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一年 "內外棉"價差將縮小至合理區間
2014/9/23 19:23: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一年 "內外棉"價差將縮小至合理區間我國不但是世界最大的產棉國,也是最大的棉花消費國。今年開始在新疆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后,對棉花種植有怎樣的影響,又會對整個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9月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集中回應。本報記者近日也深入新疆棉花產區進行了調研采訪——國家發展改革委9月22日舉辦“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和市場調控”新聞發布會,就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一年來的熱點問題進行集中回應。
“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啟動以來,新疆棉花的種植面積相對穩定,國內外棉花的價差在逐步縮小,企業信心、市場活力也在逐漸增強。”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文步高表示,隨著這一改革的平穩推進,新年度內外棉花價差預計將縮小至合理區間。
據悉,新疆新棉已經開始上市。市場監測顯示,籽棉價格為每市斤3.3元,折換成皮棉的價格每噸約為14000多元。而在國際市場,上周美國期貨市場皮棉主力合約的價格為每噸11800元。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認為,未來國際棉價可能不會再出現大幅度下降,而國內棉價也將穩定在當前水平,或在每噸14000元上下波動。
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表示,實行目標價格改革后,棉花價格由市場形成,國際國內棉花市場的聯動性增強,內外棉的差價將進一步縮小。這一方面有利于遏制用化纖替代棉花的趨勢,另一方面棉紗進口的趨勢可能會減弱,國內棉花需求較上年度預計會企穩回升。
今年4月,國家公布了2014年棉花的目標價格為每噸19800元,而當前市場收購價僅為每噸14000元,棉農能享受到國家的價格補貼嗎?
“我們設計目標價格的機理,最根本的就是棉花價格要由市場決定。”周望軍表示,目標價格是農民的種植成本和基本收益之和,今年目標價格19800元/噸與實際收購價格14000元/噸之間的差價為5800元,就是要補貼給棉農的金額。據悉,今年棉花市場價格的最后確定,還要根據9月、10月、11月這3個月農民交售棉花的平均價格來計算實際價格。
在全球棉花生產供大于求、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國內棉農的基本收益?
周望軍表示,目標價格的設計中已經納入了棉農的基本收益,保護棉農利益固然是第一位的,但棉農自身也要承擔相應的市場風險,“目標價格具有引導作用,產量多時目標價格引導農民少種一些;產量下降時,目標價格可以引導農民多種一些,這是要達到的目標”。
據悉,除新疆的試點外,長江、黃河流域也是棉花的主產區,國家也會適當地給予補貼。對這些區域棉農補貼的具體方式與標準將由財政部發布。(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今年棉花農業補貼不變將推廣至長江黃河產區
- 下一篇:棉花目標價格的市場回歸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