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前三季度杭州市農業生產運行情況分析
2015/11/3 8:33: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今年以來,杭州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涉農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努力克服多雨寡照、臺風等自然災害,前三季度杭州市農業生產平穩發展。前三季度總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今年以來,杭州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涉農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努力克服多雨寡照、臺風等自然災害,前三季度杭州市農業生產平穩發展。
前三季度總體形勢
初步統計,前三季度杭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6.72億元,同比增長4.1%;增加值202.81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5%,增幅與上半年持平,較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總產值104.75億元,增長4.6%,與上季度持平;增加值68.23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4%,較二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詳見下表)。
前三季度杭州市農林牧漁業產值及增加值(單位:億元、%)
總產值 增幅(現價) 增加值 增幅(可比價) 一季度 77.66 2.9 50.91 1.4 二季度 122.85 4.6 83.68 1.5 三季度 104.75 4.6 68.23 1.4 上半年(累計) 201.97 3.9 134.59 1.5 前三季度(累計) 306.72 4.1 202.81 1.5 (一)種植業生產形勢有所好轉。
前三季度杭州市農業(種植業)產值174.90億元,增長6.1%,增加值125.31億元,按可比價增長2.9%。
1、糧食生產基本穩定。省局反饋,杭州市秋季糧食種植面積合計90.73萬畝,下降1.9%。2014年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旱糧生產的實施意見》以來,各地積極建設旱糧生產功能區,出臺旱糧補助配套政策,薯類發展較快,今年秋季薯類面積3.47萬畝,增長6.8%;水稻、豆類面積分別為66.77萬畝、9.98萬畝,分別下降0.7%和13.9%;玉米面積為10.3萬畝,與上年持平。
今年七、八月份氣溫適宜,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兩次臺風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大;進入9月后期,雨水偏多、日照偏少,對水稻灌漿乳熟較為不利,由于雨水過多,施藥效果不佳,局部地區病蟲害較為嚴重。杭州市晚稻種植主要是以單季晚稻為主,優質高產水稻良種廣泛推廣應用,加之單季晚稻由于移栽時間提前,長勢較好,晚稻總體單產或將有所提高,考慮到全年糧食面積有所減少,全年糧食產量將有所下降。
2、秋播經濟作物生產形勢良好。統計顯示,杭州市秋季經濟作物種植面積60.23萬畝,增長0.4%。其中,秋種蔬菜面積46.29萬畝,與上年持平;中草藥材面積1.45萬畝、花卉苗木面積8.13萬畝、果用瓜面積2.14萬畝、其他經濟作物面積2.22萬畝,分別增長9.2%、0.1%、3.9%和2.1%。但受市場行情拉動,本季出售盆栽類園藝1680萬盆,增長6.1%。
蔬菜增產增收。受勞動力成本、有利天氣影響,蔬菜價格比去年有所提高,尤其是山地蔬菜價格和效益比去年有較大提高,但葉菜類蔬菜價格不升反降,蔬菜產量總體有所提高。行情方面,上半年氣候較好,本地蔬菜大量上市,價格較低,三季度由于雨水偏多,價格開始上揚,前三季度均價同比略增,蔬菜累計產值58.26億元,增長6%。
水果量減價增,水果結構進一步優化,梨、桃生產規模穩中略降,櫻桃、彌猴桃、藍莓、楊梅等小水果,優質水果發展勢頭良好。隨著各地采摘游、“互聯網+”等興起,水果銷售形勢喜人,價格上揚,如淳安縣姜家鎮小標桃園的水蜜桃,舉辦采摘節后,價格從以往的5元/斤上漲到15元/斤。三季度杭州市水果產業總產量29.74萬噸,下降0.7%,實現產值12.78億元,增長0.5%。
茶葉產量上升。全年春、夏、秋茶總產量26969噸,比上年增1.6%。由于入夏以來,氣溫不高,雨量充沛,有利于夏秋茶的生產,其中春茶19558噸、夏茶4718噸、秋茶2693噸,分別比上年提高1.8%、3.2%、-2.6%。
中藥材發展態勢良好。隨著野生藥材資源的減少及保健類藥品需求的增長,設施栽培技術在鐵皮石斛、三葉青等藥材栽培中的廣泛應用,中藥材發展態勢良好,三季度末,杭州市中藥材面積1.45萬畝,同比增長9.2%。
3、山核桃量減價升。因春季揚花期授粉不均導致空籽率較高、梅雨期較長落果多、山核桃小年等因素綜合影響,今年山核桃普遍減產,初步統計,杭州市山核桃產量14579萬噸,減產9.9%。價格方面,由于產量減少,山核桃收購價格較上年大幅上揚,水籽收購價23-25元/斤,干籽收購價在32-35元/公斤,較同比漲20%以上,初步統計,杭州市山核桃產值10.03億元,增長10.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