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我國新能源及重工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2012/3/29 9:42: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2年我國新能源及重工業發展現狀及對策隨著各國對新能源領域的重視,新能源領域貿易摩擦和競爭加劇,以及成本優勢削弱導致部分行業向周邊國家產業轉移等問題值得關注。
基本情況
裝備制造:生產、出口均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回落;利潤穩步增長。2011年,我國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8870.68億元,同比增長25.06%,創歷史新高,增速比上年回落8.87個百分點。2011年,機械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6987.17億元,同比增長22.39%,增速比上年回落11.93個百分點。1~10月,我國機械行業累計實現利潤9071億元,同比增長18.1%。
汽車:產銷低速增長,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利潤穩步增長。2011年,我國累計生產汽車1841.89萬輛,同比增長0.8%,銷售汽車1850.51萬輛,同比增長2.5%,產銷同比增速較2010年分別下降31.6和29.9個百分點。1~11月,我國累計出口汽車78.16萬輛,同比增長53.03%,出口量在產量中占比4.24%。1~11月,17家重點汽車企業集團累計實現利潤2106.09億元,同比增長11.3%。
船舶:生產穩定增長,但新接船舶訂單量降幅較大。2011年,全國造船新接船舶訂單量為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4991億載重噸,比2010年底下降23.5%。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有1536家,完成工業總產值7775億元,同比增長22.2%,增幅比上年回落3個百分點;完成出口交貨值3196億元,同比增長13.4%。2011年,我國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81.6%、76.4%和91.2%,出口依存度依然較高。
電子信息:生產、進出口穩步增長,但利潤增幅較小。2011年1~11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0%,高出工業平均增速2個百分點;實現銷售產值67821億元,同比增長21.7%。1~11月,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0267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出口6005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占全國外貿出口的34.8%;進口4262億美元,同比增長11.5%,占全國外貿進口的26.9%。1~10月,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2177億元,同比增長2.4%;全行業銷售利潤率3.6%,低于上年同期0.6個百分點。
鋼鐵:產量增長,鋼材價格回落,庫存下降,出口量價齊升。2011年,我國生鐵產量為6.3億噸,同比增長8.4%;粗鋼產量為6.8億噸,同比增長8.9%;鋼材產量8.8億噸,同比增長12.3%。12月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20.45點,環比下降1.88點,同比下降7.84點,該指數已降至近16個月來的最低點。12月末,全國26個主要鋼材市場5種鋼材社會庫存量合計為1290萬噸,比上月減少24萬噸,已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2011年,我國共計出口鋼材4888萬噸,同比增長14.9%;出口金額512.66億美元,同比增長39.2%;出口均價為1048.8美元/噸,同比提高21.2%。
石化:生產、進出口較快增長,利潤穩步增長。2011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模以上企業26832家主營收入2000萬元以上企業,累計總產值11.28萬億元,同比增長31.5%,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3.2%,比上年增速回落2.5個百分點。2011年,石化行業進出口總額6071.46億美元,同比增長32.3%,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6.7%,其中,進口約占全國總進口的25.0%,出口占9.1%,貿易逆差2624.64億美元,比上年擴大38%。2011年1~11月,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達到7357.02億元,同比增長18.0%。
紡織:行業增加值、出口、利潤較快增長,但增速回落。2011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1~11月,紡織品出口8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8個百分點、較2010年同期回落5.6個百分點;服裝出口1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2個百分點、比2010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1~11月,我國紡織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66億元,同比增長26.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4.7個百分點、比同期全國工業高2.2個百分點。
輕工:產銷較快增長,但利潤率下降。2011年1~11月,我國輕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80萬億元,同比增長29.4%;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4.44萬億元,同比增長29.37%,產銷率為97.56%,產銷銜接緊密;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平均產值利潤率為4.74%,低于2010年5.4%的水平。
