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企債務連環爆 “銀行都慌了”
2014/8/27 15:33: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鋼企債務連環爆 “銀行都慌了”265億元,這是四川省大型鋼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川威集團)的信貸金額。這家年年入選省級重點項目的企業,在6月中旬的一天,通知所有相關銀行其難以還貸、即將破產重整的情況。“銀行都震驚了,川威要倒閉了?怎么可能!”其中一家銀行成都分行人士說。
幾乎同時,黑龍江省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西林鋼鐵)也傳出倒閉一說。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西林鋼鐵總資產為171.3億元,總負債136.8億元,負債率近80%。截至6月末,西林鋼鐵的貸款授信余額約80億元。“企業負債過高是導致西林鋼鐵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一位監管層人士對財新記者指出,2012年西林鋼鐵總負債將近240億元,負債率一度高達99.78%。
此前,山西最大的民營鋼廠海鑫鋼鐵集團停產違約,風險敞口上百億元,至今未能有效處置債務。
7月7日,川威集團及其子公司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向法院提交“破產重整”申請。
聞訊后,銀行紛紛試圖抽貸,省政府及相關監管部門從中斡旋,讓債權行達成繼續支持川威集團的共識,雙方談判一月有余。8月中旬,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川威集團債權人通過了一致行動方案,川威集團撤回了破產重整請求,正式進入債務重組階段。
另據記者了解,黑龍江省政府設立了西林鋼鐵銀行貸款保證基金,以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
7月,監管高層在二季度經濟金融形勢會議上指出,當前企業違約增多,風險蔓延亦在加劇。目前,存在從小微企業向大中型企業蔓延、從產能過剩行業向上下游行業蔓延、從風險集中呈現地區向其他地區蔓延的趨勢。
他指出,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進一步深入推進,部分落后產能企業的風險可能加速暴露。部分行業持續承壓,企業負債水平整體上升,資金鏈趨緊,經濟上行時期被掩蓋的風險可能進一步呈現。
川威:從典型到重組
“川威集團破產重整得平靜又突然。”前述某債權銀行成都分行人士說,所有銀行都是同一時間得知川威集團將破產的消息,在此之前并無銀行抽貸。“雖然之前一直有問題,本金拖著不還,還經常欠息,但大家覺得川威這么大體量,不會最終還不起。”他說。
川威集團前身為1929年成立的威遠鋼鐵廠,為四川冶金業的鼻祖;1997年底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現任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王勁當時為副廠長,年僅34歲。
2008年,川威集團提出實現由“鋼鐵”向“釩鈦”轉型,并且醞釀“釩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這個項目被列入四川省50個重大產業項目。借著“4萬億”的東風,川威成為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還持股華西股份。據公開資料介紹,目前川威集團擁有員工2萬名,以及中國鐵鈦、新加坡盛世兩家境外上市公司。
2013年年初,在四川省經濟工作會議上,川威集團同攀鋼、新希望、長虹、五糧液一起被確定為“全省重點培育發展的五個千億企業”之一。根據“千億川威”的發展計劃,川威集團還準備啟動陶瓷園、西部新型鋼結構研發制造基地等項目。
“涉及的產業太多了,鋼鐵、煤炭、物流、釩鈦項目,銀行都搶著放貸,只是看看財務報表。”前述成都分行人士表示。
