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合金產業加快減產升級腳步
2015/12/31 8:52: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盤點2015年國內鐵合金產業運行特點,降價、減產是兩個關鍵詞。年初預測的升級、整合,由于市場價格出現暴跌而暫緩了腳步。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月~11月份,全盤點2015年國內鐵合金產業運行特點,降價、減產是兩個關鍵詞。年初預測的升級、整 合,由于市場價格出現暴跌而暫緩了腳步。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月~11月份,全國有鐵合金生產的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產量為3355.1萬 噸,比2014年同期下降2.6%。對比2015年前11個月全國粗鋼產量2.2%的降幅,國產鐵合金的供給已經出現缺口,卻似乎仍然難以止住鐵合金價格下跌探底之路。
區域優勢分化特征顯著
2015年前11個月,在國內28個生產鐵合金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內蒙古、寧夏、廣 西、青海、重慶、湖北的鐵合金產量同比增長。其中,內蒙古和廣西這兩個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地區鐵合金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3。同期減產量最大的5個省湖 南、云南、山東、河南、甘肅總計減產183.1萬噸,與增產的前5個省區市供給相比,出現了21.3萬噸的缺口,若再觀察四川、貴州、山西、遼寧、新疆等 其他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減產量,全國性減產力度加大的態勢更加明顯。
在煤炭價格不斷暴跌以及供需形勢逆轉的新形勢下,電價未隨著成本下降而下調。對比分析6個增產省(自治區、直轄市)與12個減產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諸多要素差異,區域性電價差別是決定各地鐵合金產量增減的關鍵。
內蒙古、寧夏等2010年以后快速發展壯大的鐵合金產區,在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新形勢下建設的 大型鐵合金企業,不僅設備技術先進,環保設施配套齊備,也減輕了后續生產中遇到的環保壓力,良好的比較優勢推動鐵合金產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山東、遼 寧等地區的傳統鐵合金產業沒有全面及時更新設備,長期缺乏環保投入,在電價等比較優勢缺乏的情況下,環保壓力加大,減產乃至停產成為了2015年不得已的 選擇。
四川、云南、貴州等電力豐富地區由于政策調整緩慢,并未享受到多少應有的水電資源優勢,反被超長距離的物流短板所拖累。新疆遠離內地鋼鐵主產區,因而鐵合金產量大幅下降。寶鋼湛江、武鋼防城等項目的投產、達產拉動了廣西地區的鐵合金產量回升,改變了丟失北方鐵合金市場后的產量萎縮局面。
進口劇增沖擊國內市場
中國缺少鉻、鎳資源,錳礦品位低,硅石、鉬礦等資源豐富,自有優勢資源的硅鐵、鉬鐵出口受阻。國外優質錳礦在2014年涌入嚴重影響了國產錳礦開采的生存條件,鉻鐵、鎳鐵以及鉻礦、鎳礦等稀缺資源進口量猛增,尤其是鉻鐵、鎳鐵的進口大幅增長嚴重沖擊了國產鐵合金的增長基礎。
2015年1月~11月份我國進口鉻鐵238.6萬噸,與2014年、2013年同期相比,增 幅分別達到30.5%、48.5%,從而導致了鉻礦進口出現增長停滯的苗頭。2015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鉻礦962.3萬噸,比2014年同期增加 95.8萬噸,比2013年同期減少145.5萬噸。
2015年1月~11月份,我國進口鎳鐵62.6萬噸,與2014年、2013年同期相比,增 幅分別達到145.5%、277.1%。同時,鎳礦進口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2015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鎳礦3354.5萬噸,與2014年、 2013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別下降33.5%和93.3%,導致了一大半的鎳鐵生產企業停止生產。
在鉻鐵、鎳鐵進口猛增以及硅鐵出口再降的逆向推動下,國產鐵合金產量出現下降,國內鐵合金市場 的供應量反而增長。2015年1月~11月份,我國進口鐵合金318.6萬噸,比2014年同期的224.3萬噸增加42%。今年前11個月,我國出口鐵 合金98.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24%;導致2015年前11個月的國內市場鐵合金供應量比2014年同期增加18.1萬噸。
減產升級無法暫緩腳步
在鋼鐵產業趨勢逆轉的新形勢下,進口鐵合金一再攀升,國產鐵合金仍在生產,導致價格戰在 2015年尤為激烈,幾乎所有鐵合金企業乃至海外礦石開采商都出現了無法承受的巨額虧損。對于不少財務狀況相對健康、設備技術相對先進、人員團隊比較精干 的鐵合金企業來說,在當前還暫時看不到虧損局面扭轉的困難時期,下決心減產或停產進行減虧止血應該成為優先選擇,在減停產期間抓緊研究升級舉措,盡快推出 具有明顯差異化特征的特色產品或特色生產或特色營銷等,才能在未來市場需求不斷下降的行業競爭中占據先機。
無法回避的是2016年粗鋼產量將繼續停止增長。2016年,鐵合金產業無法奢望產量再度恢復 增長,全行業要努力維護供需趨向平衡,讓價格戰基本平息。基于中國鋼鐵產業和鐵合金產業運行趨勢已經從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效益,市場化推進減產升級和 創新爭先的大格局將會進一步強化。鐵合金產業已經邁入需求逐步下降的供需再平衡新時期,只有加快產業減產升級的腳步,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5年鋼企應對原燃料市場變化回顧
- 下一篇:鐵礦石價格跌近成本線 基本面整體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