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重組失約背后:管理層忙于人事調整
2016/6/30 10:30:19 來源:澎湃新聞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全年,一汽轎車實現整車銷售僅為23.59萬輛,同比減少19.55%。 視覺中國 資料圖作為一家老牌央企,一汽集團最近被擺到了聚光燈下,局促不安。6月29
2015年全年,一汽轎車實現整車銷售僅為23.59萬輛,同比減少19.55%。 視覺中國 資料圖作為一家老牌央企,一汽集團最近被擺到了聚光燈下,局促不安。
6月29日,股東大會開完的第三天,一汽系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一汽轎車(000800)和一汽夏利(000927),仍未得到大股東一汽股份的指令:關于延長承諾履行期限的提議,在股東大會上被中小股東給否了,下一步一汽系的重組,還如何推進?
此時,距深交所發函,要求兩家上市公司,“充分說明擬在延長承諾履行期內保證承諾實行履行的履約保障措施以及超期未履行承諾的具體補償措施等”,已經過去6天。
除了在6月28日公布股東大會的投票結果,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未對外披露更多信息。
6月28日,正是一汽股份“5年內解決其與子公司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同業競爭”承諾的最后期限。過了這一天,一汽股份已經事實上違反了它當初許下的“不可撤銷承諾諾”。
一名國資改革研究人士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一汽股份之所以最終未能履行承諾,一方面與國企的行事風格有關,行政思維方式大于市場經濟手段,往往只對上級領導負責;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汽違約的無奈,因歷史原因或其他各種復雜因素,無法完成整體上市的承諾,這些問題某種程度并不能完全通過市場手段來解決,一汽需要花費時間來解決。
澎湃新聞未能聯系到一汽對此置評。
先解決人的問題
對于無法按承諾整體上市,一汽股份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一是由于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汽車行業增速放緩,公司在內部經營也承受著壓力;二是自2015年以來,證券市場發生大的波動,難以把握資本運作的窗口期;三是公司內部管理層在2015年也出現重大變化。
所謂管理層的變化,指的應該是,2015年一汽集團前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后,一汽集團也迎來了其自1953年建廠以來最大的人事動蕩,多個子公司和部門超百名高管被帶走調查。
之后,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與一汽集團董事長竺延風兩人“換角”。
徐平當時面臨的重要考驗,便是穩定一汽局面的同時,還要推進一汽集團整體上市。
西南民族證券證券分析師曹鶴對澎湃新聞表示,一汽整體上市擱淺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人事方面。
多名一汽集團員工對澎湃新聞表示,過去這一年,徐平更多在完成人事布局,從高層到中層的人事調整,對整體上市的工作推進有限。
把人事布局擺在前面,并不難理解。
一名熟悉一汽集團的行業內人士稱,作為老牌國企,一汽集團的官僚體制復雜,徐平上任時間尚短,如果人事關系不理順,徐平的政令也無法落實。
在另一名一汽集團中層管理人員看來,一汽集團整體上市牽涉諸多子公司、孫公司,這些公司有的還存在個人參股的現象,這種利益牽扯也會阻礙整體上市進程,其最終還是表現在人事上,所以在他看來,解決人的問題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非上市公司受捧
對于徐平而言,要想在1年之內,破解之前積累數年的整體上市難題,其難度可以想見。
早在2003年,一汽集團就為整體上市開始準備,但一汽集團內部此前的架構紛繁復雜,讓這一事項推進緩慢。此間,東風汽車、北汽集團、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紛紛完成整體上市。
為此,2007年,時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圈定的新一批央企上市名單中,便納入了一汽集團。
2011年6月,一汽集團完成整體上市的關鍵性步驟:一汽集團主業資產完成股份化改制,并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批準,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被注入股份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一汽股份,實際控制人未變。
一汽股份作為一汽集團的上市平臺,不僅持有一汽轎車、一汽夏利等上市公司股權,還持有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等眾多中外合資汽車股權。
2011年一汽股份成立后,表示將在5年內,即2016年6月28日前,解決旗下兩家上市公司—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和旗下其他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并實現整體上市。
這對資本市場而言,自然是頗具想象空間的。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及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公告的銷量數據,在2012年完成收購一汽轎車53.03%和一汽夏利47.73%股權以后,一汽股份轎車業務中,上市公司體系(含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和天津一汽豐田)2012年至2015年的銷量復合增速為-2%;而非上市公司體系(含一汽大眾和四川一汽豐田)同期的銷量復合增速為9%,明顯好于上市公司體系。
另外,2012至2015年上市公司體系的天津一汽豐田的銷量復合增速不足1%,而非上市公司體系的四川一汽豐田同期的銷量復合增速則高達47%,就汽車銷量水平而言,一汽股份非上市公司體系是上市公司體系的2.35倍。
一位行業內人士認為,這緣于一汽集團同業競爭帶來的資源配置問題。在過去數年內,一汽集團在資金、研發、資源上都傾向非上市公司,造成一汽轎車錯過黃金發展期。
這也導致了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業績仍在持續惡化。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一汽轎車累計銷售5.49萬輛汽車,同比下跌33.3%。一汽夏利今年前4月累計銷售僅1.38萬輛,同比跌幅高達51.5%。
與之相對應的,自然是利潤下滑。2015年全年,一汽轎車凈利潤為5294.81萬元,同比減少64.75%。
有分析認為,一汽轎車、一汽夏利業績的持續下滑,會使得重組方案出現變故。
但曹鶴認為,只要一汽集團主要矛盾解決,包括業績、中方與外資的持股比例等這些都好說,可以通過市場手段解決。
此前大眾方面有意增加在一汽大眾中的持股,后因“尾氣門”事件爆發而被擱置。
不足為外人道的艱難
業內人士還提到,一汽的整體上市,與國企改制是相輔相成的。一汽集團在國企改制上面臨的困難,會成為一汽股份整體上市中的隱形負擔。
“對比上汽集團的整體上市,采取同樣模式的一汽集團為何屢屢受挫,就可以知道一汽集團的結構有多復雜。”上述行業內人士表示。
一就連汽轎車總經理安鐵成在股東大會上也感慨,“一汽國企改制的艱難程度和復雜是不足為外人道的,涉及了大量員工或員工家屬的安置和穩定”。
事實上,一汽集團過去數年中一直在剝離資產。從最早的1990年國企改革時,一汽集團一次性下崗五六萬人,到之后剝離一些負資產公司。
直到幾年前,一汽集團才完成供水、供電、供氣以及物業 “三供一業”的剝離,這個過程一汽集團還剝離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機構。
但也有內部人士反映,一汽集團在剝離并不徹底,一些管理層仍享有這些福利。
曹鶴認為,一汽整體上市的方案中,如何解決這些隱形矛盾也是關鍵。
p> 每日A股操作策略和漲停股都會在我的微信號里發布,掃描下方的二維碼(或搜索微信公眾號:laochengucanhui )關注我的股參會。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