記者獲得的權威數據顯示,2013年末,企業總資產360億元,總負債272億元,負債率75.5%,實現銷售收入253億元,凈利潤2.58億元。在逐步擴張的過程中,川威集團的資金缺口一直很大,如前述釩鈦項目就投入了100多億元。
“2013年以來,川威集團主營業務鋼鐵價格大幅下跌,銷量下滑,經營出現困難;加之其涉及業務領域較廣,存在過度融資現象,財務壓力較大,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資金壓力。”一位監管層人士對總結。
一位債權信托機構高層指出,川威集團的融資結構問題突出,主要是短借長投,各種轉貸。
記者獲悉,初步統計,川威集團銀行融資約265億元,涉及國開行、工行、中行、民生銀行等20家銀行。信托融資近11.5億元,涉及中鐵信托、國民信托及中泰信托三家信托。同時,川威集團存在大量對外擔保,合計金額約為130億元,多數是為關聯企業擔保。
得知川威集團已經向法院提交破產重整申請后,銀行想抽貸應對,盡量減少損失,導致川威集團又出現了20億元的資金缺口。“就像只有一個胡同,各家銀行都往外沖,現在都卡在胡同口了,”前述債權行風險部人士說,“各家銀行都慌了。”
相比銀行的巨額危機,信托這次風險較低。據產品書,三家信托公司產品均用于輸血川威集團子公司川威巨力置業有限公司。據中鐵信托相關項目管理報告,兩期產品年化8%-9%的利息均如期償還。“川威集團的信托貸款,抵押物足值,相比于銀行一些信用貸款,其實信托的壓力并不大。”一位接近該項目的人士告訴記者。國民信托亦表示無資產涉訴。
7月初,內江市政府以工作組形式進駐川威集團,下設生產、維穩等四個小組,市長楊松柏親自擔任小組長。同時,政府組建第三方平臺組織生產,資金則進行專項運轉,由內江檢察院監察。
據了解,在風險處置方面,銀行和企業最初存在分歧。“省政府也出面協調,這是樹立的千億企業典型,政府不想讓它破產,但銀行沒跟政府一條心。”一位債權銀行人士坦率表示。
川威集團要求:各家銀行不收貸、維持目前貸款余額,并在兩個月內新增貸款20億元,用以支持恢復生產;貸款執行基準利率,半年結息一次;解決年底前轉貸資金,將貿易融資、票據等融資產品全部轉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流動資金貸款。
而以中行、民生銀行為首的主要債權行同意不收貸,并執行基準利率,但要求按季結息。同時,債權行提出,堅決反對企業“破產重整”,但可以進行債務重組。“省政府讓各家銀行出具承諾書,也沒有一家銀行給出來,主要債權行都不站出來。”前述債權銀行人士說。
這場銀行、企業與政府的拉鋸持續了一個多月,終于在8月中旬有了轉機。一位債權信托人士告訴記者,相關債權人通過了一致行動方案,所有債權機構均簽署同意書。目前川威集團也撤回了破產重整請求,進入債務重組階段。
記者獲悉,一致行動方案決定:銀行方面停止抽貸,貸款授信額度恢復到2014年年初的計劃;貸款執行基準利率,按季結息;短期融資產品延至一年及以上流動資金貸款。川威集團開始“瘦身”,由此資產處置可回收40億至50億元。同時,政府通過平臺公司做一個4億至5億元規模的資金池,用于補充川威集團短期生產流動資金。“這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一位債權銀行人士認為,對銀行而言,進行債務重組是明智的,“減輕企業負擔,讓它活下來是最好的狀態。”
自申請破產重整以來,川威集團暫停了兩大高爐,占整個川威鋼鐵產能的80%。債權機構人士表示,8月20日下午6點左右,其中一只高爐正式恢復生產;8月底,另外一只也將恢復生產。
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能否成為有力的重組方?4月,川威集團官網掛出消息,稱“中民投‘相中’川威進行鋼鐵產業整合”?梢,川威集團對此并不排斥。但債權銀行表示,目前并無這一進展。
多位債權行人士認為,跨省重組比較難,中民投能否整合,要看當地政府的態度,以及中民投的財務實力。
西林:“通德系”負債難填
2014年以來,西林鋼鐵經營資金較為緊張,加之多家銀行回收貸款,由此爆出資金鏈斷裂風險。6月底,西林鋼鐵因拖欠員工工資,被員工集體討債。據有關機構了解,西林鋼鐵拖欠工資1億至2億元,外欠資源款約5億元,生產方面已受到影響,產量僅為正常情況下的三分之一。
