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經濟林建設發展迅猛總產值達500億以上
2013/6/17 13:58: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陜西經濟林建設發展迅猛總產值達500億以上近年來,陜西經濟林建設發展迅猛。2012年底,全省主要干雜果經濟林面積達到2152萬畝,其中核桃、紅棗、花椒、板栗、柿子五大干雜果經濟林面積達到1901萬畝,年產量120萬噸,產值80.8億元,花椒和核桃基地面積、產量、產值分列全國第一、第二位,紅棗產量居全國第五位。一批縣(區)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經濟林之鄉。韓城市大紅袍花椒總數達4000萬株,年產量2000萬公斤,約占全國花椒總產量的1/6,花椒銷售總收入10億元,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效益最好的花椒生產基地,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名特優經濟林花椒之鄉”。
陜西省林下經濟林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2012年全省林下種植業年總產量達到16.5萬噸,總產值43.8億元,涉及林地面積137萬畝,惠及農戶39.2萬戶,林農收入36億元。其中,以天麻、豬苓等為主的林下中藥材年產量達到3.3萬噸,產值20.3億元;以香菇、木耳等為主的林下食用菌栽培年產量達到4.6萬噸,年產值18.6億元。種苗花卉市場繁榮,全省年生產各類林下苗木15億株以上,林下花卉種植面積4.3萬畝,提供林木種子320萬斤,年產值達7.8億元。西安市藍田縣積極發展白皮松產業,林農2012年林下套種白皮松6300畝,實現產值9500萬元,林農人均增收2000元。
林下養殖步伐加快。以林下養雞、養豬、養牛、養蜂等為主的林下養殖業實現規模和效益雙增長,總產值達到17.8億元,惠及農戶17.6萬戶,林農收入16億元。其中,林禽養殖1048萬只,產值4.2億元;林畜養殖113.3萬頭,產值11.5億元;林麝養殖3670頭,存欄量居全國之首。寶雞市鳳縣每年財政列支專項資金對新發展的林麝養殖戶給予圈舍建設資金補助,建設100頭以上規模的林麝圈舍由政府一次性補助5萬元,建設50頭以上規模的一次性補助3萬元;對新繁育的幼麝每頭給予1000元的補貼,全縣共有7家養殖公司、314個養殖戶從事林麝人工馴養,林麝存欄3258頭。
陜西已建立森林公園80處、濕地公園14處、自然保護區47處、大漠觀光園20余處;建成各類動植物觀光園區300多個,森林旅游社會綜合收入達到190多億元。其中,以門票為主的旅游直接收入超過4億元,以農家樂、旅游精品基地、“森林人家”等內容為主的旅游業收入18.2億元。寧陜縣引進生態旅游項目資金60多億元,開發建設皇冠朝陽溝休閑度假、上壩河森林公園等六大景區,完成投資23億元,建成農家樂212戶,去年接待游客16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5億元,其中農民直接增收2500萬元。
2012年,陜西全省林下產品采集加工業產值3.1億元,以干雜果加工為主的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0余家。榆林佳縣益民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以紅棗產業為主的科技型省級龍頭企業,年加工銷售紅棗1萬多噸,生產紅棗酒1100多噸,銷售收入上億元,紅棗紅酒、紅棗白蘭地獲得國家專利,公司產品全部獲得了國家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全國主要城市設有13家連鎖店,公司先后獲得“國際林業產品博覽會金獎”等多個獎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