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經濟體》獲2023年度100種經濟學圖書提名
2024/2/2 21:13:11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春節臨近,2023年度100種經濟學圖書評選正在熱烈角逐。《個人經濟體》獲得提名并進入角逐行列。春節臨近,2023年度100種經濟學圖書評選正在熱烈角逐。《個人經濟體》獲得提名并進入角逐行列。
年度100種經濟學圖書評選是一年一度的經濟學圖書界盛事,書單分為“通識教材”、“商業新知與前沿”、“行為、實驗與跨學科”等類別,由各大出版社推薦、專家組選評,甄選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0種圖書。2023年度好書林立,包括斯科特·坎寧安(美)的《因果推斷》、琳恩·哈米爾(英)的《經濟學中的主題基建模》、布魯斯·厄舍(美)的《氣候投資》、滕泰、張海冰、騰天逸的《軟價值經濟學》等,《個人經濟體》被歸入“商業新知與前沿”類別。
《個人經濟體》出版引發各界關注,并迅速躥紅。在2023年度中國內地最具影響力書展——南國書香節上,《個人經濟體》與許倬云的《許倬云十日談》、馮唐的《金線》等著作,并列為暢銷書,作者王萬軍在南國書香節還做了圖書分享會,引發媒體和現場觀眾圍觀與熱議。
個人經濟體:個人組織社會化生產時代
《個人經濟體》由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研究個體創業趨勢的書籍。作者王萬軍認為,隨著協同共享時代的到來,個體創業漸成趨勢,但個體創業與之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個體可以組織社會化生產活動,從之前“被動的參與”變為現在的“主動組織”,超越了之前的“個體戶”概念,可以超越企業甚至企業集群,可以達到“經濟體”的規模。該書通過深刻的社會洞察和眾多案例的剖析,系統性地提出了“個人經濟體”理論,王萬軍由此成為個人經濟體理論創始人,并與南京大學聯合成立個人經濟體實驗室,集合學界、企業界共同進行個人經濟體的系統性研究。
知名財經作家王萬軍常年從事社交商業文化與戰略研究,20多年的研究,見證了個體創業的變遷,并系統性開創了“個人經濟體”理論。
王萬軍,知名財經作家、社交商業文化戰略專家。個人經濟體理論創始人、南京大學·個人經濟體實驗室執行主任;常年從事社交商業文化與戰略研究,并對個體創業有深入研究。王萬軍亦是九方馬企業管理服務公司董事長、世界名人中國行創始人。
《個人經濟體》獲眾多名家推薦點評
《個人經濟體》出版后,產生了巨大反響,國際前政要、諾獎得主、國際咨詢機構前首腦、著名經濟學家、知名媒體人等紛紛推薦點評,各自精彩的觀點,又進一步深化了該書的高度和內容。《個人經濟體》以詳實的案例和深刻的洞見,以及眾多名家青睞以及強烈的反響,成為了該書獲得2023年度100種經濟學圖書提名的重要原因。
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前副秘書長范恒山推薦語:
“個人經濟體”具有鮮明的新時代印記,這種基于科技成就與組織模式創新的經濟形態,為創業者提供了十分優厚的社會紅利,對典型案例的剖析及成功經驗的總結,不僅有利于轉換社會就業觀念,也能為這種經濟形態的拓展、支托、規范和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范恒山:著名經濟學家,學術研究領域廣泛,尤其是在經濟改革與發展理論研究方面造詣很深。歷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綜合司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等職。
加州理工學院社科系主任理事會理事、前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余進推薦語:
技術革命往往會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經濟組織形式乃至社會生態。曾經的工業化革命促進了中心化,規模效應讓大工廠取代了小作坊,催生了一批批大企業、大公司。在那個時代,個人層面機會反而不多,就業就是能去單位上班。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則帶來了去中心化,給個體帶來了更多的獨立創業機會,甚至在個體層面成為獨立的“經濟體”。《個人經濟體》一書正是通過翔實的案例和規律的總結,結合對社會發展深層次的洞擦,來闡述個體經濟體的趨勢和機會,有利于改變傳統社會就業觀念、舒緩傳統就業焦慮,為個體創業者帶來全新的圖景。
余進,獨立顧問、投資人,加州理工學院社科系主任理事會理事。曾任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埃森哲戰略大中華區總裁、IDG資本合伙人。
德國前總統克里斯蒂安·伍爾夫評價:
智能制造可以靈活實現個性化定制,這為個體創業提供了便利,極大地降低了個體創業邊際成本,有可能讓個人成為“經濟體”。這是一種全球化趨勢。
克里斯蒂安·武爾夫(Christian Wilhelm Walter Wulff),2010年6月30日當選為德國聯邦總統。武爾夫經過三輪投票艱難當選德國總統,這次勝選使他成為德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卸任后仍然活躍于政治及經濟舞臺,2022年伍爾夫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哥倫比亞前總統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納·阿朗戈評價:
各個國家情況不同,但個體創業確實成為了全球性趨勢,這也可以極大地促進就業。當然,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個體創業前景更加廣闊。我們希望世界上出現更多的個人經濟體。
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納·阿朗戈(Andrés Pastrana Arango),新聞工作者、律師、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擁有哥倫比亞和西班牙雙重國籍身份,1998年至2002年擔任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卸任后赴西班牙定居,并一直活躍在政治經濟舞臺。
2023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著名大數據專家邁克爾·萊維特評價:
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讓個體從原來手工作坊式的工作,變得無限可能,當然,也包括成為個人經濟體。
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美國和英國雙重國籍,生物物理學家,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萊維特亦是一位頂尖的大數據專家,他甚至利用大數據精準預測了武漢新冠疫情的結束時間而轟動世界。
著名財經人文觀察家、秦朔朋友圈創始人秦朔推薦語:
“個人經濟”自古就有,而個人能夠成為“經濟體”,則是在現代社會經由全球化、信息化、服務化、IP化、社交化、平臺化等的助力之后,形成的一種新經濟與新文化現象。《個人經濟體》一書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值得關注。
秦朔,財經人文觀察家、知名媒體人,歷任《南風窗》總編輯、《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第一財經傳媒集團總經理,后創辦《秦朔的朋友圈》。
年度經濟學圖書(100種)書單主理人、《香港國際金融評論》執行總編輯北望:
“現象級的事件應該有現象級的圖書”,董宇輝登頂2023中國年度話題人物榜首,“董宇輝現象”是這個年度關鍵話題之一。大量的網紅帶貨大V、知識付費大V、抖音快手達人、社交商業大咖等,憑出色的能力和努力,借助平臺賦能,早已超越了“個體經濟”的概念,成為“個人經濟體”。這既是一種新經濟與新文化現象,更是一個新經濟物種。本書探討了人類已經進入”個人經濟體”時代的諸多問題:這個新經濟物種誕生的時代土壤給予了它哪些時代紅利?這個新經濟物種的成功有哪些規律可循?個人經濟體與其賴以成長的平臺是何種關系?平臺又該如何賦能?如何對這個新經濟物種進行更有效的社會管理和合理評價?這本書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解答。
北望,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北望經濟學園創始人,長期供職于北京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歷任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主編、《北大金融評論》副總編輯、《香港國際金融評論》執行總編輯等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