西林鋼鐵始建于1966年,2005年底由黑龍江省國資委主導改制為民企,注冊資本金10億元,其中深圳品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0%,伊春市百佳實業有限公司持股30%。公司法人代表苗青遠,實際控制人為吳進良。
51歲的吳進良是資本操作者,引發過多次國企改制爭議,以及涉嫌內幕交易,曾于2009年被深圳證監局點名批評。他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并曾經留校任教。1993年,成都通德實業開發公司經西南財大批準成立,注冊資金200萬元。這成為吳進良最關鍵的資本平臺。1999年,通德實業股東變更,并轉身為投資并購公司。
公開資料介紹,通德集團是集投資和實業為一體的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目前,“通德系”包括四川達鋼集團、通德藥業、西藏藏藥集團、西藏海特實業深圳品牌公司、深圳瑞達安、天興儀表等多家公司,涵蓋鋼鐵、制藥、車用部件制造、金融等多個板塊。
2004年至2006年間,在整個鋼鐵行業并購重組潮中,“通德系”用1.6億元拿下四川達州鋼鐵集團(下稱達鋼),3.7億元拿下西林鋼鐵,半個月內又以4.08億元拿下山西長治鋼鐵公司。由于引發國資流失爭議,吳進良最后被迫退出長治鋼鐵。進入達鋼與西林鋼鐵時,吳進良給當時的鋼廠高管30%股權。目前這兩家鋼企都陷入困境。
西林鋼鐵的生產基地位于黑龍江省的伊春市及阿城市,擁有宏翠山礦業、燈塔礦業兩處資源,是黑龍江省建筑材料鋼材和中異型鋼材的主要生產基地,也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
據當地政府數據,截至2013年末,西林鋼鐵具備年產粗鋼700萬噸的生產能力,粗鋼產量占黑龍江省鋼總產量的52.03%,經濟總量在伊春市所占的比重接近40%,擁有1.1萬多名員工及3萬多名家屬。
鋼鐵行業屬于嚴重過剩產能行業,西林鋼鐵卻仍在擴大粗鋼產能。今年7月,西林鋼鐵的工藝結構優化升級改造工程被國務院列入“違規建成產能”,省政府進行通報批評,要求其整改。
同時,該人士表示,跟所有鋼企一樣,鋼鐵需求增速放緩,產量居高不下,鋼價弱勢下行,企業開工不足,導致西林鋼鐵資金鏈緊張,銀行亦有抽貸,加劇資金鏈斷裂風險。
“西林鋼鐵情況與川威集團比較類似。”一位銀行風險部人士指出,這些鋼企瀕于破產的原因,都是過度融資,擴張產能,并深陷托盤業務,引發資金鏈緊張。
截至2014年6月末,西林鋼鐵及其子公司在工農中建交五大行、進出口銀行、錦州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13家商業銀行的各類授信余額為82.93億元。包括未結清貸款余額為31.5億元,未兌付的承兌匯票約38億元等。
其中,西林鋼鐵本部授信余額為24.2億元,其子公司西鋼國際貿易公司、翠宏山礦業、燈塔礦業分別授信余額為約20億元、10億元、16億元等。
截至2014年5月末,西林鋼鐵本部對外擔保68.6億元,其中對集團子公司擔保44.4億元,對上下游企業擔保24.2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西林鋼鐵也深陷托盤融資,形成壞賬黑洞。7月23日,蕪湖港公告稱,西林鋼鐵因淮礦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代理采購業務,占用后者2.1億元資金,出現壞賬風險。所謂的“代理采購業務”,即業內的“托盤”。托盤企業大多都是負資產,但仍然有很多銀行給予信貸支持,因此仍然有錢來做貿易、來囤貨、來做托盤業務。
西林鋼鐵資金時常出現“斷流”,2010年、2012年都出現過虧損。前述監管人士透露,因此,企業曾實施職工生產自救解困資金方案,職工自愿參加,利率在8%-10%之間,總集資約6億元(含利息)。2013年以來,已返還3億元,目前因企業資金緊張,已暫停返還。
為了維持企業的運轉,黑龍江省政府設立了西林鋼鐵銀行貸款保證基金,伊春市政府牽頭成立了西林鋼鐵轉型工作組進駐企業。同時,西林鋼鐵兌現承諾,于7月10日前發放了一個半月工資,以穩定員工情緒。政府表示,將由相關單位和部分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為西林鋼鐵建立階段性倒貸資金池,封閉運行,專款專用;并希望債權行釋放部分已收貸款,并為西林鋼鐵新增部分貸款,相關票據產品轉為流貸,執行基準利率,降低保證金比例等。
