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穩步提升
2023/12/29 11:58:47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穩步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計監測辦公室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穩步提升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計監測辦公室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統計局高度重視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計監測工作,印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計監測工作方案》和監測制度,在上海市統計局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統計監測辦公室,形成資源共享、聯動配合的統計監測工作機制。2020年起,在國家統計局的指導支持下,滬蘇浙皖統計部門和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等單位持續推進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研究,構建了49項指標組成的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并測算了2016年以來的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
從測算結果看,以2015年為基期,2022年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為129.5,比上年提高1.6,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4.2。六個分領域指數均有所上升。其中,創新共建、綠色共保分項指數上升最快,年均提高超7.0;示范引領、協調共進和民生共享分項指數平穩提升,年均提高約4.0;開放共贏分項指數在波動中提高,年均提高1.0。
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走勢顯示,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和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的地位作用不斷夯實,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引領作用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示范作用逐年凸顯,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不斷取得新突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從全面加速邁向全面深化。
一、示范引領作用彰顯
長三角區域示范引領指數穩步增長,2022年為124.2,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3.5。從區域經濟規模看,2022年,長三角地區生產總值為29.03萬億元,是2015年的1.8倍,占全國比重為24.1%。從區域經濟發展效率看,長三角地區全員勞動生產率(現價)由2015年的11.79萬元/人提高到2022年的21.92萬元/人。從區域財政收入貢獻看,長三角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年的2.08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85萬億元,占全國比重從13.7%提高至14.0%。
二、創新共建成效顯現
長三角區域創新共建指數提高顯著,2022年為150.9,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7.3。從區域科技創新投入看,2022年,長三角地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9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與2015年相比,年均增長12.2%;研發投入強度達3.23%,提前實現《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2025年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的發展目標。從區域科技創新產出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新增發明專利超過21萬件,比2015年增長1.4倍;每萬人新增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5年的3.9件提升至2022年的9.0件。從區域科技創新協同看,2022年區域專利轉移數量比2015年增長10.8倍。
三、區域協調加快推進
長三角區域協調共進指數逐年提高,2022年為128.6,與2015年相比,年均提高4.1,2018年后顯著提速,年均提高6.0。從區域基礎設施看,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區域內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37萬公里;鐵路路網密度達到380公里/萬平方公里,比2015年底增長38.8%,區域內鐵路路網密度差異相比2015年明顯縮小。從區域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看,上海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28:1縮小到2022年的2.12:1,江蘇由2.29:1縮小到2.11:1,浙江由2.07:1縮小到1.90:1,安徽由2.49:1縮小到2.31:1。
四、綠色發展快速提升
長三角區域綠色共保指數在各分項指數中提升最快,2022年達到152.0,與2015年相比,年均上升7.4。從區域空氣質量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41.5%。2022年,長三角41個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3.0%,比2018年上升8.9個百分點。從區域污染物排放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廢氣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8.60萬噸,比2015年下降約九成。從區域節能降耗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4%。
五、開放共贏穩步推進
長三角區域開放共贏指數波動提高,2022年為106.8,與2015年相比,年均上升1.0。從區域進出口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貨物和服務進出口規模繼續擴大,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5.07萬億元,比2015年增長72.2%,占全國比重為35.8%;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超2.5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為42.8%。從區域外資利用水平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實際利用外資759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3.5%,占全國比重為40.1%。從區域對內開放看,2022年長三角地區間鐵路貨運流量3839萬噸,比2015年增長31.5%。
六、民生共享成效突出
長三角區域民生共享指數穩步增長,2022年為126.6,與2015年相比,年均上升3.8。從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投入看,2022年,區域內人均公共財政支出達到1.89萬元,比2015年增長54.7%;每千人擁有三甲醫療機構床位數為1.66個,比2015年提高46%。從區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發展看,2022年,長三角區域參保患者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額超500億元,是2015年的79倍。
附注
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和測算方法
一、指標體系
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共設置6項一級指標、20項二級指標和49項三級指標。其中,依據《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堅持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則”設置了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等5項一級指標;并設置示范引領一級指標,集中納入上述5個領域中最能體現反映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指標。
二、測算方法
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采用多指標合成測算方法。
第一步:使用以2015年基期數值為100的方法,對三級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得到個體指數。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正向指標標準化處理:
逆向指標標準化處理:
第二步:采取專家賦權法和等權重法相結合的方式賦權。一級指標中,“示范引領”權重為40%,其余五個一級指標權重均為12%;一級指標下的所有三級指標按等權重賦權。
第三步:指數合成。對三級指標個體指數進行加權匯總,得到一級指標分項指數,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三級指標個體指數,
為三級指標權重,
為第t年分項指數。
再對一級指標分項指數進行加權匯總,得到長三角區域發展總指數。
轉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