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時候輪到華潮登上世界舞臺了
2023/11/28 18:35:17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比現存物質財富、自然資源和個體才能更能決定其經濟發展水平。”托馬斯·索威爾在《征服與文化》中言之鑿鑿地指出,基于文化的資產,是遠比暴力更體面與有效的“征服”工具。中國的,世界的。
“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比現存物質財富、自然資源和個體才能更能決定其經濟發展水平。”托馬斯·索威爾在《征服與文化》中言之鑿鑿地指出,基于文化的資產,是遠比暴力更體面與有效的“征服”工具。
遠離戰爭與殖民年代,征服的社會命題轉向競爭。地緣政治、經濟戰爭……硬性對抗之外,文化層面的交互與競爭,正在成為軟著陸的發力點。
大國崛起的當下,中華文化的傳遞,也逐漸從歷史賡續與現代發展中、從“中國功夫”“中國熊貓”等傳統文化產品的個體符號,轉向游戲、影音、服飾、潮玩、電子等多維度全方面。
一股中華文化為內核的新浪潮,正在涌來。華潮之中,誰又能潮頭勇立?
以華為潮: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嚴格來說,中華文化的現代化潮流早有源頭。一度興起的國風、華流,是影視、音樂等藝術娛樂領域的發聲;伴隨新消費興起的國潮風韻,是消費市場需要精神供給的直觀體現。
然而,這更多是不同領域的群體,開始通過審美話語重塑的方式,不再跟風別人的時尚。用詞遣句背后,本質是基于文化共鳴的樸素發聲和創新營銷的商業推動,卻無法準確表達中華文化作為集體文化動力的特征,也不能準確反映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潮流、世界時尚文化的趨勢。
尤其是身為網絡原住民的Z世代群體,成長為社會主力群體后,基于對文化自信,在數字時代中,開始完成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追逐,而“以華為潮”。
而“華潮”概念,早有源頭。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的專家研討會中首次被提出后,歷經多次完善升級后,終由一眾文化圈人士和全球華潮發起人于2021年5月在京共同發表《華潮宣言》,正式提出華潮(HUAPOP)概念。
華潮是HUA,也是POP,更是一種引領風尚的HUAPOP。這樣一個新詞,或許更能詮釋華潮概念在全球范圍內的認知內涵。
必須意識到,由“華(HUA)”元素加上“潮(POP)”設計帶來的風潮,是可以充分滿足當代新人群、新技術、新場景維度下的新需求,試圖再造中華文化元素和時尚流行趨勢。
從國潮到華潮,一字之差的背后,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碰撞的巧妙融合,既是當代年輕群體向世界輸出中國優秀文化、中國品牌乃至中國潮流的自信;也是融合文化、藝術、時尚、商業等不同領域的展示形式后,在全球范圍內的重新認知與認可。尤其是在大國崛起的背景中,中華文化、中國產品的融合與輸出,恰是全球年輕一代認識中國、感知中國的有效載體。
推動華潮,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要想講好中國故事,就需要認識到國際間對于國家文化的認可和回歸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當前文化的傳播力度與思路,都需要轉變。
而綜合“華”與“潮”的華潮概念,即是全球投資者的“入華”潮,也是世界貿易的“出華”潮,更恰好是初登社會舞臺的Z世代群體,發出自己吶喊的絕佳舞臺。年輕一代群體,通過華潮展示精神面貌的集體標簽,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認識國人的核心載體。
事實上,華潮的涌現,帶著經濟發展和文化重塑的必然。在歷經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后,國內文化創意領域和時尚潮流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傳統文化的元素,已經自發性地出現在了設計、作品、電影、游戲、音樂、動漫、潮玩、潮食、潮服等等領域,甚至于在社交媒體中“華潮”元素往往是許多商品與人物的流量密碼。
而將這種自發的趨勢,真正轉化為華潮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的群體動作,還需要更多推力。如果說,發出《華潮宣言》是對趨勢和理念的調理,深圳華潮創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簡稱華潮科技)等助推華夏文化成為世界潮流的企業則是真實投注的實踐。
此前,華潮科技召開首屆華潮創意盛典,圍繞Z世代群體所喜所愛的產品與品牌與為這些Z世代服務的企業及其領軍人物進行集中展示,從更具象的“華潮”構成個體入手,試圖以盛典作為舞臺,榜單作為燈光,探索以華潮推動中國文化出國、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可能性。
這一過程中,個體、產品、品牌、企業……不同的角色共同匯聚,成為引領與展示“華潮”趨勢的實際載體。而華潮創意盛典與榜單的形式,又將分散在各個領域在實踐華潮的個體,共同匯聚成有充分內涵與多元構成的華潮文化符號,共同走向海外,應對全球視野下的審視、挑戰與融合。
需要意識到,“華潮”的掀起與流行,是綜合國力和經濟上升趨勢下帶來的一種文化自信和文化回歸。其背后,固然是一代人從物質到精神需要的跨越,陪伴著暗流涌動的商業沉浮故事。
什么產品與品牌才是新世代需要的,才是符合“華潮”內核能助力其流行的,才是能被世界所接受的,才是能夠說好中國故事的?
這正是華潮創意盛典里,華潮科技與眾多專家與企業正在努力的方向。
盛典與榜單,舞臺與燈光
消費,經濟運行的直觀表達,文化認同的直接展示。無法否認的是,消費作為社會動作,最能展示出一個潮流的發展趨勢。
然而,追求和平的年代里,在商業戰場上的硝煙同樣四起。中國品牌需要考量的,一方面是需要從自身的文化邏輯、歷史邏輯,生長出獨特的語言。得以讓全世界從中國品牌當中,讀出中國故事。另一方面,則是在千變萬化的消費需求中抓住新崛起的消費群體與活力,用真實的用戶需要與選擇,作為撐起理念的物質支撐。
企業與品牌的自我努力之外,也需要更能夠抓住趨勢與潮流的助力。這正是華潮科技嘗試努力的方向。在首屆華潮創意盛典在業內引起廣泛反響后,第二屆華潮創意盛典如約而來。
不變的是重點,通過“榜單”這種形式,將企業與人物、產品與品牌匯聚,進行集中展示,以便更好地引領“華潮”趨勢。華潮創意企業、華潮創意品牌、華潮創意人物、華潮創意之星、華潮未來之星等相關華潮榜單依舊聚焦在為Z世代人群服務、與華潮元素休戚相關的產品服務與智能產權等內容,以及Z世代的創業人群和企業。
變的是維度,新增了 “華潮人氣榜單”、“華潮城市指數榜單 ”、“華潮機構榜單”,旨在以更符合大眾選擇的具象類目產品,更能體現集體風貌的城市,及助力華潮推廣的多元力量入手,讓世界了解中國Z世代對時尚與風潮的趨勢追求和對未來美感的認知趨勢。
一場盛典活動,一個生態大會,一個聚焦舞臺。企業、人物、產品……中國的“華潮榜樣”們,作為華潮文化的建設者與參與者們,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得以更好地與世界鏈接,來傳遞華潮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而其也不再是孤軍作戰的個體,而是可以聚集為華潮產業的生態,協同對外。
現在,燈光已經照下。華潮的涌起,讓更多追求文化認同的年輕人,有了自我表達的旗幟,也讓更多中國品牌、中國企業,找到了力出一孔對外講述中國故事的切點。
也期待著,在華潮成為世界潮的浪潮中,有更多人通過華潮創意盛典登臺亮相,從而延續著中國崛起的路徑,在全球范圍內,喚起真正有生命力的“華潮”,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
具體報名及評選細則如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