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豐嘿客被指“燒錢買教訓” 社區O2O生存困境待解
2015/8/15 8:32: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有著社區O2O“黑馬”之稱的順豐嘿客,如今正面臨“馬失前蹄”的困境。近日,關于順豐嘿客低調關閉的消息甚囂塵上,有人將其視為是順豐在社區O2O領域一次失敗的試有著社區O2O“黑馬”之稱的順豐嘿客,如今正面臨“馬失前蹄”的困境。近日,關于順豐嘿客低調關閉的消息甚囂塵上,有人將其視為是順豐在社區O2O領域一次失敗的試驗,代價為10億元。
而對于嘿客店關閉的外界傳聞,順豐方面日前雖予以否認,但承認將對部分嘿客門店進行優化,升級為“順豐家”,其功能與服務更貼近于社區。順豐的轉向,讓業界開始重新審視社區O2O。一面是大體量、高增長的發展態勢,一面是難以掩蓋的虧損現狀,電商在燒錢拼規模與盈利間應該如何權重,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順豐嘿客被指“燒錢買教訓”
事件
2014年5月,全國518家順豐嘿客亮相,作為順豐社區O2O的重要一環,順豐嘿客被定義為“網購服務社區店”,提供快遞收發、虛擬購物、冷鏈物流、團購預售等多項功能。
順豐設想以“物流+電商”的模式,打造完整社區O2O閉環。每家順豐嘿客營業面積幾十平方米,商品以圖片的形式貼在墻上或者展板上,消費者可以用手機讀取相應的二維碼,查看商品詳情。購買過程類似于淘寶,在順豐線上商城選中后在平板電腦上填寫訂單,由順豐的物流體系將貨物送至消費者家中,或者在嘿客自提。
然而,一年多過去,順豐嘿客雖已在全國設有近3000家門店,但并未達到其成立之初定下的一年內開設不少于4000家“嘿客”店的目標。而與此同時,嘿客店的發展,也一直伴隨著燒錢擴張、店鋪定位不清和商業模式不明等質疑。
就在近日,一篇題為《順豐嘿客關閉,物流大佬王衛替O2O創業者交了10億學費換來的四個教訓》的文章在網絡廣泛流傳,一時間,“10億投資打水漂”“嘿客敗走市場”之說不脛而走。
對于“嘿客低調關店,10億投資打水漂”一說,日前,順豐公共事務部相關人士予以了否認,并向媒體表示:“順豐將根據市場需求的反饋,近期有選擇性地調整優化門店布局,將對部分嘿客門店向順豐家升級優化,功能與服務更貼近于社區。”
定位不清晰模式不明朗
癥結
順豐嘿客這匹社區O2O“黑馬”,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在業內專家看來卻并非“出乎意料”,問題的關鍵被認為在于定位不清晰,模式不明朗。
“從嘿客成立初期,我就不太看好它的未來發展。”廣東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嘿客的模式是消費者進入實體店鋪了,仍然得觸屏選購,這個模式是有問題的。
黃文杰表示,相比較而言,互聯網的優勢是能隨處獲取信息和隨時隨地進行交易,而實體店鋪的優勢主要在于實體商品。“既然我已經來到店鋪,還必須上網才能看貨、下單,那跟在家或者隨處拿手機網購有什么區別呢?從某種程度上說,順豐嘿客此前的做法實際上是將自身的短處呈現出來了,無異于‘以己之短博彼之長。黃文杰分析稱。
事實上,順豐嘿客看似“方便快捷”的布局,一直飽受消費者詬病,其選購方式和網購無二,被認為“多此一舉”。日前,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了廣州數家順豐嘿客門店,發現大多數消費者進入嘿客店主要還是進行快遞取件,真正進行商品購買的寥寥無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