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跡誕生在人人開始悲觀的時刻
2023/11/15 13:44:2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很多華為人的記憶中,2001 年是神奇的一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01 年 3 月寫下了《華為的冬天》一文:“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么辦?導 語
“ 歐拉”和“鴻蒙”,這兩件事情非常大,大到中國信息產業可以分成“歐拉、鴻蒙之前”和“歐拉、鴻蒙之后”:“歐拉、鴻蒙之前”是中國信息產業的“混沌時代”,“歐拉、鴻蒙之后”是中國信息產業對數字生態的“覺醒時代”,可以說是數字轉型的新時代。無疑,這是一道歷史的分水嶺,是中國信息產業發展范式的根本轉變。
在很多華為人的記憶中,2001 年是神奇的一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01 年 3 月寫下了《華為的冬天》一文:“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么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文章力透紙背,迄今依然是任正非諸多被熱議的文章中最著名的經典之作。那年冬天,恰好入職華為的人很少,行業也很蕭條,文章顯得很應景。而深陷互聯網寒冬的整個 IT(信息技術)產業,無論是互聯網行業,還是通信行業, 抑或是 PC(個人計算機)行業,工作都不太好找。這種境況下能夠被華為選中, 已經是很不錯的結局了。2002 年被華為“收留”的研發人員直接被分配到一線, 干起了“體力活”。七八個月下來,裝機架、裝設備、走線等全都過了個遍。他們至今感到最寶貴的收獲,就是在一線接觸了不少客戶。
20 年的時間,華為堪稱一路高歌,幸福的日子越來越多,層層疊疊。
這段與客戶們一起“廝混”的日子,完美復刻在了 2019 年 7 月啟動的歐拉開源社區的基因里:因為做開源最大的特征是直面客戶,且深入工作的過程,就像是從地上打眼立架開始做起,建立新天地。
但隨著美國商務部的制裁大棒越洋揮來,以及疫情等因素造成的外部環境的急劇轉變,華為不斷面臨新的挑戰,甚至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基于外部環境的變化,華為進行了戰略調整。
華為調整后的戰略選擇是:“堅持實事求是,在市場上的收縮要堅決。我們以前懷抱全球化理想,立志為全人類服務,F在我們的理想是什么?活下來,哪里有錢就在哪里賺一點。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要在市場結構上調整,研究一下哪些地方可以做,哪些地方應該放棄。”
具體到業務選擇上,華為認為:“ICT(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還是我們的黑土地糧倉,一定要收縮到一個有競爭力的復雜硬件平臺與復雜軟件平臺,掛在上面搭車的項目都要摘出來。”“軍團是建基礎信息平臺,更好地賣 ICT,終端是未來我們崛起突破的基礎,但不能盲目,F在要縮小戰線,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提升盈利。”“華為云計算要踏踏實實以支撐華為業務發展為主,走支持產業互聯網的道路。
”而在云譎波詭的形勢下,萬眾矚目的兩大操作系統——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和歐拉操作系統(EulerOS)——究竟在華為的戰略調整中處于什么位置,無疑是公眾的首要疑問,也是公眾最關心的事情。
其實只要鴻蒙操作系統和歐拉操作系統沒有受到影響,依然在華為戰略的主航道上,那么華為的未來就依然是海闊天空。如同 2000 年的那一場淬煉,使得華為在 2005 年之后開啟了在全球通信設備領域的破土進程,并很快脫穎而出,踏上勢不可擋的強者征程,成為全球通信設備的領導者。
那么,這一次淬煉,又會將華為帶向何方?毫無疑問,這一次一定是華為整體的范式轉變,而歐拉操作系統與鴻蒙操作系統,就是這次脫胎換骨中的重中之重。
烏爾里希·貝克認為:工業社會在為人類創造了巨大財富的同時,也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人為制造的風險開始充斥整個世界,在工業社會以后,人類已經進入一個以風險為本質特征的風險社會。在貝克出版《風險社會》的 1986 年,PC 革命正如火如荼。互聯網革命還得七八年之后才到來。而進入 2022 年,疫情的不確定性,數字社會的不確定性,再疊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貝克所說的風險社會早已進入全新的升級版。在這種形勢下,悲觀不需要理由,樂觀則很難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但是,對于真正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創新與變革最好的時候。
社會在關注華為的時候,更多的是將注意力投射在外部事件的新聞效應之上。但是,真正影響華為的,真正改變中國高科技產業進程的,往往并不在人們的視野范圍之內。2022 年,華為的“歐拉”項目取得了很好的進展,但相當低調,暫時被大眾所低估,甚至忽視。
