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旭德生:用科技服務每一雙眼睛
2024/11/18 14:52:1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對用戶眼睛進行3D建模掃描,根據掃描結果以及年齡、應用場景等數據,在云端服務器計算出鏡片3D模型,實現驗配精準度提高5倍……對用戶眼睛進行3D建模掃描,根據掃描結果以及年齡、應用場景等數據,在云端服務器計算出鏡片3D模型,實現驗配精準度提高5倍……近日,在位于丹陽開發區的江蘇洪旭德生科技有限公司,記者體驗了企業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套五度數字化驗配定制系統。看幾幅圖片、分辨圖中的色差和清晰度,驗光師僅需在一旁點擊幾下操作屏幕,短短3分鐘時間,一份量身定制的驗光報告就“新鮮出爐”了。洪旭德生是一家可自行獨立研發、生產、銷售的眼鏡全產業鏈公司,先后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2023年6月,企業建成丹陽市第一家“5°G數字智造中心”,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轉型,生產高精度數字自由曲面鏡片,服務于眼科醫院,海外個性化定制,AR、VR信息化處方鏡片等高端市場。
“相比于傳統的驗光,我們的系統不僅將精準度控制在5度,還能滿足在強光下、室內、運動和駕駛等不同場景的需求。”公司技術部部長邱宗輝告訴記者,企業研發的五度數字化驗配系統通過模擬不同光線、視角、距離的影響,能及時針對用戶的情況作出反饋和調整,在用戶達到最佳視覺感受的同時即刻生成專屬的驗光報告。
雖然每位用戶的精準驗光僅需3分鐘,但五度數字化驗配定制系統的研發之路,洪旭德生卻走了整整5年。
多年來,絕大多數眼鏡佩戴者可選擇的近視誤差最小值都在25度,這一標準也在眼鏡行業內已延續了180多年。
“雖然25度的標準已經很成熟,但如果一個人的近視視力就是110度,那到底應該給他配100度的鏡片,還是125度?即使度數一樣,難道8歲的孩子和80歲的老人就都應該使用同一種鏡片嗎?”洪旭德生總經理吳曉旭說,多年來,企業始終秉持著“用最先進的技術服務每一雙眼睛”的理念,不斷在技術和產品上尋求突破。而為了實現“提升國人視覺質量”這一使命,企業在2019年決定進軍5度精準供應鏈領域。
從驗光配鏡出現至今,人們對于清晰的定義一直聚焦于對“低階像差的矯正”,而“人眼高階像差的矯正”始終是困擾眼視光行業的難題。要破解這個百年難題,需要打通三個關鍵技術壁壘,一是人眼的全像差精準測量;第二是對于高階像差矯正的鏡片面型設計;第三則是納米級的自由曲面加工工藝。
“5度精準驗配可以說是對整套驗配生產工藝的徹底顛覆和革新,國外也有不少企業曾經嘗試過,但最終都放棄了。”吳曉旭介紹,為了實現從驗光到交付的5度精準驗配全產業鏈閉環,企業先后投入了超8000萬元,組建了50多人的科研團隊,并與中科院、南京大學等高校開展多項產學研合作,歷時5年研發出“高階像差鏡片”驗配系統。
有了算法和軟件,如何實現生產也是一大難題。“25度低階像差的標準,眼鏡企業只需要使用模具統一生產即可,但精確到5度的量身定制,融合先進的數字化光學設計,模具生產的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吳曉旭說,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洪旭德生從設備選材到工藝流程再到產品設計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先例,只能不斷嘗試、不斷推倒重來。但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1月,在經過無數次嘗試后,全球首套五度數字化驗配定制設備應運而生。
“5度精準驗配技術在兒童青少年視覺發育和近視防控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而在成人配鏡領域,也可以更好的滿足患者對清晰遠用、夜間駕車、辦公閱讀等多場景全生命周期的視力要求,并且避免由于度數隔過大引起的過度矯正,實現真正的用眼平衡。”吳曉旭說,5度精準驗配技術的研發成功讓中國企業在人眼高階像差個性化矯正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這也預示著,我們已經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出了一小步,以后,將邁出更大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