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20|“行動者”遠大集團:企業既是解決環境問題的第一動力 也是受益者
2024/6/2 10:27:4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這是一家把“為了人類未來”作為自身使命的企業。成立30余載,致力于用創新發明去推動去碳、耐久、潔凈、安全的科技研發與應用。時間:2024年5月
坐標:湖南長沙
行動企業:遠大科技集團
可持續發展領導力對話者:張躍董事長
這是一家把“為了人類未來”作為自身使命的企業。成立30余載,致力于用創新發明去推動去碳、耐久、潔凈、安全的科技研發與應用。
這是一家在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成立伊始,便積極加入并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的企業,在暖通、建筑、能源等業務領域持續進行可持續發力。
這是一家認為“人類最大的失敗是建筑”的企業,拋棄傳統鋼筋混凝土而轉向不銹鋼結構,致力于搭建和推廣節能“活樓”。
這是一家強調道德底線,并且敢于宣誓的企業,號召企業全員上下堅守不污染環境、不剽竊技術、不蒙騙客戶等“七不一沒有”的底線。
本期“ESG+20可持續發展領導力”系列訪談走進會員企業——遠大科技集團。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亞太區總代表劉萌,對話遠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張躍先生,讓我們一起探索,作為2011年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的獲得者,張躍先生身上的可持續發展領導力。一起發現,他所領導的遠大科技集團,演繹怎樣的可持續發展革新。
企業名片
遠大科技集團
2002年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
“ESG+20可持續發展領導力”系列訪談節目由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與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和第一財經聯合出品,通過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亞太區總代表劉萌女士對話可持續發展領域先行的企業家,分享企業“行動者”的管理智慧與實踐經驗,聚焦每家企業和企業領導者的可持續領導力。
為什么建筑領域的環境危機箭在弦上?
劉萌:張躍董事長您好,特別高興再次見到您。我這次觀察,您好像白發有些許增加,當然在10年當中這是很正常的,是什么讓您最為憂心呢?
張躍:籠統地說,還是“二氧化碳”、“氣候危機”這些問題。當然近年的全球的認知是有所提高的,可再生能源的科技也有進步,這都是好的地方。但是所有的領域都算可以,唯獨建筑這個領域問題還是蠻嚴重的。因為建筑它對環境的干擾是四個方面的。由于不節能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其中的一個突出方面,排放了超過一半的二氧化碳。第二個方面很嚴重,就是一旦廢棄以后,它的垃圾是沒有地方去的。
劉萌:目前大部分的垃圾去到了哪里?
張躍:就是各種填埋場所,它連焚燒都不能焚燒,問題是這么大規模、全球的,這么多混凝土建筑,50年、60年壽命期到了以后會要堆滿地球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它的壽命太短。壽命太短對資源的消耗特別嚴重,無論是結構性材料、鋼筋混凝土,還是裝飾性的材料,消耗的資源太多了。我們平常看見的工業產品的去向其實就是三個方面,一個是消費品,一個是交通,一個是建筑。而這些領域的消耗材料對地球資源的消耗是非常嚴重的。包括我們所看見的森林的砍伐,礦物的開采,這是第三個方面。第四個方面,建筑自身的對人類居住者健康的傷害也是很普遍的問題。很多人財富在增長,把裝修弄得很過分,又沒有采取很好的通風措施,導致化學品對自身的傷害。這種傷害,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公布一個數據,全球范圍內,室內污染是室外污染的十倍,所以建筑問題很嚴重。
劉萌:您認為人類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嗎?
