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G降費催生產業變局 手機上網“提速降費”空間有多大?
2015/4/28 8:34: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4G提速降費是大勢所趨,但下降的空間與速度將受到四個因素影響:其一是用戶規模擴大的速度;其二是通過扶持政策的推出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化解運營商成本壓力;其三是4G提速降費是大勢所趨,但下降的空間與速度將受到四個因素影響:其一是用戶規模擴大的速度;其二是通過扶持政策的推出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化解運營商成本壓力;其三是企業用戶買單、個人用戶免費使用的流量后向經營業務的發展;其四是虛擬運營商的整合與創新步伐
就在一周前,“這里WIFI密碼多少”這個“進門第一問”得到了總理的關切。針對網易董事局主席丁磊關于手機上網流量費很貴的發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即表示,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工信部隨后回應稱,將加大今年寬帶專項行動中“加快4G建設”、“大幅提升網速”等工作的力度。
手機上網“提速降費”的空間有多大?伴隨資費的下降,整個通信業又將出現什么樣的新模式?
手機上網有點貴
來自新浪網針對10萬余名網友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消費者實際上網費用和心理預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七成網友每月手機上網費用在50元到200元之間,但73.6%的網友每個月可以接受的網費僅在50元以內,手機上網似乎確實有點貴。
手機上網到底有多貴?橫向比較來看,以國內三大運營商的基本套餐和流量包折價,1G流量大約在50元至100元左右。北京白領陶方舟表示,她使用的中國移動88元套餐,本身有300M流量,“我又加了一個70元2G的優惠流量包,折算下來差不多70元1G。”人在美國的網友“周小白”則表示,她使用的套餐每月30美元,3G流量,“不過短信、通話都不要錢。”通信專家、飛象網CEO項立剛表示,從單價看,中美4G費用差不多,但如果結合收入水平來看,國內流量費用“不便宜”。
“手機上網貴”的心理感受還來自于網友上網習慣的變化。陶方舟告訴記者,2G時代,因為網速慢,她刷微博都選無圖模式,“有了4G,大圖、短視頻這些一點就點開了,流量嗖嗖地往下掉,怎么都不夠用。”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同樣顯示,我國手機網絡視頻使用率達到55.7%,10歲至29歲的年輕用戶,在移動端看視頻的比例在69%以上。專家表示,從這一點看,上網費用的下降跟不上互聯網產業的發展。
降價之勢不可擋
“降價不可阻擋,技術為提速降價提供了很大空間。”項立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過去2G時代,1G流量差不多要1萬元。因為,一個基站只能提供2M流量,為了保證區域內用戶都能上網,所以就要定一個特別貴的價格,讓你少用。到了3G時代,一個基站能同時提供60M流量,1G的價格就降到了300元到500元,而一個4G基站能同時提供600M流量。”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同樣認為,技術準備讓提速降費具有可行性。“一方面,我們的廣域網和城域網比較好地結合在了一起,‘進門問密碼’,其實正說明了WIFI的普及;另一方面,TDD和FDD的融合組網,也讓我們可以更多地利用有限的頻譜資源,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提速降費不成問題。”
不過,從3月底三大運營商公布的2014年財報來看,受語音業務萎縮的影響,運營商們的盈利能力都有所下滑,在這種形勢下,它們真有動力讓消費者嘗到降低移動網絡資費實惠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