但是,這可能是中國 IT 產業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突破。這是第一次,中國的數字生態有了自己的“根”,而且“根”的成長有了自己真正的獨特模式。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第一次可以建立在自己的底座之上。“歐拉”這個名字,也真正與人類發展進程的時代精神開始了全新的對接。發生在16—17 世紀之間的科學革命,不僅僅是現代科學的基礎,更是 18 世紀工業革命的知識底座。而數學,更是基礎的基礎。達·芬奇說過,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而在數學領域內,18 世紀可以確切地被稱為“歐拉世紀”。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是 18 世紀數學界的中心人物,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被稱為“數學之王”。
當時,大學還沒有真正成為人類知識創造與創新的中心,是一系列偉大的科學家,依靠個人的才華,完成了科學這座大廈的初步架構。而歐拉,就是其中耀眼的一位。恩格斯說,微積分的發明是人類精神的最高勝利。“如果說在此之前數學是代數、幾何二雄并峙,歐拉和 18 世紀其他一批數學家的工作則使得數學形成了代數、幾何和分析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果沒有他們的工作,微積分不可能春色滿園,數學的發展進程也許會因打不開局面而荒蕪凋零。歐拉在其中的貢獻是基礎性的,被尊為‘分析的化身’。”
“在分析之前,數學主要解決常量、勻速運動問題。18 世紀工業革命時期,以蒸汽機、紡織機等機械為主體的技術得到廣泛運用,但如果沒有微積分、沒有分析,就不可能對機械運動與變化進行精確計算。
”任正非認為,未來軟件將吞噬一切,信息社會的數字化基礎架構核心就是軟件。數字社會首先要終端數字化,但難在行業終端數字化,可只有行業終端數字化了,才可能建立起智能化和軟件服務的基礎。他說:“‘鴻蒙’‘歐拉’任重道遠,你們還需更加努力。
”如果說歐拉不可思議的數學成就成為整個工業時代知識體系的“關鍵基礎設施”,那么今天正在全面開啟的智能時代和數字時代,有賴于一個全新的知識“引擎”,一種全新的“基礎設施”。個人的單打獨斗,顯然已經不足以改變時代的進程。甚至一個公司的力量,也暴露了創新能力的局限。“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浩浩蕩蕩的全球數字化浪潮,需要一種全新的機制,將整個社會的力量和能量匯聚起來。
定位于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底座的“歐拉”,承擔著支撐構建領先、可靠、安全的數字基礎的歷史使命,既要面向 IT,又要面向CT;既要面向服務器、云計算,又要面向嵌入式,這是數字時代亟待破解的新難題。
“歐拉”正是秉承著這種歷史特質,應運而生;正是秉承著這種時代精神,呼嘯而出。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歐拉操作系統二十多年的誕生發展史。
被時代浪潮卷入互聯網技術革命的華為,出于自身業務需要而做基礎軟件平臺,并逐漸萌生出做自有操作系統的想法,“備胎”歐拉誕生。
2019年,美國對華為揮起制裁大棒,已經存在了十多年的歐拉項目迎來它的命運轉折點,華為開始大舉推進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工程。然而一開始并不順利,國內各大發行版廠商對國產系統持懷疑態度;各大應用巨頭各自為戰已久,核心基礎軟件層面一盤散沙,且積重難返。歐拉從危難中挺身而出,到打破這個局面,讓全行業凝聚力量的競爭與合作,并且有望很快成為中國服務器領域新增市場份額第一,傳遞歐拉的時代精神。
之后,華為將歐拉開源操作系統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成為歐拉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歐拉成為全產業共同擁有的開源生態,帶著它的使命,將承擔起更重大的責任,讓中國信息產業從“無根時代”走入“有根時代”,甚至影響全球科技格局……
作者簡介
方興東浙江大學文科領軍人才,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雙聘教授,浙江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烏鎮數字文明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實驗室和博客中國創始人,浙江省第十三屆政協委員,全球互聯網口述歷史(OHI)項目發起人,中國“數字論壇”發起成員,中國信息化專家論壇主要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信息倫理工作組(IEWG)專家。出版《口述歷史系列叢書》《網絡強國》《IT史記》《起來—挑戰微軟霸權》等IT著作近30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