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穩外貿十六條核心 匯率政策與出口退稅
2014/5/16 10:55: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央穩外貿十六條核心 匯率政策與出口退稅《若干意見》的一大亮點,便是分層次的十六條支持政策“包產到戶”。其中最為核心的匯率政策由人民銀行負責,出口退稅政策則由財政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負責。
日前閉幕的廣交會成交低迷,外貿前幾個月情況不理想,已經引起了高層重視。就在4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用較大篇幅表明,需要采取果斷有力的措施,促進進出口平穩增長,還通過了五項促外貿增長措施。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曾報道,在今年1月份,就有高層領導作出批示,“要充分發揮出口企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持作用,促進進出口規模”。
接近政策的核心人士昨日對本報記者說,此政策經過數月的爭論正式出臺,主要在兩方面,一是要支持外貿還是擴大內需;二是收稅壓力、人民幣國際化與支持外貿的分歧。
匯率政策與出口退稅是核心
對于外貿企業,尤其是對資金壓力比較敏感的小微企業來說,匯率政策和出口退稅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和資金周轉速度。
舉例來說,1月14日,外匯現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6.04,3月14日,這個數字是6.24。也即企業每結匯1美元,便能多兌換2毛錢人民幣,對于一家規模較大的外貿企業,如果結匯1000萬美元,就能多收益200萬元人民幣。從出口退稅角度看,如果遇到地方政府資金不足,把出口退稅拖上個一年半載,那么企業的周轉資金便會缺少一大部分,對于小微企業尤其如此。
過去,出口退稅率作為一種調節出口增速的工具被使用,而且實行先征后退的方式,比如一個在湖南生產的廠家,先在湖南被征收了環節稅和最終消費稅,要通過上海港出口,除了由中央返還92.5%的出口退稅之外,上海地方政府還需要承擔出口退稅中的7.5%。
中國的出口退稅制度一直比較落后。與國外企業相比,中國的外貿企業在出口之前不僅征收了最終消費稅,還征收了環節稅,為了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個比較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國政府將環節稅返還給企業,故稱為“出口退稅”。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趙忠秀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個征收和返還的過程由于涉及到兩個地方,比較混亂,往往長達一年左右,實際上是無成本擠占了企業的資金,尤其對資金比較緊張的中小型外貿企業,影響很大。”
出口退稅也是多年前“分稅制”改革的遺留問題,當時規定,國家與地方對退稅承擔的比例中,地方仍然較高。相當多的業內人士認為,在一些外貿優勢省份,出口退稅的壓力較大。未來2~3年,是償還地方債高峰,房地產卻遭遇歷史拐點。這些省份出口退稅足額快速返還,落實便成了問題。
此次細則,有望提高中央負擔的比例,減輕地方政府壓力,以保證企業及時獲得退稅。
《若干意見》中對此的表述是,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負擔較重地區的補助力度,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及時足額退稅。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本報稱,此前的一些減免費用政策要到下半年才能看到成效,而且這些政策也并不是對出口最有利的政策。
“最核心的還是匯率保持雙向波動,基本穩定,抵消去年以來單邊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周世儉說,“此外便是加快出口退稅速度和力度,保證及時足額退稅。”
支持外貿核心為“保就業”
包括修訂加工貿易指導目錄在內的一系列支持外貿領域的動作,其核心還是為了保就業。
在啟動人民幣匯改之后,伴隨人民幣升值幅度與速度的加快,圍繞“支持外貿”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爭議就一直沒有斷絕。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今年兩會期間的發布會上曾如此表述:“據不完全統計,我國7億多就業人口中大概4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直接和間接地從事對外貿易的。”
4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外貿發展不僅對穩增長、保就業至關重要,而且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
趙忠秀也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這些穩外貿的措施,其實都不新。今年的大環境其實是有利于外貿增長的,比如人民幣數月以來的貶值,客觀上做了一個外貿企業的壓力測試;全球經濟也在復蘇。要保外貿的重點原因其實是為了保就業。
他援引數據說,今年新增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27萬,而去年同期數據則為629萬,而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卻有限,這都是趨勢性的。因此現在的重點,主要是考慮到惠民生、保就業。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最近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稱,商務部正在做外貿穩定增長政策措施方面的調研。他尤其提到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擴大就業、提升產業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此舉實際上是為了將能夠擴大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目錄適度增加,以應對來自周邊國家越來越嚴峻的同領域競爭。
加工貿易政策一直是爭議較大的領域。在2006~2007年間,正值國內產業調整時期,曾經一度對加工貿易領域有打壓,當時提出要減少“兩高一資”產品目錄等要求。現在政策上將保證就業作為首要任務時,則又開始擴大加工貿易的目錄。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要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落實和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
趙忠秀說,過去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比較單一,現在鼓勵他們積極使用電子商務的辦法就業,算是找到了一條不增加編制、創新的靈活就業方式。過去,就業人群社會地位實際是不平等的,未來,要將各種保障外延擴大,用普適的環境、更公平的方式,來取代過去體制內外帶來的身份差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