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居民營養改善與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具體措施
2015/7/1 8:32: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政府對慢性病的防控和營養狀況的改善是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指出,健康是群眾的基中國政府對慢性病的防控和營養狀況的改善是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指出,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要不斷地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要做好慢性病和營養狀況改善工作,政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推進。
第一,要加強完善法律政策的工作,要做到依法有據、依法防控、防治,在這方面比如說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已經列入了國家立法計劃,草案已經向社會廣泛地征求意見。同時,地方也積極采取措施推行立法,像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并且于6月1日正式施行。另外,在全國人大支持和推動下,正在研究制定基本醫療衛生法。我們也正在開展營養改善條例調查研究工作。總而言之,我們要進一步完善法規和政策。
第二,要進一步加強規劃的制定。慢性病、營養改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制定中長期規劃,非常重要。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中國食物和營養規劃綱要》,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在做好重大慢性病研究的基礎上,牽頭制定2025年慢性病防治的中長期規劃,規劃將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綜合防控,突出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協同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政策環境。同時,要在規劃引領下制定癌癥等重點慢性病防治的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
第三,要做好規劃和信息管理工作,全面推進慢性病的監測工作,依托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設,構建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慢性病發病、患病、死亡及危險因素監測等數據庫,以便于為科學防控和評價防控成效提供科學依據。
第四,要加大預防的力度,堅持預防為主,密切部門間協作,從源頭上控制慢性病的發生、流行,特別是要強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動員全民參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科學指導合理膳食,積極地營造運動健身的環境。
第五,要做好醫療保障工作,借助于醫改,進一步健全覆蓋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全流程的慢性病的防治體系,提高基層衛生機構慢性病防治的服務能力。
第六,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剛才記者朋友也提到了如何發揮中醫藥的作用,應該說中醫藥強調“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后防復發”,這些都是有利于促進慢性病的防控和防治工作。另外,中醫藥強調的是養生保健。提倡把養生融入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去,我的健康我做主,就是要掌握養生保健的科學方法,要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個體采取不同的養生指導,以便于提高健康素養,使得中醫藥在防治慢性病方面,包括慢性病康復方面發揮更好地作用。
第七,加強科學研究。現在對于慢性病的很多形成機理還不是很清楚,有的還需要很好地加強科研工作,我們要系統加強慢性病防病的基礎和應用型研究,統籌布局預防、診療、康復的社會科學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提高早診早治和規范化、個性化的診療水平,加快抗腫瘤等仿制藥和宮頸癌預防等新型疫苗的研發,加強中醫藥、運動健身、食物營養等慢性病防治方面的研究,以及慢性病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性研究,探索有效的社會干預措施。
總而言之,政府將積極地采取各項有力的措施,積極地汲取國外的有益經驗,制定適合中國人慢性病防控的有效策略和措施,真正打造健康中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