪些目標?
柯毅:第一步就是分成。我們可以及時、自動化的知道門店的真實營業收入。
現在我們進入了第二步,逐漸落地視頻,實現線上監控。很多的品牌店開了全國各地,以前需要一個督導小組,全國跑,現在只需要通過攝像頭就可以看到門店的衛生條件、員工步驟的合理性等,從而實現更好地系統化監管。
接下來,我們將進行一些AI能力的賦能,當門店發生經營不佳的狀況時,我們可以通過數據流、信息流了解到是什么原因,是商圈的問題還是門店的問題,我們能夠進行挽救。
36氪:所以「滴灌通」和門店的合作屬于長期陪伴式的。
柯毅:對。我們的門店的合作是有期限的,例如三年、五年,但是我們的合作是可以長期的。例如合約到期后,可以繼續討論是否要續約,可能這家店需要升級改造,也可能這個合作的加盟商要開一家新店,我們都可以再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希望能夠引入資源,幫助門店發展。
36氪:在目前看來,餐飲、零售、服務和文體之中哪一類跟「滴灌通」的合作是最多的或者是最好的?
柯毅:餐飲的投資額是最高的,因為餐飲需要裝修、設備、備貨等。但這不是我們刻意追求出來的結果,「滴灌通」不會去說哪一種品類和我們更契合,我們希望不停的迭代產品,讓產品能夠更加適用于每一個業態和品類,基于業態它本身長成什么樣的,我們交給市場。
四、
區域化布局:
尋找下一家海底撈
36氪:「滴灌通」在2023年的動作很多,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滴貫通的2023年,你會選擇哪幾個關鍵詞?
柯毅:第一個詞應該是“變革”。雖然「滴灌通」一直變化都很大,今年從「滴灌通」澳交所,再到最近這幾個月,我們和生態伙伴從原來的渠道合作到產業整合,整體的變化非常大。當然我相信這個變革它不只是在2023年,還會持續下去。
第二個詞就是“質變”,今年對于「滴灌通」而言是承上啟下的一年,去年我們把這個模式從0~1做出來了,完成了2000家店,讓大家了解了「滴灌通」。今年我們從2000家店到1萬家店,這不只是量變,而且是質變。
36氪:今年「滴灌通」在北京、上海、成都落地了中心,「滴灌通」在今年迅速進行區域化布局背后的戰略考量是?
柯毅:關于區域化,我們的布局有兩個層面。
一是系統層面,我們現在建立了「滴灌通」智能商圈系統,把全國300多個城市的每一塊土地、區域都進行了劃分,去了解一塊塊商圈的人流、特點、人口畫像等,看這里更適合做什么生意,這是我們自己的系統能力的積累。
二是地理層面上,我們以前人都在深圳,現在進入了北京、上海、成都,明年還會有武漢,分別覆蓋東南西北中5個區域。因為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希望「滴灌通」的產品產品能夠更加契合被投方,所以我們讓團隊到區域去,更加貼近當地市場、了解當地需求,從而抓住當地的一些特點產業。
例如成都夜經濟發展很好,我們就在成都投了一些酒吧、livehouse,甚至夜市。
36氪:「滴灌通」成都中心剛剛落地,那接下來在成都會重點關注什么產業?
柯毅:一個就是剛才提到的夜經濟;
第二類是旅游相關,例如酒店、民宿甚至是景區中開店的品牌,因為四川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現在有一些連鎖化做得不大的酒店,面臨著很大的競爭壓力,他們的裝修需要翻新,會員管理系統、線上引流都需要改變,我們可以帶著相關的合作伙伴一起去幫助他們;
第三類是比較新興的商業綜合體,有不少商業綜合體需要進行舊區的改造,整體需要做一些升級,我們去跟這些商業體的運營商一起來合作,幫助它翻新改造的同時,也可以嘗試對接一些品牌資源進來。
第四類就是一些具有孵化能力的企業,成都這里消費能力、品牌都很強,一些企業的孵化能力也很強,我們也會跟這些這種企業去合作。
36氪:2023年剛開始的時候,大家認為說整個市場放開了,消費力好像會回來,結果到了現在,市場整體的消費力似乎并沒有好轉。現在依然是「滴灌通」關注的消費類實體門店擴張的好時機嗎?
柯毅:永遠都是好時機,因為消費是抗周期能力是最強的。不管經濟怎么變,很多消費的需求是剛性的,只不過消費者的選擇會出現變化,他以前可能更關注品牌,現在更關注性價比了,以前他可以大老遠跑去一個購物中心消費,他現在可能更愿意在社區去消費了,他的習慣在變化。
所以對品牌來說,要思考的是如何去順應消費者的需求。
同時,環境不好的時候,原有的產品不足、運營能力不足的門店就會面臨淘汰,甚至單店模式也會更危險,這也是一些綜合能力很強的好品牌做整合、并購的好時機。
36氪:那在您看來,哪些類型的消費品牌在短期內最具增長潛力?
柯毅:首先「滴灌通」不是特別關注短期增長潛力。去年我就在說海底撈好不好?答案當然是好,但是我們更希望討論,下一個海底撈在哪,下一個喜茶在哪?「滴灌通」希望能夠給品牌未來五年甚至更長的十年的陪伴,陪品牌跑出十個店、百個店甚至成千上萬家店。
當然,我們持續關注能夠匹配到剛才提到的消費者變化的品類,例如一些高性價比且線上難替代的服務場景的門店,例如社區周邊的輕美容、按摩理療等。
36氪:「滴灌通」社區品類的門店現在合作情況怎么樣?
柯毅:整個占比在我們的門店里大概六七成。
36氪:我最近有看到一篇文章,它的標題是說「滴灌通」會是消費投資的救命解藥嗎?您認為是嗎?
柯毅:「滴灌通」不想當任何人的解藥,「滴灌通」也不是投資的解藥,我們希望做一個助推者,或者說行業的一個推動者,去促進行業更完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