新能源:水電、核電、風電在發電量和新裝機容量中占比小幅提高。2011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472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8%。其中,核電、并網風電發電量分別為874億千瓦時和732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6.95%和48.16%,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0.08和0.38個百分點,合計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占比3%。2011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繼續增加,新增裝機容量9041萬千瓦,其中,水電、核電、風電等非火電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達27.50%,比上年提高0.93個百分點。
存在的問題
1。新能源領域貿易摩擦和競爭加劇
從太陽能領域看,美國對華太陽能電池板雙反調查凸顯新能源領域貿易摩擦升級。2011年12月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裁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2012年1月30日,美國商務部就對華太陽能電池板雙反案作出反補貼緊急情況初裁,將在2012年3月2日初裁反補貼稅率后,向前追溯90天征稅。從電動汽車領域看,我國電動汽車產業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劇增。2011年11月17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美、日聯合推動一項國際協議,以加快電動汽車在全球的推廣,并將在全球范圍內密切合作,協調有關電動汽車的規范。業內人士認為,2013~2015年將是國外電動汽車產品集中進入市場的階段,國際電動汽車產業明顯加速,國際汽車巨頭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電動汽車自主創新和發展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劇增。
2。需求放緩導致部分行業訂單減少或增速放緩
2011年,世界造船完工量已經達到1.4億噸,隨著手持訂單不斷消耗,今后全球造船產量將會呈逐年下降的趨勢。新船需求不足將繼續困擾船廠,造船企業“接單難”的形勢將更為嚴峻。2011年1~11月,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額同比增長5.76%,但增速逐月回落,已比年初回落6.2個百分點,包括機床工具在內的部分行業的增速呈明顯回落之勢。我國許多輕工產品制造企業正面臨一系列挑戰:成本持續上漲、勞動力緊缺、利潤率下滑以及海外訂單銳減等。
3。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下降不應單一歸因于扶持政策退出,其質量亟待提升
2011年,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611.22萬輛,同比下降2.6%,占乘用車銷售市場的42.2%,市場份額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這一方面是受汽車下鄉、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征等刺激政策退市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質量水平亟待提升。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其一,我國新車質量提升創歷史新高,但自主品牌質量與國際品牌有較大差距。據J.D.Power亞太公司發布的2011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顯示,2011年,我國總體新車質量平均為162個PP100?,國際品牌總體新車質量平均為131個PP100,我國自主品牌的問題發生頻率平均為232個PP100。其二,我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正在由價格轉向質量,由于價格便宜而選擇購買一款車的消費者正在逐漸減少。J.D.Power亞太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市場因“產品質量好或可靠性高”等相關因素購車的比例已達到42%。
4。部分行業面臨成本優勢削弱,向周邊國家產業轉移明顯
2011年,隨著我國通貨膨脹和制造業成本上升問題日益突出,跨國公司正在將其在華生產基地轉移到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勞動力低廉的周邊國家,遷移的行業大多為利潤率較低的勞動密集型行業。2011年1~10月,越南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木制品進口市場。同時,美國也開始將一些玩具、家具等制造業企業遷回本土。沿海地區主要依靠出口電子產品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及加工工業企業效益明顯下滑,原本以低成本實現快速擴張的發展模式受到沖擊,成本優勢效應減弱。另外,我國周邊國家地區日益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我國產業發展形成巨大競爭壓力。
對策建議
1。抓住今明兩年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時期,積極探索創新
今明兩年將是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時期,整車廠商、零部件生產企業、示范城市以及專家學者應協同創新,提升系統集成能力,共同打造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探索適合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商業模式,同時加強標準體系建設。
2。預警防范貿易摩擦的發生,積極應對貿易摩擦,運用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內產業的正當權益
隨著國際市場需求增速的放緩,競爭加劇,貿易摩擦的風險上升,貿易保護抬頭,更要做好貿易摩擦的預警和防范工作。例如,我國汽車出口增速加快,應加強對汽車出口量價及出口市場情況的監控,避免招致國外貿易摩擦,給產業帶來損失。對于已經遭遇國外貿易摩擦的情況,應積極應對。而對于國外產品沖擊我國國內市場的情況,則更要用好貿易救濟措施保護我國產業的正當權益。
3。盡快適應內需市場要求,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隨著歐債危機影響的深化,國際市場需求面臨下滑風險,不斷開發國內市場、增加內需應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發展的長期策略,也有利于增強抵御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全國水泥價格小幅上漲
- 下一篇:歐盟對華反傾銷復審廣東陶瓷將受益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