張躍:這是倒過來說,第一個問題。這是健康傷害,后果很大,它占了我們健康傷害,或者我們疾病因素、醫療因素的一半。第二個問題是資源,消耗了地球上一半資源。問題是這些資源它有理由消耗嗎?完全沒有理由消耗。完全可以通過把建筑的壽命延長,把這個資源利用周期延長,減少資源的消耗。還有建筑壽命的問題,也是完全可以通過鋼結構,最好是不銹鋼結構,鋼結構延長三倍、四倍(壽命)沒問題。普通鋼,埃菲爾鐵塔現在還在,也快150年了。鋼結構一百多年、兩百年,不銹鋼一千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它所帶來的這個社會影響,我們人類生活質量、人類的財富積累,這都是本質上的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看到好像只是一個建筑,其實它是整個人類生活方式、生活質量、地球面貌徹底的不同。
劉萌:張總,說到這里,我們現在坐在您的辦公室,這是一棟什么樣的建筑?它能支撐我們一千年嗎?
張躍:這個建筑是一千年壽命,是全不銹鋼的建筑。我們的活樓也是全不銹鋼的建筑。不銹鋼建筑(壽命)一千年,我們只是不敢把話說大,其實是一萬年。因為它事實上是比碳鋼壽命是30倍到100倍之間,但是一千年已經顛覆了很多人時間觀念。
企業家的環境責任意識應該放眼多少年?
劉萌:您認為現在的企業家,真正能肩負起社會責任、環境責任等等,負責任的企業家,您認為他的時間觀念應當是放眼多少年?
張躍:其實時間觀念是一種價值觀。當我們把一件事情看得很遠的時候,就意味著你會一切從善意出發,從人性出發,從關心人類本身,也關心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資源,甚至于關心我們多樣化的生物。孔夫子早有一句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好的企業家一定會盡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做得長遠,考慮得長遠一點,無論是為企業本身,為員工,為客戶,還是為社會。另一種情況,聰明的企業家他會把危機看成是商機。所以當環境問題出現以后,企業家應該抓住三個商機。
第一個商機圍繞著可再生能源,圍繞著減碳,包括工業商業活動領域的減碳,它是一個巨大的商機,而且這個商機現在可以用數字來衡量了。因為現在碳交易,你燒一噸油等于產生3噸二氧化碳,要知道燒一噸油也不過就是300多、400美元,但是在歐洲和在美國交易1噸碳,現在是多少錢,你知道嗎?我們就說歐洲吧,前幾個月,最高1噸碳達到了100歐元,100歐元什么概念?你如果說是300塊錢1噸的油,你燒掉它產生3噸碳,你把這1噸油節省下來,你相當于可以換回300塊錢的減碳的買賣價格,減碳得到的經濟收益,所以這是一個商機。第二個機會是圍繞生物多樣性,圍繞著無污染的農業來發展,這個機會是非常大的。
劉萌:對,這是為什么我們在遠大廠里看到很多有機食品。
張躍:對,在我們遠大的員工餐桌上,員工吃到的東西,我們自己的規定是80%有機,有差不多300戶農民在幫我們種有機食物。我們不搞現代農業,我們搞的是天然有機農業。滿足我們員工吃飯,這個是非常有意義的。它帶來的一方面是大幅度減少了農業的碳排放,農業碳排放主要是化肥,農藥占農業碳排放的5%,但是化肥占農業碳排放的70%。
劉萌:所有行業您都能用數據來舉例子。
張躍:對,有機農業也好,圍繞著低碳農業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包括農業為了保鮮所產生的冷鏈這種物流所造成碳排放,這里面都有巨大的商機。企業家不要認為自己是被環境危機困擾的,或者是受害的、受壓制的對象,而把他看成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受益者。而且解決環境危機第一動力,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環境污染等等,包括資源的短缺,第一的貢獻者應該是企業。我們公司其實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的第一個參與者。2001年的柏林成立大會宣讀了中國的兩個案例,當然還有其他國家案例。中國的兩個案例一個是海爾案例,一個是遠大案例。安南當時就在會上也多次點到遠大。因為我看見聯合國全球契約的人權、勞工、環境、反腐敗,我覺得非常好。我們的每一個方面都應該做到聯合國全球契約倡導的這些要求、這些指標的最高標準。
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如何賦能遠大集團國際化運營?