“通德系”的另一家鋼企達鋼也出現了債務危機,其授信總額約60億元。
記者從四川銀行業協會人士了解到,7月25日,協會專門召開會議。會上面對銀行可能抽貸的情況,達鋼負責人懇請債權銀行不收貸、不壓貸、快速續貸,并做出按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鄭重承諾;同時,農業銀行四川分行牽頭成立“四川銀行業幫扶達鋼集團發展轉型委員會”,重慶市11家銀行機構成立了達鋼債權人聯席會,由民生銀行重慶分行牽頭。
目前銀行達成共識,對企業信貸規模不壓縮,全力促進企業正常經營。
銀行“有保有壓”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對于化解過剩產能行業,要摸清底數,嚴格排查,建立臺賬,動態跟蹤,將風險精準鎖定到具體地區、具體企業和具體數額,確保心中有數,及時化解。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目前對鋼鐵行業的信貸政策是“分期分批、適當壓縮授信用量”,對于普通鋼鐵產能為500萬噸的,就要嚴控新增授信,謹慎敘作長期固定資產貸款,防止短貸長用。對于300萬噸及以下的,原則上總量壓縮,禁止長期貸款,已有貸款及時收回,短期貸款不再新增。
中行人士指出,在風險控制上,新增項目貸款及并購貸款,均需報中行總行審批。浦發銀行人士表示,首要就是防控鋼企的經營風險,“一旦發現存貨及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停產半停產等異常情況,要及時采取追加擔保等措施。”
地方政府為了保證就業、社會經濟穩定等,往往對資金鏈出現斷裂的企業進行救助,甚至要求銀行加大信貸投放。“這種企業難以盤活,相當于把銀行貸款一步步拖成不良,銀行很為難。”一位銀行風險部人士說。銀行認為,鋼鐵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加大,未來行業高成本、高風險、低利潤的特征長期存在。
對于嚴重過剩產能行業,銀行為了減少損失,基本采取逐步退出的政策。“就算抽100萬元,也有可能導致企業出現問題。”一位建行寧波分行人士說,現在企業過度融資、多頭融資情況太普遍,流動性緊張情況高發。
銀行基于對大客戶及政府的信任,愿意給當地大型鋼企放貸,卻忽略了其托盤融資黑洞,及行業下行風險。一位接近西林鋼鐵的建行人士說,早在2011年,建行要求退出西林鋼鐵,但在黑龍江省分行的申請下,仍然保留了2億元的貿易融資業務。再如川威集團,一位當地銀行人士說,“川威和政府是‘鐵哥們兒’。從利潤的角度來講,川威并不賺錢,但銀行為了拉存款,覺得大企業信用好,實際上這根本不是重視信用,而是重視政府。”
北京農商行戰略研究部康守松說,當產能過剩出現下行拐點后的較長時間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水平很難下降,因此考驗銀行的風控能力,“2008年后煤炭行業還是處于很高水平,但風控能力強的銀行能夠退出,把握不住的銀行就把貸款投放進去了,產生了信貸風險”。他指出,銀行需要調整績效考核指標,以抑制順周期信貸投放沖動。同時,銀行要切實改變產能過剩環境下傳統的信貸決策和操作行為,比如壘大戶、過分注重第二還款來源。
2013年10月,國務院下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方、各部門不能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鋼鐵新增產能項目,金融機構不得提供貸款。未來鋼鐵行業將合計壓縮8000萬噸產能,重點推動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山西、江西等地區的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在2015年,煉鐵、煉鋼各淘汰1500萬噸落后產能,國內排名前十的鋼企集團產量占全國總量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光伏行業出“寒冬”
- 下一篇:被放棄的風電 新能源野蠻生長的困境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