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積極推進汽車企業“走出去”
2014/10/21 15:21: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積極推進汽車企業“走出去”“中國汽車銷量已經達到了2000多萬輛,到了2020年可能會達到3000多萬輛,所有汽車制造商都將不得不重視中國。”16日在武漢舉行的第五屆全球汽車論壇上,韓國汽車進口商和經銷商協會執行董事尹大成的演講贏得了國內外汽車人士的認同。世界聚焦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也在思考自主品牌汽車如何“走出去”。
“宇通在海外市場采用的策略是先開拓第三世界國家,整合國內資源,幫助海外經銷商建立服務體系。在海外,要利用國內成熟經驗和產品,為國外消費者提供服務。”宇通集團總裁助理曹建偉說。
宇通集團“走出去”已過了11年,海外陣地從古巴到加納、從馬其頓到委內瑞拉,進入一個市場,立足一個市場,做穩一個市場。特別是2012年,宇通以出口5055輛穩居行業第一;委內瑞拉1216輛大單不僅是中國客車業對委內瑞拉的最大出口,更是業內天然氣客車出口第一大單。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汽車領域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共計852家,投資總額為96億美元。其中,汽車研發、設計、整車生產企業共50家,投資總額是41.67億美元。
“汽車工業已經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國現在每年汽車出口只有100萬輛左右,與汽車大國的身份不相稱。”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商務參贊陳林說,中國汽車企業的“走出去”還處于初步階段。
曾經操刀法拉利、蘭博基尼等多款經典跑車的造型的意大利賓尼法利納公司首席執行官Silvio Angori坦言,中國汽車沒有成功的自主品牌。“中國汽車企業大部分是合資,外國消費者沒有認同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定位,對它們的質量也沒把握。”
尹大成說,在北京和上海車展上,幾乎所有的中國汽車品牌以及全球品牌都會參加,而在巴黎、首爾等主要國際車展上,只有一兩家中國本土品牌參加,充分說明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國際化程度還很低。
業內人士表示,通用、大眾等跨國企業都是通過對外投資、獨資、并購企業來拓展國際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對中國汽車企業而言,盡早達到國際化經營的最高階段,是應對激烈國內外競爭以及嚴重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有效手段。
“車企要”走出去“,首先要改變發展模式。”陳林說,企業應該制定切實的發展戰略,清晰發展路線,不要強求并購海外大企業。
尹大成認為,中國汽車企業可以考慮做多面嘗試,比如改變平臺生態系統、嘗試以海外并購做跳板、加入移動服務、尋求從新概念汽車上突破等。
“走出去”有三個要素,一是產品,二是品牌,三是人才。美中汽車交流協會主席汪大總說,汽車是典型的規模效應明顯的企業,需要有產量支撐,車企可以“聯合突圍”。
“走出去需要選對市場,成熟市場的品牌忠誠度相對較高,需要投入的成本更大,而新興市場的品牌忠誠度較低,相對而言更容易成功。”全球聞名的軟件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英科迪公司市場銷售部行政副總裁Eric Sentuc建議,中國車企可從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突破。
“汽車企業的競爭就像自行車大賽,在某一個時間點上,選手們要取得較大的競爭優勢,在最后沖刺時才能保證勝利。對于中國的汽車行業來說,也到了要沖刺去改變發展方式的時候了。”尹大成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