劉萌:張總您在2002年就率領著遠大加入了全球契約組織,這個原因是不是和遠大的國際化運營業務相關呢?您怎么發現到(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
張躍:這是一個契機。遠大當時在國內名氣非常大,所以很多商學院寫我們的案例。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剛剛成立,好像是他們的第一批案例就是遠大和海爾,全球契約在征詢全世界各個知名學府案例的時候,就把這兩個案例一個字不改選上去了。他們把我們這個案例總結得很好。一個是節能。當時主要講的節能,也用了廢熱,我們的中央空調,不但是用天然氣用得最少、最節省,
另一方面也用廢熱,他把這個用上去了。另一方面,也把我們反腐敗的價值觀也用上去了。我們反腐敗不僅僅是企業作為官方不腐敗,我們連我們營銷人員都不給他們腐敗的機會。
劉萌:怎么做到的?
張躍:我們只給員工、營銷人員2%的獎勵,如果給高了,我們認為只要是機會多,他就存在著可能賄賂客戶的可能性。人類社會最大的毒瘤其實是腐敗,而且往往是因為腐敗或者叫精神的污染,才導致了環境的污染。所以防止污染一定是從防止精神污染優先著手。
遠大集團如何把握危機意識?
劉萌:當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其實我們剛剛成立的時候,安南秘書長提出了九項原則,而在不久之后,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加上第十條原則,就是反對一切形式的商業賄賂和腐敗。因為我們相信前9條原則代表的E——環境,S——社會問題,其實它根本的基石在于第10條原則。它其實代表了良好的企業制度,和反腐敗的政策以及行動。所以商業道德是立企之本。包括張總,我特別同意您剛才講到的,企業家,包括企業,我們不應當把風險僅看為是對自身的挑戰,而可以從其中發覺越來越多的商機。其實它是增強企業長期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的一個良好的機會。那么我也注意到,張總,遠大距今已經成立多少年了?
張躍:36年。你說的對,其實36年以來,隔幾年就會遇到一些市場的危機。政府的規管制度上面對我們造成的危機,經常會遇到。但是我跟高管經常講的一句話,任何一個危機你都把他看成是機會。我經常跟他們說的,德是第一個觀念,能是第二個觀念,你要把你的技術,你的產品,你的經營管理的能力提得非常高。但是第三個觀念非常重要,其實很多人是沒有的,就是做人也好,做企業也好都要有危機意識。對于我們人類的危機,現在倒是不能掉以輕心的。也就是氣候危機,氣候升溫2.5℃到3℃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不可逆的后果。到那個時候,比方說我們的青藏高原,北極、南極,這些永久凍土被化解以后,會產生大量的甲烷。一旦這個甲烷,比如說(升溫)2.5℃以后,大量的永久凍土化解,甲烷大量的釋放,大量的釋放在短時間內,溫度升高的更快,更多的永久凍土化解,就會出現更多甲烷。所以到這個臨界點的時候,地球升溫就會到10℃。 我們所有人類、生物、包括植物、動物都沒辦法生存。
ESG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遠大集團有何建言獻策?
劉萌:所以我們真的是要避免把全球變暖時代,真正邁向全球沸騰時代。張總,2004年的時候,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我們提出了一個概念叫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今年是2024年,是我們提出這個全球廣受企業關注的這樣一個議題的2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您對全球所有的利益相關方有什么忠告或者建議嗎?
張躍:這個非常重要。如果說企業不關注人類面臨的氣候危機,就喪失了我們企業生存發展的價值。如果我們不關心、不關注氣候問題,不關注節能減排問題,小的說是我們沒有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大的說,我們就喪失了企業發展的巨大的商機。我覺得每一個時代,企業都有不同的發展機遇。我們這個時代,節能減碳是最大的發展機遇。
劉萌:謝謝張總。我也同時非常期待和類似于您這樣的有遠大愿景以及扎實的行動的更多的企業攜手,來團結我們世界各地的企業,共建一個大家都想要的人類的未來。謝謝張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上一篇:富穆咨詢赴建工旅游公司開展項目考察交流
- 下一篇:超星品牌計劃攜手斯凱奇首秀圓滿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