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國內沿海煤炭市場運行特點分析
2015/1/7 15:28:4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去年,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和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等因素影響,沿海地區煤炭需求增速趨緩,“高庫存、低需求、價格低位”成為去年沿海煤市運行的主要特點去年,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和房地產市場持續降溫等因素影響,沿海地區煤炭需求增速趨緩,“高庫存、低需求、價格低位”成為去年沿海煤市運行的主要特點。
在下游需求不旺、工業用電不振的情況下,“三西”煤炭資源供給數量持續增加;大秦線、朔黃線加快運輸;北方港口運能提高,煤炭堆存數量增加;而下游需求低迷,各環節庫存高位,沿海煤炭市場供大于求態勢濃厚。市場也有利好的一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下游電廠的剛性需求;四季度進口煤的減少;去年全年,北方主要運煤港加強了與礦、路、航、電各方的聯系與協調,加快卸車,增加場存,保證用戶需求,煤炭運輸保持小幅增長態勢。去年,預計北方主要發煤港口累計發運煤炭達6.63億噸,同比增長1800萬噸。去年全年,沿海煤市運行一波三折。
去年1月初至2月中旬,北方港口煤炭發運數量處于較低水平,船舶大量減少。主要原因:一是前期煤電雙方價格博弈,未能就長協價達成共識,導致下游電廠消積拉運;二是春節期間南方工廠停工放假,用電量銳減,日耗煤數量大幅下降,采購欲望降低;三是電企前期為平抑煤價,而采購的進口煤集中到岸接卸,對國內市場形成巨大沖擊。2月下旬至4月底,港口煤炭發運逐步恢復較高水平,原因如下:一是春節過后,南方工廠陸續恢復生產,社會用電量及電廠耗煤量均明顯回升,補庫存意識增強;二是煤電雙方年度訂貨合同談判以煤企降價讓步而結束,電廠派船恢復;三是由于內貿煤炭價格持續大幅下跌,競爭力增強,導致進口煤減少;四大秦線檢修之前的積極搶運,促使北方港口煤炭發運數量大幅提高。
但是,好景不長,5、6月份市場需求又呈下降趨勢,港口運輸再次陷入低谷。一是氣溫適宜,傳統的用煤淡季到來,電廠耗煤減少;二是南方降雨明顯增多,水電發力,火電受到擠壓,電廠對所轄機組進行例行檢修,耗煤明顯減少;三是南方用煤企業為平抑煤價,繼續對進口煤形成常態化采購,進口量降幅不大。7、8月份,本是夏季煤炭運輸高峰,港口煤炭運輸理應繁忙才對。但是,今年遭遇7年一次的厄爾尼諾現象。夏季,南方天氣涼爽,空調負荷不高;且雨水大,水電發力大增擠壓火電市場份額。我國沿海地區以及水電發力較大的云南、四川、兩湖等地降雨量明顯高于往年同期,加之溪洛渡、向家壩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等因素影響,水電大幅增長。據統計,去年1-8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4.4%,其中火電僅增長1.4%,而水電增長高達17.2%,8月份單月增幅更是達到了37.2%。
9、10月份,受天氣轉涼影響,民用電負荷降低,四川等中部地區連降大暴雨,水電仍繼續保持對火電較強的替代效應,煤炭需求再次步入淡季。在用電負荷不高的情況下,五大電力及浙能、粵電等大型電力集團對所轄20多臺火電機組進行停機檢修或備用;耗煤量大減,電廠庫存保持高位,北方港口庫存也持續走高,煤炭下水不暢。11、12月,進入冬季,民用電稍有復蘇;但受工業用電增速不振,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制造業不景氣以及進口煤依然高位等因素影響,沿海煤炭市場依然低迷。到港拉煤船舶數量上保持低位,港口空泊現象屢見不鮮。進口煤在形成常規貨源補充以及配煤使用,其對內貿煤炭的替代作用仍不能小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大暑將至餐桌煥新味,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助攻夏日清爽美食
- 研學游、親子游,創新高!透過數據看各大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 夜市、夜游、“夜戲水”……繽紛“夜經濟”激發夏日文旅新活力
- 2025年廣東省縣域普通高中“托舉行動”開班
- 四款萌系車型齊亮相,愛瑪×黃油小熊發布會解鎖“可愛”的N種可能
- 7.08億立方米!我國最大“地下氣倉”加倉“蓄能” 織密國家能源安全防護網
- 國家能源局:7月16日全國電力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首次突破15億千瓦
- 乘風破浪 春華秋實——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振全球增長信心
- 文化游、自駕游、出入境游……新場景新業態“解鎖”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 六大領域+三類群體+3000萬人次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