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劇場APP:短劇行業的內容須精品化
2024/5/24 10:51:24 來源:搜狐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如果提起現在最熱門的影視產品,相信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微短劇”。作為小屏時代的新產物,微短劇彌補了電影、電視劇等長視頻內容之外的觀看需求,成為越來越多觀眾的娛樂選項。如果提起現在最熱門的影視產品,相信所有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微短劇”。作為小屏時代的新產物,微短劇彌補了電影、電視劇等長視頻內容之外的觀看需求,成為越來越多觀眾的娛樂選項。
在娛樂大眾的同時,短劇行業本身也是話題不斷。僅在2024年的最后一個月,短劇綜藝、短劇上星、于正要搞至尊短劇、廣電整治霸總短劇等都在證明,短劇依然是現在最有活力的內容行業。
而根據《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5.76億人,占整體網民的52.4%。據行業機構預估,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0%,市場規模有望首次超越電影市場。
雖然行業發展迅猛,但部分微短劇存在內容同質、導向低俗、制作粗糙等問題。伴隨著政策的優化,和各類正規影視公司和平臺的進入,短劇行業接下來將出現哪些趨勢呢?
內容精品化:題材更多元、運營更IP、投流更精細
首先一個趨勢是內容的精品化。整體看,在政策層面,平臺監管口徑的收束再度奠定短劇精品化的主基調,行業各方需要沉下心打磨內容,以更具創新的方式表達好故事;在宣發層面,短劇市場回歸理性后,高成本、粗放式的投流模式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精細化的運營思路,通過多元豐富的分發渠道觸達更多用戶,令不同圈層的用戶都能找到匹配的短劇內容。
從內容創作的角度看,微短劇劇本創作要解決兩大難題:一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呈現密集的矛盾沖突,二是矛盾沖突要有內在邏輯并符合人物的特點。目前,不少微短劇編劇把精力都放在了第一個問題上,而忽視了第二個問題,“一些微短劇,大家看的時候覺得很爽,但看完了又覺得很假,就是因為劇情缺乏邏輯和現實依據”。
因此短劇市場要想獲得長期的生命力,首先題材上就必須多元化。“無腦爽劇”現在之所以流行,不是觀眾品味不高,而是消費者沒得選,當下的市場只提供給了他們爽劇,而沒有更多的選擇。當題材豐富的微短劇供應量上來后,微短劇市場也一定會迎來變化。
其次縱觀世界的內容行業想到賺長期的錢,都必須把內容IP化。牛劇場APP認為:在電影和長劇中,優質的IP可以創造經久不衰的價值,微短劇的未來同樣有這種趨勢。長劇可以與微短劇相互延伸,長劇的豐富故事為微短劇提供了內容資源,而微短劇的創新性可以為長劇帶來新的生命力。
而上述這些訴求都倒逼短劇行業的內容必須精品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