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已死 智能手機怒放時代結束了
2014/7/24 17:27: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手機已死 智能手機怒放時代結束了從中國到歐洲,近半年來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手機發布儀式,前天的小米4發布是其中之一場,粉絲依舊狂熱,但依舊沒有找到期盼的驚喜。規模越來越大的小米在進步,但其進步的腳步還是追不上消費者對創新欲求不滿的增速,盡管它用上了“奧氏體304鋼板”,以及一系列噱頭,但推出的依舊是一看平庸的手機。
這不是小米的問題,而是整個地球手機界都如此,包括蘋果,我已不抱期待。三月份在巴塞羅那參加世界通訊展(MWC),看遍全場,也沒找到一款令人心儀的手機,對此,我現在已經基本放棄。
今年大概試用了各個廠商的幾十個手機,但最終再用的還是手頭這一款,它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新手機懶得教人更換而言。如果這一款手機換了,我準備隨便換一款配置高點的,反正大家都一樣,一樣的芯片一樣的內核一樣的屏幕,連系統都一樣。
有的廠商在操作系統上做改良,費盡心機研發出很多奇技淫巧,填滿了CEO發布會千人宣講的PPT,但這些小玩意炫則炫已,試過以后就再也不用,算不上剛性的創新。
關于智能手機有價值的創新是如此之難,而拼硬件又無法擺脫同質化,所以廠商們只能在拼設計的老路上一頭走到底,包括在材質上找噱頭,我至少在五場發布會 上見到廠商把鍛造過程拿出來展現,還制作了視頻加以詮釋,比如昨天雷軍就不厭其煩地介紹:....。.研發過程歷時18個月,經歷了6代工程機,嘗試了 30種手板,經過了40道制程193道工序,需要CNC數控機床的8次加工,每部手機都需要經過長達32個小時的加工過程……
但最終拿到手上的,還是一款與眾相同的手機,因為這所有的“工藝”,大家都會,甚至可能都來自同一條富士康生產線。
手機已死。我當然并不是說手機會消失在人類生活中,相反,未來它會更加普及,現在媒體常用手機是人體器官的延伸以形容其重要性,這一點都沒錯,也是手機 已死的表現,所有人的雙手都長得大體一樣,手機也是如此,我們會每時每刻都使用手機,但卻不再會感覺出彼此所持手機的差別,手機成為通用品,所以,手機已死。
智能手機的怒放時代,結束了。
手機未來的命運,將重復十年前PC機的命運,它變成一個通用的工業制成品,暴利逐 漸縮水,少數幾家具有成本優勢、渠道優勢、供應鏈管理優勢的大廠商將掌握市場,山寨機、小品牌百花齊放的局面很快就會結束。而對于大廠商來說,他們的敵人 將變成他們自己,必須絞盡腦汁去說服消費者更換手機,這其實是個難題,因為在PC機時代,還有個WINTEL聯盟的陰謀在驅動,廠商們能夠在智能手機圈復 制它嗎?
好消息是,從此之后,或許手機就像我們的手表一樣,又可以一用就是一兩年,三五年,十年了,一款皮實的手機將大受歡迎。
最后,作為一個手機愛好者,我真心希望以上所說都是錯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